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夏,北大耕读社社长随朱清时教授到苏州西园寺参访,受到济群法师的热情接待。席间,双方就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儒释道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传播等问题展开交流。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

  耕读社: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基督教的培养体系。包括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基督教体系中的学位,所以宗教本身就有深厚的教育传统。佛教也是同样,我们在西园寺也体会到这一教学的系统化。那么从学修体系来看,社会大学和佛教院校的关系和差别是什么,怎样更好地建立互动?
  济群法师:现代大学的教育,对传播知识、普及文化起到很大作用。佛教界虽然有自身的教育传统,但目前的佛学院教育是民国年间开始创办的,引进了社会的办学方式,对普及佛教知识也是有好处的。
  但现代教育偏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缺乏做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尤其是中国社会,这方面更是薄弱。从佛学院的系统来说,尽管在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关于人性、人生的知识,总体还是停留于书本和概念。这样的定位,与佛教界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出家人的信仰建设、僧格养成、禅修实践、弘法布教、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大距离。这些问题应该是社会大学和佛教院校普遍存在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能说不能行等。
  今年世界哲学大会的口号是“学以成人”,可见做人的重要性。人并不是生来就会做人的,我们的某些不良本能和习气,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调整,由此建立健康的人格。
  传统的儒家强调做人,从伦理纲常,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是关于做人的教育——不仅要培养个人德行,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我曾和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有过“立心和立命”的对话。关于这个问题,从儒家的价值观来说,首先是成为有德君子,进而成圣成贤,造福社会,是从做人到做事,从个人到大众。
  佛法中,与此对应的内容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对如何做人有更深刻的智慧,更系统的引导。因为儒家所说的做人主要是道德要求,缺少对缘起和心性的认识。对怎么改造生命产品,这种道德容易流于空洞,不是很有说服力。而佛法修行是立足于生命的提升,从去除凡夫心,到成就圣贤品质、建立人间净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方法。这套方法既是生命自身的需要,也能符合社会大众的利益。
  这样的教育,是未来社会特别需要的。自16世纪以来,西方文明基本偏向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随着文明的飞速发展,人对自我的迷失反而越来越深。可以说,世间所有问题都和这种失衡有关。因为一切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在于心。
  如何帮助大家真正认识并改善自我,造就健康的心态和人格,是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大有作为,任重道远。

二、儒释道文化的关系

  耕读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形成了丰富、和谐的互补结构。如何理解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关系?很多大德的说法并不一样。憨山大师是把儒释道放在互补的位置,觉得儒家必不可少。比如在古代去应试,就必须学儒家。但有些大德认为,儒家只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其实佛教不是特别需要这个,甚至认为儒家有很多问题。我想知道,法师怎么看待儒家和佛家的关系?儒家的最高修养是成圣,这在佛教中是什么位置?
  济群法师:佛教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儒家传统经历了冲突的阶段。如沙门不敬王者,就和中国以帝王为尊的传统相左;出家剃度则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观念不符。到了隋唐时朝,佛教走向鼎盛,和儒家、道家一起,共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此后,儒家和佛教出现融合倾向。比如宋明理学看到自身的不足,也看到佛法的长处,就将心性之学纳入儒家思想,形成理学和心学。但他们反过来又批判佛教,觉得佛教偏向出世。这可能是接触了禅宗,以为佛教都是入山唯恐不深,不了解大乘的菩提心教法。
  从佛教角度来说,历代高僧大德,如宋朝的契嵩,明朝的蕅益、憨山、莲池等,也对儒释道做了一些融合。他们主要是站在佛教的高度解读四书五经,把儒家拔高,自然就能和佛教相融。这其实有不得已的原因。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儒家是大众的基础教育,善巧融合,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立,一方面可以影响儒生,使他们自然地接受佛法信仰。
  那么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必要融合呢?有些法师提倡由儒入佛,觉得要以《弟子规》作为学佛基础。我觉得大可不必。因为儒家并不是当前通行的大众教育,对没有儒家教育背景的人,直接学佛更容易接受。
  因为佛法是立足于缘起因果来探讨生命真相,建立道德规范,是来自客观规律,具有普世价值。而儒家文化源于宗法制,是依据亲情和血缘建立社会关系和伦理纲常,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儒家文化是以家为本,过去周天子会给亲属封侯,把天下作为一个大家。然后是百姓的小家,三代同堂,母慈子孝。这样的道德体系,在古代确实有一定价值。但现在从社会结构到家庭关系都变了,对三纲五常、君君臣臣之类接受起来会有隔阂。当然,儒家关于自身修养的道德要求,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还是很有现实价值的。
  怎么让这些道德具有说服力,让大家愿意接受?支撑道德的基础非常重要。如果单纯出于政治需要,或者依亲情血缘建立的伦理,是没有太大说服力的。人们会觉得:道德是社会的需要,家庭的需要,不是我个人的需要。当整个社会不看重道德,没有相应约束时,我为什么要遵循道德?不是吃亏吗?
  但从宗教的角度看,就不是这样了。从基督教来说,不遵守道德就不能升天堂,甚至要下地狱。你只要信神,就会自觉遵守道德。从佛教来说,则是从生命的因缘因果,建立道德的心理基础。如果你想拥有幸福的人生、健康的人格,就要遵循道德。接受这一思想,出于对自己的负责也好,对社会的负责也好,都会自觉去断恶修善。
  相比之下,儒家思想确实有一定局限性。当然,现在政府很重视儒家文化,所以我们要做一些融合,立足于儒家的道德信条,再以佛法智慧来提升。事实上,儒家和佛家还是有共同目标的。
  我和朱汉民院长讨论前也在想,我们要找到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做人和造福社会。建设大同社会也好,人间净土也好,这点是共同的。儒家有这个目标,但仅仅靠儒家的文化和道德,是很难实现这个目标的。而佛教立足于缘起的智慧,对生命和世界有着透彻的认识,从修身修心到改造世界,有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两种文化是可以融合的。
  耕读社:法师说得很直接,我们有些研究儒家和道家的同学觉得受到了挑战,但也很有启发。耕读社这五年,一直采取儒释道综合的立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在世俗社会和学校发展生存。
  我们发现有些东西,比如中国人对家乡、亲戚、朋友,还是有种身心整体的情愫,不是理论上而是血液中的。我们在北京举办夏令营,以儒道传统文化为核心,兼涉佛教,有佛学社团来参加。我们也想建立各地的社群,让他们回到家乡再办这样的夏令营。他们都是老乡,会有一种连接感。法师是福安人,我们有师姐在那儿举办活动,她作为老学长,回校给大家讲一些报志愿及大学生活怎么过之类,是拟亲情的模式。既有师兄师姐的情谊,又有地方认同感。尤其是福建,地方认同感特别强。我们感到,如果能深入理解中国的情感,那种家文化、地方文化,其实是很有效果的。
  由此可见,中国社会还是被这些东西凝聚起来的。如果能做到这点,让大家感受到相互的情感,对于思想传播是很有帮助的。儒家不仅是理论性的道德要求,还是日常生活的感受。对中国人来说,只要激起一种家的感觉,很多东西会变得非常亲切。
  济群法师:这样的文化环境,需要通过教育去营造,需要有相应的氛围。但总体上说,这种氛围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淡。过去很多家庭可以三代乃至四代同堂,现在两个人都搞不到一起,离婚率居高不下。即使还在一起的,真正过得和谐的也不多。
  其实现代人很孤独。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亲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脆弱。很多家族企业中,只要一涉及利益,亲情就不堪一击。所以单纯立足于儒家文化,要把家的伦理、情义、氛围建立起来,其实有很大难度。
  如果在儒家基础上,再有佛法的人生智慧,会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在遇到事情时,能跳出自我的感觉,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缘起的高度审视现象。同时,从有我的自私转为无我的平等大爱。这样的话,人与人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因为儒家的伦理道德偏于要求,缺少雄厚的哲学基础,就会使这些道德信条缺乏力量。在过去,有教育的传承、人格的榜样、社会的监督,你做得不好,会受到大众谴责,这种道德确实会起到作用。但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已完全改变,都以事业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整个社会崇尚的是财富,是娱乐;不像过去,崇尚的是圣贤,是智慧。可以说,中国已从道德社会转向功利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倡导道德,难度会更大。而从佛教的心性论和因果观来看,践行道德首先是在完善自己,使自己受益,就会更有说服力。
  耕读社:儒家也有“反求诸己”之类。在这样的关系中,永远要突破自我的固有立场。我想它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有一种智慧。孔子还是非常智慧的,虽然他可能不究竟。我们社团有很多研究儒家哲学的,希望对各种关系有哲学的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建立人生指导。
  济群法师:讲到道德,它能不能推广,有没有力量,主要和道德建立的基础有关。不仅取决于道德自身的合理与否,更在于它有什么样的基础。前面讲到几种基础,一般宗教是以神作为震慑,你不执行就要受到惩罚。只要你对神有信仰,这个约束对你就有作用,反之则无用。佛教是立足于对人性的认识,立足于生命的因缘因果来建立道德的价值。
  而儒家认为,你要做一个好人,成为有德君子,人生才有价值,才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和追随。但如果没有轮回的观念,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哪怕成为圣贤,只要生活清贫,他也不屑于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很多人会反问:我为什么要做好人?做君子有什么好处?在这个环节就卡住了,没有说服力。此外,儒家对如何修心、如何成圣成贤方面,相对比较简单,所以宋明理学做了很多弥补的工作。
  主持人:社长是不是想和法师探讨,人乘和天乘在佛教中也有相应的价值,或者说存在意义?按憨山大师的解析,是把儒家作为人乘,把道家作为天乘。
  耕读社:佛家也有人乘,是吧?

  济群法师:其实我并不是要否定儒家的价值,只是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儒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局限和困境,觉得佛法智慧可以弥补并完善。
  主持人:我早上又看了您在腾讯的讲稿(《佛教的道德观》),觉得您刚才讲的是,在“人为什么要成为好人”的原理上,儒家交待得不够。儒家有君子和小人之别,但并没有讲君子和小人,对无限的生命来说,有什么相应的影响和结果。
  济群法师:没有轮回的观念,很多价值会被大大打折。比如我要成为圣贤,但“人死如灯灭”的话,圣贤的价值只有几十年,我干嘛要千辛万苦地成为圣贤?这就缺少终极的价值导向。各种信仰要解决的,主要是终极价值,是实现生命的永久意义。如果人生只是几十年,死了什么都没有,很多人会觉得,我只要当下过得开心就好,何必那么辛苦?再过一万年,谁知道这世上,谁曾是好人,谁曾是坏人?即使一万年,在宇宙中也是转瞬即逝。所以佛教传入中国,恰恰弥补了儒家的不足。我曾讲过《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提出轮回说和心性论是对中国文化的补充。

三、如何学习佛教文化

  耕读社:如果我们想从这个角度,读一些佛家的原典和著作。您觉得对同学们来说,什么是比较好的入门书籍?
  济群法师:直接读佛经,可以读一些普遍流传的,也是佛教界和文化界公认的经典,如《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等。但我们读这些经典时,能理解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用得起来?虽然各位是北大的学生,有一定文化素养,但毕竟人生阅历较浅,没有经历多少世事,直接读原典,未必能真正认识其中内涵。
  我曾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运用做过一些思考,包括和周国平老师对谈的《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还有各种人生佛教小丛书,每一本都是从佛法角度来解读现实问题,看了马上能知道,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认识,怎么解决,效果立竿见影。如果仅靠自己从佛法中获取智慧,再来解决问题,就会比较难。
  主持人:对你们这样的博士,推荐法师讲的《百法明门论》。因为你们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这部论对认识自己的心性,有比较直接的开启。
  耕读社:以前汉传佛教比较关注经,近年来都开始关注论。法师觉得哪些论典是比较基础性,也比较重要的?

  济群法师:在三级修学的系统中,我们选择了这样几部论。第一是《略 论》,主要引导大家认识修行的理路和要领。我们要走上菩提道,包括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每个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要具备什么样的正见,完成什么样的心行转变,都要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是《百法明门论》。很多人会把这部论当作名相来学,其实《百法》是解脱心理学,阐明了轮回和解脱的种种心理。修行的核心,无非是轮回和解脱。我们讲到轮回,往往把它当作具体现象;讲到解脱,则会把它当作某种境界和场所。好像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或是得到什么修行结果。事实上,轮回和解脱最重要的在于心理而非其他。解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百法》告诉我们的,就是导向轮回的心理有哪些,如何摆脱?走向解脱的心理有哪些,如何成就?未来的修学中,我们会根据《百法》建立人格成长模型,学员可依此考量自身心行。所有的修学,《百法》也好,《心经》《金刚经》也好,这些经论能不能对你产生作用,关键取决于,你能不能通过修学树立正见,消除轮回的心理,成就正念、禅定、智慧等一系列和解脱相应的心理。如果做不到的话,学再多也只是知识而已,意义不是很大。
  第三是《入菩萨行论》,这部论真是精彩。虽然在《略 论》的上士道中,也是以发菩提心为重点,但一般人要通过这些内容把菩提心发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而《入行论》是以菩提心为核心,建设大乘菩萨道的完整修行。从菩提心的重要性,到营造发心的环境,到如何生起菩提心、长养菩提心、圆满菩提心,整个理路很有说服力。而且寂天菩萨的分析很接地气,由浅入深,让人不得不信服。这部论我也重点讲过,共120讲。
  发菩提心之后,还要行菩萨行,所以第四是《瑜伽菩萨戒》,学习作为菩萨的行为标准。在此之前,会为学员授菩提心戒。这是我们特别倡导的内容,已经传授多年,引导大家把发菩提心作为生命目标,并通过宣誓确定这一愿心。学了这门课程之后,就会进一步传授菩萨戒,把愿心落到实处。
  以上是同修班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菩提心和菩萨行。接着还要从世俗菩提心提升为胜义菩提心,所以在同德班还会学几部论典。
  首先是唯识论典。《辩中边论》中,从菩萨行到空性见,将三乘佛法融摄起来。在突出大乘殊胜和菩萨道恢弘特质的同时,兼顾声闻乘教法的特点,如“修对治品”为三十七道品,最后是“辩无上乘品”。进而通过《唯识三十论》的学习,获得唯识正见,了解“认识和存在”的关系,及修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心理差别,依此作空性禅修。
  其次是《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依中观、禅宗的见地禅修。相对唯识的修行理路来说,中观比较直接,禅宗更是直指核心。这些经论我都讲过。虽然属于不同宗派的见地,但我讲的基本是统一的,只是从不同侧重点切入。
  我们想要学得有效,必须有次第性、完整性,还要有正确方法,有相互促进的氛围。否则的话,今天读读这部经,明天看看那部论,就像逛商场一样,这家店走走,那家店看看,最后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落实到心行,贯穿为渐次向前的修行之路。

四、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耕读社:耕读社每年都会办夏令营,有全国各地的社团参加,也想一起探索。每个社团都有读书会,读的主要是四书、三玄,有的做得好,有的一般。
  济群法师:三级修学的系统中也有各具特色的读书会,包括“小小读书会、水边林下、半日闲、万家灯火”等,采用简单易行且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我们将来可以做一些交流合作,在读书会中适当纳入儒家内容。如果通过学佛,形成一定的见地和人生思考后,再去读儒家书籍,会更容易吸收和运用。
  我和朱汉民院长对话之初就提出:做人做事就是完善人格和建设理想社会。奔着这个目标,实现这个价值,就需要立心立命。先提出一个高度,再来谈道德建设及其基础,这样就能在学习中形成体系。如果没有高度,今天读这本书,明天读那本书,没有主干把它们贯穿起来,很难有多少受用。
  首先要认识到:读这些书为了什么?答案是造就高尚人格。那为什么要造就高尚人格?只有认同并确立这种价值,才想进一步了解,要实现这样的价值,应该怎么做?儒家提出哪些做法,存在什么不足;佛教提出哪些做法,有什么长处可以借鉴。这么做,就让道德不再孤单,而是有着力点。
  耕读社:开始就要共建长远的目标。
  济群法师:比如从圣贤来说,可能有人觉得当圣贤也没什么好,一辈子那么短,何必要费劲当什么圣贤?但佛教可以从轮回的角度,为成圣成贤提供永恒的价值。再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仁是慈悲,义是道德,为什么要建立慈悲和道德?可以从因缘因果的角度,认识这么做的真正意义。就像我讲的《佛教的道德观》,也融合了一些儒家思想,更主要是说明佛教的高度。
  主持人:法师文章有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语言简约,所有人都能看懂。同时结构谨严,内容丰富,既兼顾哲学博士的思考维度,也兼顾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这是一般导师做不到的。
  耕读社:我们做读书会最大的问题是,如果一个文本太难,大家可能会进不去。如果文本不够深沉,大家只是说一些自己的体会,很随意。所以说,怎么能让大家把文本读透,但又不失去鲜活性和自主性,这点一直没处理好。

  济群法师:我们在讲座中,要让台下几百或上千个听众老老实实地坐着听,也涉及同样的问题。现代人那么浮躁,尤其是尚未走入佛门的,可能第一次听相关内容,觉得听不懂就跑了,或是觉得和自己没关系,不感兴趣,就玩手机了。怎么才能摄受他们?
  第一是所讲内容一定要让他们听懂,第二是和他们有关系,第三是对他们有用。这三点很重要,读书也是同样。除非你关起门来做研究,如果要走向大众,一定要具备这些特点。我的书都是对一个个现实问题的思考,演讲后整理出来,所以它很鲜活,不是像写论文那样。
  嘉宾:我的心理学导师和我一起去深圳,听法师讲佛教心理学。按理来说,十二因缘纯粹是法义,说轮回和解脱,很难让人觉得,这和我生命有什么关系。但法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以什么为起点,佛法以什么为起点。我的导师已经教了十五年心理学,也是心理咨询师,但她竟然解决不了自己哥哥的精神分裂。她听到法师说,世间心理学是建立在我的基础上,佛教心理学是以无我为基础的,就豁然开朗了。法师特别善于寻找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可以融通的地方在哪里。
  但老师的烦恼并没有解决,因为她做过那么多年心理咨询师,可没办法解决自己哥哥的精神分裂,这给她造成很大的困扰。法师听了,第一句就对她说:不管他的病怎样,这些事不要构成你的烦恼。老师立刻感觉到,法师已经洞察到她内心的烦恼,因此如释重负:自己作为妹妹,虽然是心理咨询师,虽然是心理学老师,并不是必须把哥哥的病治好。她突然就明白,自己已经尽了力,就不必在结果上执著。我觉得法师这种观机和对治,是佛法中特有的。法师在和老师说话时,第一句就那么说,本身也像是禅宗的教法。

五、如何传播传统文化

  耕读社:最后还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社团启动了一个计划,为高中生和初中生捐书。因为我们回到地方做夏令营,发现大家的阅读面很窄,主要就是教材内容,还有玄幻、言情之类的网络文学。希望通过一些书籍,唤醒大家对真善美的认识。请教法师,什么样的内容比较适合高中生和初中生?
  济群法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如果仅仅捐一些书,作用不会很大。现在这个时代资讯太多,很多人已经不习惯读书了。除非你营造一个氛围,同时这些书对大家有一定吸引力,那才可能有效果。否则,想靠捐书让他们了解做人的道理,不一定有人去读。所以要有善巧,要形成氛围。比如现代商业的新零售讲究人货场,像阿里的盒马生鲜就是营造一个场,激发你的购买欲。
  现代人基本是活在感觉和习惯中,而不是在理性选择中。有时他并不是特别想学某个东西,但各方面感觉好,他可能就选择了。然后就可以培养他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他自然就会继续了。如果像传统的那样捐几本书,那些书可能一直在图书馆躺着。
  现在吸引人的东西太多,图书馆的书也很多,对年轻人来说,“读圣贤书”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耕读社可以借鉴一些三级修学的做法,选择有次第的学习内容,再辅以方法和氛围。比如各地要选一些代表形成学习班,学了之后再去传递,影响更多的人。学的内容也要有一定力量,如果不能让人在短时间受益,就会难以为继。
  这几年高校也有很多禅学会之类的组织,但通常就是四处参学,今天这里走走,明天那里走走,会员流动性很大。虽然去了不少寺院,这里听点开示,那里听点开示,最后往往只是留下一点感觉,或是混个关系,真正能在法上受益的人很少。
  我曾给某禅学俱乐部提出三个次第。第一是结缘性,每年开些讲座,适当的时机带大家来西园寺,或是去某地朝圣。这只是结缘,就像我到各处讲座,就是和大家结个法缘。第二是基础性,就像下雨后要建个水池来蓄水,否则水很快就流光了。现代人那么忙,每天接收的信息那么多,通过讲座得来的这点东西也很快会没掉。读书会就像蓄水池,可以让结缘活动中来的新会员定期参加,有义工陪伴他们学习。第三是提升性,参加读书会一段时间后,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就可以参加三级修学。
  设立相应的次第,大家就可以逐步提升。不论是学习一星期、一个月还是一年,总有目标让你去追。通过这样的学习、提升之后,这些人反过来会成为义工,参与读书会的护持,形成良性的自循环系统。一般社团现在多半停留在第一和第二步,没有第三步,这样就后劲不足。
  耕读社:三级修学是怎么回事?
  济群法师:三级修学主要是输出一套课程和模式。只要想学的人,包括不同的社团,我们都愿意去帮助。比如你是耕读社,或某个寺院,我们就输出模式,帮助你把读书会做起来,告诉你怎么做,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我们探索这套模式,主要是为教界和社会团体提供服务,让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私塾式的教育方式,否则作用有限。我们既要达到私塾应机设教的效果,又要有现代化的传播威力,两者要统一起来。传统私塾有优势,但是量不大。现代连锁平台量很大,但有时效果不尽人意。必须先把标准化做好,才能既做大,又保证成果。
  耕读社:非常有启发,我们回去讨论一下。

六、禅意空间与安心

  嘉宾:法师如何看现代的这些问题,包括生态问题等。从佛教角度说,以什么途径解决具体的生态问题?之前看过《和谐拯救危机》的视频,是一个新的角度。生态问题也反映出,现代人都向外寻求,却忽视了内心世界。反过来说,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
  现在很多公园、广场都比较热闹,各种健身、跳广场舞。我觉得这里的环境非常好,能让人静下来,人就不会天天想着往外跑,去爬这个山那个山,或是去改造自然。我突然感觉,园林的意义真的挺重要。我们老是批判园林,觉得把那些假山搬过来,有点浪费人工成本。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讲,人在假山和园林中,会身心舒畅,就不想往外拓展自然了。请问法师,从佛教的角度,人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应该怎么营造这样的环境?

  济群法师:我讲过《佛教的环保思想》,主要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如何改变生活方式,再到人应该过简朴自然、少欲知足的生活,有若干个点。此外还讲过《心灵环保》,不仅要重视生态环保,更要重视心灵环保。
  现在的环境确实是大问题。社会近几十年的发展,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带来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人们虽然有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但很多人过得不幸福。一方面是因为种种心理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环境让人身心不安。
  我们应该营造什么样的环境?从建筑来说,要考虑从身安到心安,从环境到心境。你刚才讲到园林,这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在过去属于奢侈品,不属于普通大众。虽然现在开放了,大家可以去参观,但也不能住在园林中。而且参观的人太多,往往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很难安安静静地享受园林之美。
  我个人觉得,园林的文化气息太浓,由文化产生的信息、符号、能量太强。相对来说,我比较喜欢自然朴素的环境。西园寺虽然也有园林,但主体是寺院,有一点园林的符号,但不密集,整体很放松,不会构成压迫感。目前这个区域是根据我的理念改造的,原来是一片仓库,现在发挥了很大作用。老房子有种岁月沉淀后的古朴和安静,是新建筑不具备的。
  但改造也不能跟风。首先要明确功能,清楚这个地方用来做什么;其次是体现自然、安静、空灵的风格;第三是重视舒适性,很多寺院建筑往往采光不好,阴冷潮湿,现代人习惯享受,没有一定舒适性是待不住的;最后还要有品位,把握好尺度,做到简单不简陋,同时避免世俗化,呈现“无我、无相、无限、出世、寂静、超然”的美。这样的空间,来的人都会很喜欢。
  嘉宾:这样一说,是觉得园林的文化气息太重,不够自然。
  济群法师:这种气息本身蕴含着文人的思想和气场,符号太多,意识形态太多,不是那么空灵。
  嘉宾:法师特别强调空所呈现的智慧。当我们的心不能打开时,他就让我们多看看天空。所以这里的设计中,空间非常宽敞,没有太多一定要做出的意象。
  济群法师:主要是有做室内设计的学员,具备这方面素养。我和他沟通后,他有能力去表现。如果没有专业人员,想法再好也是白搭。包括我们的外部环境,也是看着做的,哪里需要怎样,随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