• 大乘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心理治疗中的转化作用

    大乘佛教的《入菩萨行论》,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自他相换”的修法,其理论基础,就是认识到我执的过患和利他的利益。具备这一认知,进而将对自我的重视转向一切众生,把对众生的漠视转向对待自己。换言之,是将自我和众生在心中的地位进行对换。这种修习可以帮助我们舍弃自我的重要感,建立利他之心,是达成共情的善巧方法。  查看全文>>


  • 慈善的精神

    佛教认为,真正的慈悲是要帮助人们究竟解决生命的痛苦,这不仅指物质问题,还包括心灵困扰;不仅指现实问题,还包括生死大事。从佛法观点来看,心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解除人类生命中的永恒困惑和无明烦恼,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痛苦,获得安乐。  查看全文>>


  • 有爱心,才乐于付出

    每个人能力不同,但即使他生活再清贫,也可以关爱身边的人,对父母、兄弟、同事、朋友,一个微笑,一句问候,只要真诚,同样是在自利利他。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技术上帮助他人,或是以行动参与公益慈善。当你有了爱心和慈悲心之后,随时都乐于付出,并从中使爱心和慈悲心得到强化。  查看全文>>


  • 唯有内心和平,方有世界和平

    生命就像河流,从无穷的过去延续到无尽的未来,由此而来的生命经验会在潜意识中留下记录,形成心理力量并影响未来生命。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而生命中最大的误解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修行就是正确认识世界,并不断排除内心负面力量的过程。  查看全文>>


  •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要建立一种充满占有的爱,注定是不能独立和自由的。因为这种爱是有粘性的,粘住后就会形影相随,不再独立。一旦分离,便会因曾经粘得太紧而撕裂。就像两张粘住的纸,揭开时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损。惟有建立无私的、不以占有为目的的爱,才能在爱的同时彼此自由。  查看全文>>


  •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

    佛教认为,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必然有着特别深厚的缘分。不论来的是什么,终归是有它的缘由,有它千丝万缕的宿世纠葛,所以要安然接受。如果是顺缘,固然要心存感恩。如果是逆缘,同样要心存感恩,因为当下就是化解往昔恶业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才能转逆缘为顺缘,而不是让这种不良关系带入未来生命,生生世世地互相缠绕。  查看全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