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相、善纳      图│观寂、智新

  药师琉璃佛净土,听风听雨听禅韵。2017年11月17日,中国禅商第三届论坛年会在徐州千年古刹茱萸寺隆重召开。苏州西园寺首座、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菩提书院导师济群法师受邀出席,并为参会的近千位各界精英及信众作了题为《佛法与企业文化及财富》的精彩开示。

  18日上午8点30分,茱萸寺大法堂内,鲜花簇锦,清净庄严。佛子们以一首《处世梵》供养诸位高僧大德及众多嘉宾,拉开了论坛序幕。随着济群法师升座,本届禅商论坛讲座正式开始。
  济群法师针对当代企业家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分别从对成功的认识、财富与幸福、道德与利益以及出世与入世四个方面,为佛商在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做出智慧引导。

佛教的成功观

  当今时代,整个社会都在追求成功,各类“成功学”频频涌现。作为一名企业家,是不是将企业做大,财富增长了,就代表成功?
  济群法师开示, 建立正确的成功观,与我们接受的文化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有密切关联。
  儒家文化的成功观立足于人的一生,以立德立功立言、造福社会为成功标准。而佛教文化则是从轮回的角度探讨人生,立足于生命层面,对成功进行了重新思考。佛教从两方面弥补了儒家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不足,一是轮回理论,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有长度;二是心性理论,使我们的生命得以有深度。
  法师指出,从凡夫的生命品质转变为圣贤的生命品质,才是真正的成功。

心灵创造幸福

  财富和幸福, 是亘古不变的热门话题,也是大家孜孜追求的。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财富是否能带来幸福?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富裕了,烦恼却更多了?济群法师为大众娓娓道来。
  健康心灵是幸福的基础,欲望和烦恼是破坏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一味地追求财富并不能获得幸福。我们要认识到,财富不仅有外在的,还有内在的;不仅有物质的,还有精神的。良好的品行和心态,会为我们带来幸福。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
  法师指出,作为企业家要重视自身心行的修养。只有不断追求精神财富,才会给生命带来永久利益。而学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找回自己,少欲知足,开显生命内在的良性潜质,源源不断地给众生带来幸福。法师的声音在会场回荡,大众的眼睛越发明亮了。

利他中自利

  从道德的角度,怎样看待利益?义利如何兼顾?济群法师条分缕析,详细阐述。
  在儒家的“义利之辨”中,将义和利对立起来,认为一个人讲道德就不应该讲利益。而佛教的道德观则立足于个体生命的发展。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我们所做所想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累积,便构成当下生命的存在。所以在实践道德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社会负责。佛教用因果原理来讲道德,比儒家更有说服力,也更有力量。
  现在的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做大,也是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法师话锋一转,道出了认识高度的源头: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自利。菩萨道核心理念就是无我利他。若用利他心去做企业,也是一种修行。利他能更好地利己,增长福报,完善生命品质。有一颗利他的心,对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超然无我行商道

  如何把做企业变成修行?法师抛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运用空性智慧做企业,不仅要有一颗积极利他之心,同时还要有超然的心态。要像观音菩萨那样,千手千眼,大慈大悲,以各种各样的身份、形象、能力去利益社会。同时又要心无所住。
  一个多小时的讲座,法师运用佛法智慧,阐述了禅商之道,大道无形,以人为本。文化自信,源于智慧;文化传承,体现于圣贤大德的身体力行;弘扬智慧文化,是当代社会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冬日阳光透窗而入,和着舞台的灯光,在大堂内形成了一片光的海洋。一场智慧的精神盛宴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