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修对治品》讲记

济群法师

《辩修对治品》打印稿下载


三、八种断行

  前面讲到,有五种过失会影响禅定的成就。如何才能断除这些过失?本论通过两个偈颂,为我们介绍了八种断行。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
  颂曰: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如次应知,即所依等。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如次应知,即记言等。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觉沉掉者,谓即正知,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

  “为除此五,修八断行。云何安立彼行相耶?”为了对治禅修的五种过失,必须修八种断行。那么,八断行和五过失是怎么匹配的?以哪些断行来对治哪些过失?需要把关系搞清楚。
  “颂曰:为断除懈怠,修欲勤信安,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为除余四失,修念智思舍,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这两个偈颂总的告诉我们:为了断除懈怠,需要修欲、勤、信、安四种断行。其他四种过失,分别由念、智、思、舍四种断行来对治。此处只是概括说明,接着以长行具体解释。
  “论曰:为灭懈怠修四断行,一欲、二正勤、三信、四轻安。”本论告诉我们:要灭除懈怠,应该修八断行的前四种,分别是欲、正勤、信和轻安。
  我们知道,四神足分别是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欲、勤、心、观四种增上力得三摩地。
  一是欲三摩地。前面说过,修行必须以希求心为前提,生起修行的欲望。说到欲望,不少宗教都持否定态度,提倡禁欲。但在《百法》中,欲望并不属于烦恼心所,也不属于善心所,而是别境心所。因为欲望通三性,比如我们平常吃饭喝水,属于无记的欲望;为满足贪嗔痴产生犯罪行为,是不善的欲望;追求解脱,发心利他,则是善法欲。在禅定修行中,也把欲列为重要内容。世人为了追求地位、财富、感情、吃喝玩乐,甘愿吃苦耐劳,废寝忘食。对于修行,我们同样要有强烈的希求,只有觉得“我必须这么做”“这是生命的唯一出路”,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希求的前提是信,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简单地说,就是对三宝具足信心。当我们了知轮回的本质是苦,希望彻底平息痛苦,就要对解脱的目标、觉醒的人格,对四谛、三十七道品等法门心生向往。这不是简单的“我相信”,而是要“深忍乐欲”,高度认可,才会对修行生起迫切的希求。不仅把三宝作为信仰对象,还将此作为追求目标,确认解脱是生命的唯一出路,对人生最有价值。除此之外,对世间一切都不再有太大的兴趣。
  这种希求是修行的动力所在。除了追求禅定,发菩提心也是一种善法欲,是以“我要成就无上菩提,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作为人生目标。大乘佛教的每一位菩萨,都曾在因地发起宏愿,希望成就佛果,利益众生。可以说,菩萨道修行就是建立在利他、觉他的崇高愿望之上。这种愿望也是来自信心。
  现代人为什么对修行的希求不真切?就是因为信得不真切。我们虽然在学佛,但对自己所信的佛菩萨、经教和修行法门,认识得非常肤浅。因为认识不到位,所谓的信必然是泛泛的。说到信,有胜解行地的信,这是属于解信,建立在定解的基础上。到初果的四证净,则是证悟三宝本质后建立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修行希求,才会真正具足力量。
  二是勤三摩地,也就是精进,同样是以信为基础。禅修必须精进不懈,否则就无法走出串习。因为贪嗔痴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早已形成惯性。我们想在内心建立正念,使之成为生命主导,必须排除万难,以勇猛精进之心,从凡夫心杀出一条血路,否则是做不到的。在正勤的阶段,需要围绕正知正念,反复训练,增长定力。
  三是心三摩地,即止的修行。通过正知正念的禅修,让散乱、昏沉、掉举的心止于一处,成就禅定。
  四是观三摩地。佛教禅修和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在于,并不以成就禅定为目的,而是通过止的修行,帮助我们开发观智。我们可以用苦、无常、无我的正见,来观照身受心法。通过这些训练成就定力,进而引发观智,进入七觉支的修行。
  欲、勤、心、观是禅修的四个组成部分。在灭除懈怠的四种断行中,包含了前两种,第一是欲,第二是勤。
  第三是信,就是对三宝、四谛、三十七道品的信心。前面已经说过,信是欲和勤生起的基础。
  第四是轻安,是摆脱懈怠的重要动力。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我们不能从禅修中受益,总是靠意志力在支撑,其实是很辛苦的,难以持久,所以需要轻安的滋养。当我们在禅修中受益,能够摆脱身心的粗重之苦,法喜充满,再来禅修时就会乐此不疲。这种精进是自发而主动的。如果没有轻安,可能想到打坐就觉得很辛苦,坐下去腰酸腿疼,妄念纷飞,根本不知道这么坐着有啥意义,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轻安是克服懈怠不可或缺的条件。
  “如次应知,即所依等。”前面说到,断除懈怠需要修习欲、勤、信、轻安四种断行。四者蕴含能依和所依的关系,究竟是怎么安排的呢?
  “所依谓欲,勤所依故。能依谓勤,依欲起故。”在欲和正勤(精进)二法中,欲是所依,正勤是能依。也就是说,精进是依欲产生的。我们先要生起希求,有修习止观和出世解脱的强烈愿望,才能发起精进。我们能付出多大的努力,投入多大的精力,就取决于自己信得有多深,对修行有多重视。
  “所因谓信,是所依欲生起近因,若信受彼便希望故。”希求和精进又有一个共同的因,就是对三宝和觉醒人格,对四谛法门、三十七道品等解脱方法的信心。具足信心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建立希求。如果没有信,就不可能产生希求,也不可能精进努力地追求。
  “能果谓安,是能依勤近所生果,勤精进者得胜定故。”能果就是轻安,是修行带来的结果。如果我们以正确方法精进禅修,就能获得轻安,成就正定。
  如果把四种断行的顺序调一下,一是信,二是欲,三是正勤,四是轻安,从修行次第来说会更容易理解。
  以上告诉我们,八断行中的信、欲、正勤、轻安四法,可以对治懈怠。如果我们对禅修产生懈怠,就需要去检讨,看看这四种断行中,到底什么做得不足——是信心不真切,对禅定的希求不强烈,还是不够精进或方法有误,无法获得轻安?比如有些人觉得:我的生活需要禅修吗?这么做对自己真的重要吗?如果有这些念头,即使开始修行,也往往会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还有些人虽然很努力,但方法不对,得不到禅悦的滋润,使禅修变得很辛苦,很枯燥,也是难以为继的。当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检讨之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加以调整,以正确的心态和方法投入训练,对治懈怠。
  除了懈怠,还有四种过失是如何对治的呢?
  “为欲对治后四过失,如数修余四种断行,一念、二正知、三思、四舍。”为了对治忘圣言、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这四种过失,需要修习后面四种断行。一是正念,二是正知,三是思,四是舍。从八断行整个的顺序来说,就是从第五到第八。
  “如次应知,即记言等。”这四种断行的内容,对应颂文中的“记言觉沉掉,伏行灭等流”。
  “记言谓念,能不忘境,记圣言故。”念,在《百法》中属于别境心所,其定义是“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可见,明记是定生起的所依。我们学习经教和四念住法门之后,知道心应该如何安住,然后带着这样的见地和方法来观察身、受、心、法,就能建立正知正念。
  对治忘圣言或失念,必须不断修习正念。这种修习要做的是两件事,一是选择、安住,二是熟悉并重复。就像我们找到一条路,可以引领自己走向觉醒,接着要做的就是不断熟悉和重复,就会越走越自在,越走越有信心。禅修也是同样,当心安住于所缘境,通过正确重复,从不熟悉到熟悉,就能在心相续中形成与之相应的串习,正知正念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忘圣言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少。
  “觉沉掉者,谓即正知。”正知的作用在于觉察沉掉。在禅修过程中,正知承担着纠错作用,就像一个无形的警察,让自己随时处在监控下,看看心有没有落入昏沉、掉举的状态。
  “由念记言,便能随觉昏沉、掉举二过失故。”安住于正知正念,心才是清明的,随时可以觉察昏沉和掉举的过失。一旦落入其中,立刻就能清楚地看到,并使心得到校正,再次安住于正念。如果心是散乱、混沌的,就会对心行状态不知不觉,什么都看不清。
  “伏行谓思,由能随觉沉掉失已,为欲伏除发起加行。”思心所是对治不作行的过失。虽然我们已经觉察到昏沉和掉举,但不等于有力量可以平息它。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训练正知正念。思有造作义,提醒自己保持正知正念。如果不努力,不造作,不反复训练,就无法对治昏沉和掉举。所以我们要通过禅修,熟悉并强化正知正念,让它的力量日益壮大。
  “灭等流者,谓彼沉掉既断灭已,心便住舍平等而流。”舍心所是对治作行的过失。我们通过修习正知正念,彻底平息昏沉和掉举之后,心已进入三摩地,安住在等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继续造作,而要进入舍心。在禅修心所中,舍是指心进入平等、正直、无功用的状态,此时只要安住在禅定的等流即可,不必再有任何造作。所以舍是对治入定后的作行。
  八断行是关于禅修的八种要素,可以对治五种过失。在禅修过程中,我们要对相关内容有正确认识,不断检讨自己是否具备这些要素。尤其是出现五种过失时,要以八种断行逐一对治,使自己回到正确的禅修轨道,最终成就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