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经》的启示【全书链接】

  第二章·如何看待一部经典

  第三章·谁是创世者
  第四章·心物现象的透视
  第五章·有情命运差别与业力
  第六章·学佛的基本德行
  第七章·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
  第八章·成佛的途径
  第九章·菩萨的精神
  第十章·摄化众生的方便
  十一章·趋向解脱的法门
  十二章·结说

  注:以上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非书本目录。

济群法师

绪  论

一、学习本经的意义

  今天所讲述的《佛说十善业道经》,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或许有人会问,佛教经典众多,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阿弥陀经》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且喜闻乐诵的。为何本次法会却选择《十善业道经》呢?原因在于,这部经典所阐述的内容,是佛法修学最为基本的部分。换言之,修学一切法门,皆应以此经核心内容“十善业道”为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十善业道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觉得它太过浅显。殊不知,这恰是学佛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学习《十善业道经》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五方面。
  1. 明了人生因果
  因果,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
  佛法的整个理论体系,皆以因果为基础。不仅佛法如此,世间的宗教、哲学、科学也都对因果有所涉猎,但因缺乏般若智慧,未能全面透彻因果真相。论及因果,人们比较容易联想到宿命论的观点。所谓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不可改变。但以佛法观点考量,此乃机械因果论,是片面而错误的。如果说,未来一切早有前定,无法更改,那么就完全否定了现生努力的作用,否定了现生行为的价值。而佛法的因果论所强调的,是与因缘相结合。也就是说,在由因感果的过程中,还取决于缘的推动。就像在田里播下一粒种子,还需要土地、阳光、水分等各种因素的成就,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样的道理,人们虽然在前生种下许多善因或恶因,但从这些因到招感果报,还取决于众缘的和合。
  所以说,命运虽包含既定因素,仍可通过现生努力发生改变。而宿命论则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存在变数。这一观点,推敲起来大有问题。比如某人本可活到八十高龄,由于遭受意外打击,一念之差,三十岁就跳楼寻了短见,这轻生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如一个孩子,本可健康成长,由于父母疏于照料,饮食失调,使孩子营养不良,一病不起,这病情是不是前生注定的呢?又如某人为非作歹,违犯国法,这些犯罪行为是否也属于前生注定的呢?假如是的话,是否应该担负法律或道德的责任呢?可见,宿命论所说的机械因果论,只涉及问题的某个层面。以点概面,因而得出错误结论。
  儒家也讲因果,但主要从现实社会的当下进行说明,而不像佛教那样,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解说因果原理。《论语》中,有位弟子问及死后之事,孔子答说:“未知生,焉知死?”生的问题尚且模糊不清,何况死后?所以,儒家谈到因果问题时,仅仅着眼于此生、此世,未能全面透彻生命现象。也因为这样,只能将某些因果推及子孙后代,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说由祖先积德,将感得贤善儿女;而“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则说由父母多行不义,将招致不肖子孙。这一说法看似有理,其实却非必然。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德高望重的父母,未必就有孝子贤孙;道德败坏的父母,子女也未必品行不良。如历史上著名的尧和舜,就是其中的典型。尧是名垂青史的贤明君主,其子丹朱却极其不肖;舜是流芳百世的圣贤,其父瞽叟却品行不端。可见,仅从父子血统等关系来解释因果现象,显然很难说通。正是因为不了解因果的自身规律,才会出现这些似是而非的论调。
  现代科学也讲因果,许多科学实验,正是利用因果规律造福人类。如对水稻品种的改良,就是从因上着手改善;对栽培技术的改良,就是从缘上进行调整。由此,才能收获更多的果实。但是,科学对外在物质世界虽然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于人类精神领域仍所知甚少。相对未知的心灵世界,我们已知的部分,仿佛沧海一粟般少得可怜。我们可以用种种科学方法观察星空、探测地层,却无法看清自己的心灵。我们早已有了测量体温的仪器,却无法发明一种仪器测量内心烦恼,看看烦恼已达80度或90度,继续下去是否就会爆炸。我们早已有了透视身体各个部位的X光、CT扫描技术,却无法制造一种仪器去寻找心灵的病灶,看看烦恼的藏身之处究竟在哪里。我们无法测量,更没有切除烦恼的仪器。所以,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的困惑、烦恼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
  许多人看不到生命的过去和未来,只能从当下的现象来谈因果。如扶贫帮困、捐款助学等善行,能使他人受益;而偷盗抢劫、坑蒙拐骗等恶行,则会使他人遭殃。当然,行善或作恶确实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使他人得到帮助或受到伤害。但我们要知道,这并不是从因果规律的自身看待问题,并非因果的主流。如果仅从外在结果来看,那么,行善可能被人误解,也可能被人利用,未必起到应有的效果;作恶可能不为人知,也可能由此得利,反而飞黄腾达,官运亨通。如果只是在意客观结果,难免抱怨老天不公,或因此产生困惑,从而失去行善的信心。甚至,可能因此对作恶产生不同程度的认同。
  古人重视身后之名,以“流芳千古”为荣,以“遗臭万年”为耻。其实,从“人死如灯灭”的角度来说,没什么比身后之名更渺茫的了。当然,“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的社会影响截然不同,但对死者来说,哪里有什么区别呢?正如杨朱所说:“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且趣当生,奚遑死后。”如果一切都将随着死亡结束,都将因为死亡而划上等号,又何必辛苦行善,何必努力止恶呢?
  那么,佛法又是如何阐述因果原理的呢?《十善业道经》便是一部介绍善恶因果与人生命运的经典。在进入正文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与之相关的四项内容。
  一、相信有善有恶。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或许不少人会说:对我有好处的就是善,反之则是恶。倘若以此进行衡量,根本不可能有通用的善恶标准。因为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有根据这一立场做出的善恶判断。比如对于警察和小偷来说,在警察眼中,小偷使人民财产利益蒙受损害,自然属于恶的一方;而在小偷眼中,警察使自己不能如愿得手,甚至因此判刑、坐牢,受到法律制裁,饱尝铁窗之苦,也委实可恶。可见,若仅根据自身立场决定善恶,就会出现诸多矛盾,导致各种对立。关于这两个概念的具体内涵,《十善业道经》为我们讲述得非常清楚。
  二、相信有业有报。业,是身体、语言和思想的行为,包括善、恶、无记三类。一旦造作善或恶的行为,必定招感相应果报。凡夫由于无明所致,往往目光短浅,以为善恶行为只是当下的,做完就会结束。比如坏事,只要做得不露破绽,逃过法律制裁,就万事大吉了。这也使很多人在犯罪时心存侥幸,企图蒙混过关。但从佛法观点来看,曾经造作的善恶行为,即使事过境迁,也不会随之消失。事实上,一切行为都将在我们内心留下影像,成为储藏于阿赖耶识的种子。所以,无论这些行为是否被表彰或制裁,它们于自身形成的业因,必定会在条件成熟时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也就是说,行善必感乐果,作恶必感苦果。所不同的,只是时间问题。可能是现生受报,也可能是来生,或更多生之后受报。此外,善恶行为还会带来不同的外在结果。比如伤害他人,对方也可能怀恨在心,等待伺机报复。一旦因缘成熟,也会招感相应的果报。
  三、相信有前生、有后世。人的一生,仅仅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片断。生命就像铁链,一环套着一环,今生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传承于前生,又贯穿于未来。生命又像流水,一浪接着一浪,今生只是其中的一片浪花。浪花虽然短暂而起伏不定,但生命洪流却滚滚向前,永无止境。生命从无穷的过去延续至今,之后,又是无尽的未来。但这种延续并非一成不变的重复,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并由善恶不同的心念和行为,操纵命运的发展方向。如果观念正确,且能积极止恶行善,生命素质将得到提升。反之,如果是非不辨,且无恶不作,生命便将逐渐走向堕落。
  四、相信有圣贤、有凡夫。虽然佛教提倡众生平等,但这种平等并不抹杀差别。事实上,每个生命的起点都是不同的。即使同样生而为人,也往往存在天壤之别。有些人就像菩萨圣贤一般,品行高尚,仁慈宽厚,人人见之生敬。也有些人却残暴如虎狼,狠毒如蛇蝎,愚蠢如猪狗。这些差别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无始以来逐渐积累而成。佛教中,将有情生命分为十个层次,又名十法界。其中,包括六凡四圣。六凡,为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四圣,为佛、菩萨、缘觉、声闻。十法界代表着有情生命的十个层次,虽有高低之别,却非一成不变。也就是说,人并不是永远是人,畜生也不会永远是畜生。从佛教观点来看,生命是缘起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改造。
  2. 成就人天果报
  佛法认为,世间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万事万物都处于因果规律的支配下,依循这一规律发生、存在或消失。或许有人会说:买彩票中个大奖,难道不是偶然的吗?从表面看,这类事似乎是碰巧发生的。其实,那只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偶然背后的诸多因素,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全部因缘。从佛教观点来看,中奖者必须有相应的福报,才可能通过这一方式得到财富,同样离不开因缘因果的规律。假如往昔从未培福,从未种过相应的因,是不可能有幸中奖的。
  从十法界众生来说,无论是成佛,还是生天、做人,乃至沦为畜生、饿鬼,皆由相应的因缘促成。佛教认为:“没有天生的弥勒,也没有自然的释迦。”这就告诉我们,弥勒菩萨并非天生如此,释迦牟尼亦非自然成就。在记载佛陀本生故事的经典中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在因地时,历经种种难行苦行,不惜为法鞠躬尽瘁,数数舍身,才能最终圆满悲智两大品质。至于弥勒菩萨,乃我们这个世界下一任佛陀,现居兜率内院,也将经过漫长的修行,才能圆成佛果,下生娑婆。
  再如做人,也正是由于因缘、业力的不同,才造成种族、出身、相貌、性情等种种差异。世人千差万别,其命运发展,更是大相径庭。有些人似乎上天特别眷顾,事事如意,一生平安;有些人却正相反,终其一生,总是命运多舛,生活艰难。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一个单位中,当领导的那些人,品行未必胜于部下;在一个城市中,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能力也未必逊于他人。如果不了解因果,很可能因此怨天尤人,抱怨上天不公,抱怨命运无理,更加郁郁而不得志。倘能明了因果规律,我们就会知道,命运是由往昔不同的业力造就,所谓“各有因缘莫羡人”。一方面,不必羡慕他人;另一方面,也不必自怨自艾。因为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今天的高官,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乞丐,可能是明天的富翁。在这无常变化的世间,所有的荣耀和艰难,所有的顺境和逆境,随时都可能互相转换。只要我们透彻因果原理,就能懂得如何设计命运,改造人生。
  如果我们希望来世继续做人或生天,就应修习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分别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圣严法师在《戒律学纲要》中,将五戒比喻为“通往人天的护照”。持有护照,我们才能前往其他国家,才能在世界各地畅通无阻。同样,我们必须受持五戒,才能趣向人天二道,获得生天或继续做人的资格。
  对于修学佛法来说,人道非常重要。六道中,以天道的福报最大。比如欲界天,环境奢华,享乐无尽,更无任何灾难;又如色界天,众生安享禅定之乐,更胜欲界享受。但是,佛教却不以天堂为归宿,不以生天为究竟,这也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重要特色之一。世间其他宗教,多以天堂为理想去处,以生天为人生目的。但佛教却认为,从通达真理、成就解脱的角度而言,人间才是最佳通途。原因何在?因为天界过于优越,往往使天人因耽于享乐而忘却其他,不知居安思危,不知发心修行。更何况,天界并非久居之地,一旦天福享尽,依然还会堕落。
  而在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虽然天灾人祸不断,却能因此激发人们离苦得乐的愿望,从而积极改善环境,改造生命品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正是由对世界探索、认识、改造而来。在坚持不懈的探索过程中,才有可能发现真理,发现解脱途径。而沉溺于欲乐和定乐之中的天人,享受尚且不及,哪里有暇修行,自然不可能由此成就。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是在人间修行、证果的。不仅释迦佛如此,诸佛世尊亦出自人间,终不于天上成佛。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道正是六道的枢纽。众生流转六道,无论生天或是堕落,都是以人道为中转站。关键在于把握人身,利用这一难得易失的身份精进修行,为改善未来生命服务。
  受持五戒十善,是成就人天果报的重要前提,也是完善人格的基本规范。唯有严格奉行,来生才有资格在人道继续修行,直至成佛。否则,就可能失去做人的机会。就像考入高校的学生,目前虽然拥有这一身份,但若荒废学业,且违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话,就会被勒令退学。所以说,遵循五戒十善是我们继续拥有人身的保障。
  3. 安定社会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而对社会安定破坏最大的,莫过于战争。翻开人类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互相吞并。其后,这段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暂告结束。但不久又是楚汉相争,战火再起。待汉朝建立后,内战虽然结束,对外战争仍时有发生。至汉朝未年,更爆发了影响全国的农民起义。再经东汉的短暂和平,再次进入长期分裂的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战争频仍。然后是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辽、西夏、金、元朝、明朝、清朝,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伴随着战争,伴随着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痛苦。近代以来,中国更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侵华战争等接连不断的巨大灾难。不仅中国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也经历过同样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直到今天,战争和冲突依然发生在世界各个角落。即使在太平盛世,社会上就没有一次谋杀案吗?就能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吗?所以说,在大范围内,绝对的安宁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人类社会究竟存在哪些不安定因素呢?归纳起来,不外乎杀、盗、淫、妄四种。杀,即杀生,包括战争、暴力及对一切众生的屠杀,杀人放火是杀生,杀猪宰羊也是杀生。盗,即不与取,包括明抢暗偷,也包括坑蒙拐骗等所有未经物主允许而将他人财富占为己有的行为。淫,指邪淫,指所有正当夫妇关系之外的两性行为。妄,指具有欺骗性的语言,以此伤害他人或达到个人目的。
  虽然人类社会的犯罪现象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但总括起来,皆可归纳为以上四项。那么,杀、盗、淫、妄又是从何而来?有人以为,是教育的问题;有人以为,是民众道德的问题;有人以为,是社会制度的问题。当然,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根本。问题的根源不在别处,正是在于人心,在于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只要这些烦恼不曾解决,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安定。
  贪心会导致杀生。世间之所以会爆发战争,多是因为一方想占有别国的领土或利益。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希特勒等战争狂人妄图称霸世界。在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中,伤亡总数近一亿人,其中包括数千万平民,从而造成人类史上最惨痛的劫难。而在和平时期,贪心也会导致谋财害命等犯罪现象,即使在至爱亲朋之间,也可能为争夺财产而相互残杀,置骨肉之情于不顾。杀生而外,贪心还会引起盗窃、邪淫、妄语等不良行为。因为贪著财富,从而以抢劫、偷盗等非法手段将他人财富占为己有。因为贪著异性,从而导致婚外恋、一夜情等不正当两性关系。也是因为贪著,导致各种欺骗行为,有时是为牟取暴利而说谎,有时是为骗取感情而说谎。至于拐卖儿童、贩毒走私、制假贩假等诸多社会问题,也都是因贪心所致。
  和贪心同样,嗔心也会引发杀、盗、淫、妄的行为。古今中外的战争,不少就是由嗔心引起的。因为世代结下怨仇,故冤冤相报,势不两立。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暴力,也往往是因嗔心而失去理智,甚至拔刀相向,拼个你死我活。此外,也会因嗔心引起盗业,因为嫉妒他人事业成功、飞黄腾达,便不择手段地占为己有。或是因嗔心引起邪淫,如追求遭拒绝而实施强暴等。或是因嗔心引起妄语,因看不惯对方而刻意隐瞒真相,以谎言给他人制造障碍。
  至于愚痴,又称无明,更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明,而有贪心,而有嗔心,而有种种烦恼。佛教中,将贪、嗔、痴称为三毒,是危害人类心灵及社会安定的三大祸根。只要贪、嗔、痴存在一日,社会就永无宁日。所以,想要改善社会道德,就必须从改善人心入手。这也正是儒家所说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可见,改造世界的根本,就在于个体的完善,在于心的完善。唯有从心行着手,才能对生命进行彻底改造,才谈得上造福社会、利益大众。
  佛经记载,世间最贤明的转轮圣王执政时,即以十善治理国家,令民众安住于十善道中,从而使天下和谐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只要有一个人修习五戒十善,社会就会多一份安定因素;有两个人修习五戒十善,就会多两份安定因素;有更多人修习五戒十善,就会有更多的安定因素。如果人人都能奉行五戒十善,那么,这个世界就是人间净土,就是极乐世界。
  4. 三乘佛法的基础
  从学佛到成佛,主要包括三乘,分别是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亦有五乘之说,分别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乘,为运载之义,使行人到达果地之意。我们学佛,是通过修习相应的法门,从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最终成就佛果。希望来世继续做人或生天,应奉行人天乘的法门;希望解脱烦恼,成就阿罗汉果,应奉行解脱道的法门;希望成就无上菩提,普度一切众生,应奉行菩萨乘的法门。三乘又名三士道,人天乘属于下士道,声闻乘属于中士道,菩萨乘属于上士道。士,就是人。也就是说,我们想要成为哪个等级的人,就应修习与之对应的法门。
  三士道虽各有内涵,却同属佛道的不同阶段。其中,又以人天乘为基础。通常,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三士道的相互关系,不能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于是乎,就会孤立地看待问题。或者,只知修习人天乘,虽然乐于布施,勤于持戒,却始终停留在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没有更高的追求。或者,只知修习声闻乘,虽然一心希求出离,希求解脱,但只是为了个人了脱生死,入山惟恐不深。再或者,虽以大乘学人自居,却好高骛远,不屑于人天善业,亦不修习解脱法门,空有远大目标而缺乏具体实践。
  如果将三士道的建构比作楼房,虽然上士道才是最高的顶层,但在它的下面,既需要下士道作为基础的一层,又需要中士道作为承上启下的二层。否则,就无法进入上士道。学佛也是同样,首先须从五戒十善做起,只有完备人天德行,才有资格更上一层楼,继续修习中士道及上士道。这也是佛法修学最基本的次第。遗憾的是,很多学佛者却不注重这些。看到大乘经典中批判声闻行者,不知这是佛陀有针对性的说法,也由此对声闻乘不以为然,心生轻慢。至于人天乘,就更看不上眼了。结果又会如何呢?没有人天乘、声闻乘的基础,那些大乘的甚深法门,也将成为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许多学人自视甚高,遍读《华严》、《法华》、《楞严》等大乘经典。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很难派上用场。烦恼的时候,还照样烦恼;痛苦的时候,还照样痛苦。读过的经典,似乎只是纸上谈兵,起不到多少实战效果。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佛法修学的基础。未经人天乘、声闻乘的修习过程,我们就不懂得如何将所学教理逐步落实于心行,如何次第发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没有这些心行基础,即使修学力量再大的法门,终究也是枉然,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不少人修习净土法门,虽然这属于大乘的修行法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是以出离心念佛,仅仅是为个人了生脱死念佛,不算是合格的大乘学人。唯有生起菩提心,为带领一切众生共同出离、走向解脱而念佛,才是大乘的发心,才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还有不少人修习禅宗,这也属于大乘的修行法门,其见地高超,修法独特,专为上根利智者施设。如此甚深微妙的法门,如果只是为个人解脱而修,同样不属于菩萨乘的范畴。事实上,目前许多学佛者都存在这类问题。虽然所学是大乘法门,但发心又是如何呢?我们考量一下,能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吗?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社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吗?
  不论修习什么法门,首先要看发心。由发心,决定所修法门在三乘佛法中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五戒十善属于人天乘的修行内容,但如果我们是以出离心,以声闻乘的见地修习,那么,五戒十善也能成就解脱道的资粮。如果我们是以菩提心,以菩萨乘的见地修习,那么,五戒十善同样可以成就菩萨道的资粮,成为无上佛果的资粮。
  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很多人虽然学的是大乘,但发心却往往偏于小乘,甚而只求人天安乐,从未生起出离解脱之心。至于行为上,不必说《瑜伽菩萨戒》、《梵网菩萨戒》等大乘戒律,连五戒十善都未能合格。更严重的是,不仅没有做到,还无惭无愧,以之为人天善法而不屑一顾。这样的情况并非个别,可以说,是当今学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修行不能相应,难以进步的主要障碍。要扭转这些问题,必须从奉行五戒十善着手,在此基础上,进而生起出离心、菩提心。可见,五戒十善虽然平实、普通,却是佛法修学不可或缺的必要基础。
  5. 往生净土的资粮
  自唐宋以来,弥陀净土在汉传佛教地区盛行不衰。应该说,这一法门确有其特殊的方便之处,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其普及面、摄受面之广泛,为其他宗派所不及。近年来,修习净土法门者也与日俱增。这本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我们也要看到,在净土法门的流传过程中,业已出现一些误区,需要引起广大学人的重视。
  其一,有些念佛者片面理解净土法门,认为抱定一句“阿弥陀佛”便已足够,不重视对大乘经教的闻思。甚至以为,闻思与念佛是对立的,会影响一门深入。对于某些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学习教理的老年信众来说,若能信心具足地精进念佛,当然值得赞叹。但是,若将这一特定情况普及于一切学人,显然就不合适了。如果所有佛弟子都将“三藏十二部,留给他人悟”,那么,佛法弘扬就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甚至走向衰落。
  事实上,净土法门也很重视经教。在“净土五经”之一的《观无量寿经》中,佛陀就告诉我们:“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第三点中,明确以“读诵大乘”为必修的净业。
  “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因其愿力所致,才能由念佛感得弥陀接引,往生极乐。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万缘放下。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之所以放不下,无非是因为正见尚未具足,尚未落实于心行。对世事仍然看不透,仍然太在乎、太执著。如是,念佛过程中,依然烦恼不断,妄想纷飞,自然难以相应。学佛,是依法解脱、依正见解脱。如果不闻思经教,正见又从何而来?不能以佛法智慧观照人生,修行又怎能相应?
  其二,有些念佛者但求个人往生,不关注社会,不关爱众生。以这样的发心修行,即使将来能往生西方,品位也不会太高。在前面所说的净业三事中,“发菩提心”也是重点之一。正因如此,以阐发菩提心修行为核心的《普贤行愿品》,也位列“净土五经”。《行愿品》是许多佛弟子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也是一部教导学人如何修习菩提心的重要经典。修学净土法门者,如果能在一心求生西方的同时,将心量逐步打开,乃至像普贤菩萨那样,拓展到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不仅是为个人安乐而念佛,更是为普度众生而念佛,为学成后回归娑婆、倒驾慈航而念佛。那么,这一发心所形成的巨大力量,在临命终时,会将我们直接推向佛国。正如《行愿品》所说的那样:“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不仅如此,更能“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发心有多大,未来成就就有多大。
  其三,有些念佛者只在乎座上功课,以为念诵、拜佛才是用功,却忽略了日常生活的修行,忽略了外在言行举止和内在心行调整。我们要知道,虽然净土法门相对其他宗派更重视信的作用,但也不是以信为唯一,还须有愿和行的共同成就。因为修行是对生命的整体改造,而不仅仅是座上的几个小时。《弥陀经》中,佛陀明确告诉我们:“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说,只有具备相应的善根和福德,才有资格往生西方,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若不具备良好的生命素质,是不容易把一句“阿弥陀佛”念好的。
  八正道为修学佛法的常道,单纯的念佛,只相当于其中的正念。除此而外,还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定。拥有正见,才能透彻宇宙人生、透彻因缘因果、透彻诸行无常。进而,是依正见生起正思维,其内涵有二,一是志向,一是思考。正思维又称正志,即正确的志向。比如念佛,须以发心为先,明确念佛往生西方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个人解脱,还是为了到那里继续进修,待功德圆满后再回娑婆,广度众生。志向为何,就决定了往生品位的高低。至于第二点,则是以佛法智慧思考人生。人生的许多烦恼,皆由错误认识造成,倘能纠正误解,烦恼自然无从生起。
  八正道中的正语、正业、正命,则属于持戒范畴。正语,是真实、利他的语言。我们每天都会说许多话,却很少考量所言是否真实,能否利益他人?俗话说,“祸从口出”,这正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带来的危害。正业,是正当、有益的行为。我们应时时依戒律对照身、口、意三业,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否与杀生、偷盗、邪淫相应,积极光大善行,杜绝恶行。正命,则是符合法律和戒律双重规范的谋生手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有贩毒、走私、经营色情场所等违法行为才属于邪命。除此而外,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属于正当职业。但作为一个佛教徒,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符合法律规范,还应遵循所受戒律。比如开设屠宰场、养殖场等,都会涉及杀生问题,对于佛弟子来说,就属于邪命自活,是不应选择的职业。即使是开办正当企业,也可能涉及偷税漏税、谎称产品功效等问题,从而违背不偷盗、不妄语的戒条。作为学佛者,应深信因果,切莫为眼前利益造作恶业。我们的一生,会有很多时间用于工作。因此,选择一个正当职业尤为重要,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否则的话,就会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断造业,积重难返。此外,正精进,是指正当的努力。而正念和正定,则是令心时常与修道相应,系心一境,如如不动。
  我们想要念佛念得相应,就必须具备以上这些基础。如果不重视正见的培养,不重视日常生活中的辅助修行,孤立地念一句佛号,恐怕难有效果。

二、释经题

  在正式讲述一部经典之前,首先解释一下经题。一部经典的名称,往往揭示了该经的核心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佛说阿弥陀经》,讲述了阿弥陀佛创建的西方净土的景象;《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述了地藏菩萨的愿力和因地修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讲述了药师如来的悲心和愿力,以及他所成就的东方琉璃净土的种种功德庄严。
  本次讲述的经典为《佛说十善业道经》。“佛说”,标明此经由佛陀所说。多数人以为,所有经典皆为佛亲口宣说,其实并非如此。《大智度论》中说到“经通五人”,除佛陀外,还有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佛菩萨或罗汉等隐其本相,示现种种形象而为说法)。如《维摩诘所说经》的许多内容,乃维摩诘居士所说;《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许多内容,乃地藏菩萨所说;《般若经》的许多内容,乃须菩提、舍利弗所说。这些内容,是菩萨或声闻弟子在证佛所证的基础上,对甚深佛法所做的抉择和演绎,而且都已得到佛陀亲自印证,所以也属于经典范畴。
  “十善业道”,是标明本经的主题思想。“业”,是行为;“道”,是原理。也就是说,这部经典阐述了十种善行及相关原理。其中,身体行为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语言行为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思想行为有三,即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经”,梵语“修多罗”,又译“契经”。所谓“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为契理,二为契机。契理,是契合诸法实相,契合宇宙人生的真理;契机,是契合众生的不同根基。如果法不对机,即使再圆满的教法,也难以起到应有的教化效果。所以,佛陀在四十九年的弘法过程中,针对众生的不同根基,应机设教,演说种种教法。

三、说译者

  佛教是由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中国的佛经,皆传自印度,由梵文等翻译而来。《佛说十善业道经》的译者,是于阗的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于阗为地名,在今天的新疆自治区境内。所谓三藏法师,即精通经、律、论三藏的高僧。经,是佛陀所说的经教;律,是佛陀为弟子们制定的行为规范;论,是菩萨或祖师大德对经典所做的诠释。对于多数佛弟子来说,精通几部经论已属难得。而这位法师却能博通经、律、论三藏,可见其佛法造诣之深。实叉难陀,是梵语音译,意为“学喜”。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除根据内涵进行意译外,也有一部分采用音译。玄奘三藏就制定有“五不翻”的规则,分别是:尊重不翻、顺古不翻、多义不翻、秘密不翻、此方所无不翻。不翻的部分,多采用音译,如“般若”、“涅槃”等词,又如《大悲咒》、《楞严咒》等陀罗尼。
  实叉难陀法师曾应唐朝使者邀请,携《华严经》梵本来华,于证圣元年(公元695年)到达洛阳,在内廷大遍空寺重译《华严经》八十卷本。其后,又在洛阳三阳宫重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及《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普贤菩萨所说经》、《文殊师利授记经》、《右绕佛塔功德经》等多种经论。据《开元录》载,法师共译经十九部、一百零七卷,对佛法在中国的弘扬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7年11月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