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济群法师“信仰与人生”讲座

文│善喻   图│建华、观轩、文典、志明

  12月3日,应漳州小水滴公益协会盛邀,菩提书院导师上济下群法师莅临漳州,开始了本次弘法之旅。上午9时,漳州宾馆宴会厅内座无虚席,济群法师一袭灰袍,缓缓步入会场,升座后,为大众开讲《信仰与人生》。
  人生在世,除了家庭、感情、工作等现实问题有待解决,还充满对生命、生死等问题的永恒困惑。这也是哲学和宗教自古以来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法师从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为听众开启了信仰与人生问题的思考。

一、信仰与道德建设

  社会的运行,离不开道德建设。如果人人都重视道德,社会就会无比和谐。否则,就会很危险。那么,如何才能让大家认识道德、建立道德?
  法师说,道德的建立通常有两种途径,依世俗的哲学思想或依宗教。儒家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鼓励人们做高尚的人;西方社会对神的信仰也是道德建立的基础。
  而佛教的道德观则立足于因果论和人性论。佛教不认为宇宙有万能的神,认为道德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善心善行造就健康的人格,促使生命良性成长;不道德的心行,则导致人格堕落。正是基于对当下生命的了解、负责和需要,人们才会自觉遵守道德。所以佛教的道德观,更具普世性,也更易被大众了解和接受,对个体生命的成长及整个社会的和谐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信仰与精神追求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发达,人们的财富日渐增长,但为何幸福感却很难找到,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可见,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没有健康的心理,人类就会迷失自我。那么,究竟什么是精神追求?法师从三方面娓娓道来。
  1.对人类永恒问题的思考
  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活着为什么?生命的归宿在哪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世界的真相是什么?面对这些永恒的困惑,仅靠理性无法解决,只有开发生命内在的智慧,才能体悟自我和生命的真相。而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为大众提供了最为究竟的解决方案。
  2.人格的追求
  心态决定生命品质,儒家以成贤成圣为最高目标,而佛教认为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才具有最究竟的意义。
  佛教自古以来被称为心性之学。对人性的正确认识决定未来生命的走向。佛法认为,人有魔性亦有佛性,发展魔性就会成为魔鬼,张扬佛性就会成佛,因为一切众生都有自我拯救的能力。这也是佛陀出世对人类的巨大价值。同时,佛教还有非常系统的修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树立高尚的人格,成就圣贤品质。
  3.信仰与文化艺术
  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离不开宗教信仰,离开佛教,中华文明难以完整。法师随后列举了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与佛教的关系,美好的意境来自于艺术家们对佛教虔诚的信仰和对佛法的理解。对佛经的阅读,也提升了大众的思想境界。可见,佛教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三、信仰与超然心态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到处充满不确定的因素。过于看重现世,必然产生深深的执著和依赖。如何才能保有一种超然心态,云淡风轻地面对这一切?
  法师告诉大家,了解佛教的轮回观可以增加生命的长度,了解心性理论可以扩展生命的深度,了解空性思想可以为我们揭示世界的本质,令我们保有超然的心态。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无常才是世界的真相。
  而通过禅修获得的空性智慧,可以令我们心如虚空,在入世的同时,仍保有出世的超然。

四、信仰与慈悲大爱

  亲情、爱情看似很美好,但由于立足于自我,会造成社会家庭的很多问题;儒家讲仁者爱人、伦理纲常,也因为占有,难免会引发对立,带来各种矛盾,甚至战争。
  而佛教的无我思想则可以帮助我们消除对小我的执著,真正体会与六道众生、天地万物一体的大爱,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直至成就圆满佛果。这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核心,也是大乘佛子的标志。

五、信仰与生死归宿

  回避死亡,我们便可以永远活下去吗?唯物论认为人死如灯灭;儒家只关注今生,“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如何正确面对死亡,避免死亡焦虑?
  生命如河流,从无限的过去流到无尽的未来,人生只是一个片段、一朵浪花。大海不会在乎一朵浪花的破灭,犹如虚空不在乎云彩的变幻,焦虑何来!
  法师用生动的比喻为大家介绍了佛教的生死观。佛教的轮回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认识生死;涅槃、往生思想则为我们找到了生命未来的归宿,体会生命内在的永恒和无限性。遵循因果规律,我们不能永远待在这个世界,对死亡就不会有焦虑。

   佛教的菩萨道精神更令人赞叹,菩萨以轮回为战场,尽未来际帮助众生走向解脱。所以涅槃、往生,无尽悲愿的菩萨道,都为我们指明了人生的终极归宿。临终关怀则是引导我们怎样才能在临终时,安住在正念上,趣向善处。

六、信仰与找回自我

  现代人对外在世界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很难让心和自己在一起,甚至丧失了休息的能力。迷失自己会给生命带来哪些过患?
  向外追逐最终会迷失自己,而佛法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找回自己,找到人生的归宿,并通过修行成为真正健康的人。皈依三宝,包括外在三宝、内在三宝和自性三宝。禅宗讲明心见性,就是帮助我们突破迷妄的心,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正如习主席在十九大所言: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信仰是健康社会不可或缺的。
  今天的讲座采用腾讯直播方式,使得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也能聆听济群法师的清凉法语。近两小时的精彩开示,法师结合现实人生、中外文化,旁征博引,层层剖析。现场听众时而凝神倾听,时而会意点头,时而提笔记录。精彩纷呈的互动答疑环节,更是把今天的讲座推向高潮!法师睿智的回答,深深折服了现场听众,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