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唯识之理不仅和一般宗教哲学的认识迥然不同,更和人们的所谓常识相距甚远,这无疑会阻碍人们对唯识思想的接受。论主为了消除外人疑惑,特于本论设立解答疑难的部分,从另一个角度来成立唯识。

一、心识生起难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这个偈颂要回答什么问题呢?
  唯识无境,但心法的生起必须有外境,即所缘缘。如果唯识宗不承认外境,那么识的生起不就缺乏所缘缘了吗?比如说,必须看到这个茶杯,才能生起有关茶杯的认识。如果没有外境,心法又是怎么生起的呢?唯识家对此的回答是:“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心法的生起要依赖于因缘、增上缘、所缘缘和次第缘。首先是亲因缘,条件有亲有疏,一般来说,亲的是因,疏的是缘。当因缘和其他缘在一起时,因缘就是最亲的条件,增上缘则是辅助条件。因缘在唯识宗具有特定的内涵,就是种子和现行的关系。种子生现行时,种子为现行的亲因缘;现行熏种子时,现行又转而成为种子的亲因缘。所以,从哲学角度来说,唯识应属于多元论,因为八识及三性诸法都有各自的自体。但我们要知道,唯识所说的自性和中观所破的自性是不同的。唯识处处讲自性,而中观处处讲无自性,那么唯识与中观是截然对立的吗?事实上,此自性非彼自性。唯识宗所讲的自性是事物的自体,即此物简别于他物的特征,如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而中观所破的自性,是独存而不变的自性。
  “由一切种识”的一切种,是第八阿赖耶识。之所以在“识”之前加上“种”,是侧重从种子的角度来谈,因为种子是万法生起的因缘。如果说阿赖耶识是体,种子就是它的用。我们说种识,就是“摄用归体”;如果强调种子的作用,就是“依体起用”。
  “如是”有众多和不断之义,而“如是如是变”则说明,精神活动及各种现象的生起皆由种子在如是变化。如果阿赖耶识没有种子的话,一切精神活动都不会产生,我们将无法思维、学习乃至说话。任何知识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思维活动离不开种子。我现在为你们讲解唯识,属于“种子生现行”的过程。作为你们的疏所缘缘,我说话的影像会投射到你们的认识上,而在你们的认识上自然显现出相似的相分影像。你们现在学习唯识,就播下了唯识的种子,然后在你们的思维和语言中就会出现唯识的概念。
  “以展转力故”的“展转”,是指种子现行后的现行识,也就是它所呈现的见分和相分。唯识虽然没有外境,但在我们每个人的世界中还是有见分和相分。不但有见分和相分,还会将这见分和相分执以为我,执以为法。而这见分、相分和我执、法执就是种子生起的依赖。比如我们在梦中见到老虎而惊慌失措,老虎虽然是自己变现的,却能令我们惊慌失措,说明这老虎对我们还是能产生作用的。又如我们在梦中见到金钱,还是会生起贪心,说明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心理活动不需依赖外境就能独立完成,因为现行识的见分和相分可作为种子生起的增上缘。
  “彼彼分别生”的“彼彼”为众多义,“分别”指的是“识”,因为识是以分别为特征。第六意识具有内转的作用,无须依赖外境就能完成。所以说,即使在没有面对外境时,我们一样可以独自冥想,思绪万千。

二、生死相续难    

  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这个偈颂认为,有情的生死是因为起惑造业,而起惑造业有相应的对象和外境。我们对什么感到迷惑?如果没有外境,起惑应不能成立。造业也是同样,以杀生为例,如果没有外境的话,我们杀了什么?造业也应不能成立。但没有起惑造业的话,有情的生死相续又怎么建立呢?这个偈颂所要解答的,也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有情的生死相续主要是两种习气构成。习气由种子熏习而来,即意识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残留的痕迹。在我们生命中有两类种子,其中,等流种子相当于质料因,异熟种子相当于动力因。由此分别熏习成异熟习气和等流习气,又名业习气和二取习气。
  二取为能取和所取,也就是能认识和所认识。能认识的是见分,所认识的是相分。二取习气是能认识和所认识的一切法生起之因,也就是八识三性。那么,宇宙万法是否都由我们的种子所生?事实上,每个人所说的宇宙万法,只是自己认识中的世界。我所说的是我认识的,你们所说的是你们认识的。我的能认识和所认识,就是我的宇宙万法。你们的世界,并非我的唯识所变,十方世界更非我的唯识所变。
  众生的妄识各个不同,有些人心念力量极大,有些人心念力量很小。其实,蚊子、苍蝇也有八识五十一心所,但和我们的八识五十一心所力量不同,和佛菩萨更不同,这是不同生命素质决定的。同样是人,每个人认识的世界却存在差异,这就取决于各自的认识及生命中潜藏的种子。
  种子是生命延续的亲因缘。佛教中,通常是以十二因缘说明有情生命延续的规律,也叫“十二有支”。关于十二因缘,唯识宗是以二世一重因果进行分析,不同于有部所说的三世二重因果。所谓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而二世或是过去和现在,或是现在和未来。
  唯识宗又将十二因缘分为能引、所引和能生、所生四个部分:无明、行是能引支,识、名色、六入、触、受是所引支,爱、取、有是能生支,生、老死是所生果。
  第一支为无明,是和前七识相应的痴心所,在第七识的意义上属于不共无明。凡夫的生命始终处于无明状态中,不论行善还是作恶,皆不例外。只有在见道后,才能打破无明状态。而在此之前,无明和第七识的相应从未间断,即《摄大乘论·所知依分》所说的“俱行一切分,为不共无明”。无明也和前六识及其他烦恼相应,使我们造业并熏习成业种子,这就是行支。而识、名色、六入、触、受,指的是五种名言种子,是无始以来熏习而成。从业种子和名言种子到生死流转,还需要爱取有的力量。以爱取有为土壤,业种子和名言种子才能得以生长。爱和取的区别在于,爱是下等的贪,而取是上等的贪,因为有爱才想要占有它、获取它。也只有在爱取的滋润下,业种子和名言种子才会导致有情的生死相续,所以爱取有是能生支。唯识宗认为,有了现在的无明等因缘,才有未来的生和老死。而十二因缘中的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十支都是因,只有生和老死两支才是果。这便是两世一重因果。
  “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是说,一期生命结束了,接着又导致下一生。如此生生不已,永远没有间断。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业种子和名言种子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有寿尽相,作用是有限的;后者没有寿尽相,作用是无限的。业种子又有共业、不共业及引业、满业之分,决定了一期生命的长短及健康状况等等。一期生命形式结束,旧有的业种子不再发生作用。新的业种子和业缘又继续成熟,招感下期生命的果报体。正是不同的业种子,推动我们不断地生天或做人,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所谓“业力无尽、生死无穷”。那么,我们是否要将业力偿还干净之后才能了生死呢?如果那样的话,我们恐怕永远无法从生死中解脱。十二因缘中,爱取有是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它们作为土壤,即使业种子还存在,却无法继续产生作用。所以说,断除爱取有的力量,是修行中需要把握的关键所在。

三、唯识所因难    

  那么,唯识的成立有没有经教为依据呢?
  唯识论师对此的回答是:教证虽多,兹且引六经,以四个比量而证成之。在所引的六部经典中,第一是《十地经》,即《华严经·十地品》,经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说明十方三世一切佛的成就,及十法界的有情都是唯心所造。第二是《解深密经》,经曰“识所缘唯识所现”,说明识所缘的一切对象都是唯识变现的。第三是《楞伽经》,经曰“诸法皆不离心”,说明一切法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第四是《无垢称经》(即《维摩经》异译),经曰“有情随心垢净”,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心净则国土净”。众生心中充满污垢,因而招感五浊恶世;而佛菩萨心中清净无染,因此成就净土庄严。第五是《阿毗达摩经》,经曰“菩萨成就四智,能随悟入唯识无境等”,无境就是没有心外的实我和实法,当菩萨成就四种智慧之后,就能悟入诸法唯识的境界。第六是《厚严经》,也就是《大乘密严经》,经曰“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惟有识无余”,说明心意识所缘的对象都没有离开识。
  类似内容在经典中还有很多,这儿列举的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经文。此外,还有四个比量:
  第一是“极成眼识定不亲缘离自色境,五识随一摄故,如余四识”。
  第二是“极成意识定不亲缘离自诸法,了别性故,如眼等识”。
  以上二量说明,无论是眼识还是意识,都不会去缘认识以外的色境。玄奘大师提出的“真唯识量”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即前五识不会去缘五识以外的色声香味触法,意识也不会去缘意识以外的诸法。
  第三是“六识亲所缘定不离六识,能所缘中随一摄故,如能缘”。
  第四是“六识亲所缘定不离六识,所缘法故,如相应法”。
  以上二量说明的道理和前面是一致的,前者是不缘识以外的境,后者所缘境不离能认识的心。而能认识和所认识是一体的,既然是所认识的对象,一定没有离开能认识的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玄奘三藏依此论意,立一比量云:“真故极成色不离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初三”指的是六根、六尘、六识前面的三种,也就是眼根、色尘、眼识,“眼所不摄”指的是眼识而非眼根。也就是说,一切色境都没有离开我们的眼识,而不是眼根的作用。根据这一比量界定,一切现象皆唯识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