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福建泰宁“读书·静心·幸福”分享会

文│善雨   图│慧吉

  7月的南方骄阳似火,位于福建北部的泰宁县城,却透出一丝丝清凉。这里山青水秀,四周群山叠嶂。美丽的大金湖畔,石谷半岛的名胜景区吸引了各方游客。21日下午,从四面八方赶至“静心之地”的学子们携亲带友,来到泰宁大剧院,共赴一场“幸福人生”的盛会。
  “静心·读书·幸福”是这场盛会的主题。也许是“心静自然凉”,也许是即将迎来一场殊胜的甘露法雨,空气中流淌着安宁、祥和。舞台上刚采的几缸新鲜荷叶、莲花,点缀了一抹绿一点红,给全场增添了清凉气息。护持义工和“演员”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台下座无虚席,观众们都在安静地等待。

  开场节目是朗诵《当我准备皈依时》,恢宏的背景音乐响起,场景肃穆而庄严,朗诵词震憾而令人感动,唤醒了很多人皈依三宝时的感受。接下来是两位三级修学学员分享,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节目除了朗诵还有舞台剧、大合唱、手语舞,一首改版的《朋友,别哭》唱哭了很多人;一场《生命的觉醒》重现了“云水禅心读书会”现场点亮心灯之景;《菩提花开》从斗茶、斗牌、斗太极的场景中看到中华文化之灵动;一首《感恩歌》唱得轻盈又凝重,唤起众人心中深处的感恩之情。所有节目都是自导自演,处处流露出学子们的真心和用心。

  其间学员的分享也是感动满满,大家悲欣交集地分享了自己在学佛过程中内心的收获和成长。观众席的热烈掌声,传达着欢喜和感动。原来佛法可以这么活泼生动,一点都不神秘。
  节目和分享之后,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导师开示。幸福的话题很广泛,静心的道理很深远,导师会如何开启我们这扇心灵之门呢……

为什么现代人难以静心?

  导师开示说,当今社会“静心”和“幸福”是稀缺资源。人人都渴望静心、安心以及幸福,但是如何安心,如何真正过上幸福的日子,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世界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组成。没有良好、健全、健康的心态,即使拥有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未必能够幸福。如我们所见,当今社会虽然物质条件丰富,人们却普遍感到浮躁、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所以想要真正幸福、安心,还要关注内心。
  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水平高度发达,我们所使用的科技和工具越来越先进,可是人类对自我的迷失却越来越深。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却拥有使用先进工具的权力,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很危险、很脆弱。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自己、找回自己,造就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
  导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当今社会人们普遍不能获得真正幸福和安心的原因。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吸引人们更多关注于外在成就,而变得忙碌、浮躁、焦虑,只顾“向外求”,而忘记了关注内心,忘记了认识自己,找回自己,在外求中迷失了自我。
  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立足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导师说,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弘扬儒释道文化,正是帮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会令社会更加健康,令每个人的人格更加健全。
  导师说到,儒家思想倡导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名话,与佛教的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具有同等气概,全场随之响起热烈的掌声!
  儒家希望通过“仁爱”思想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人都能过上幸福生活,安居乐业。而佛教恰恰能够弥补儒家的不足。一个人要成为有德的君子,乃至圣贤,这是生命改造的学问。
  佛教自古以来被称为心性之学,对人性、人心有着非常透彻的认识。导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若要改造自己,获得幸福人生,就一定要了解并改造自己的心性。

读书·静心,学习传统文化有方法

  “修行”二字看起来高深莫测,导师开门见山直指要义:修行,就是要摆脱我们的劣根性,同时开启生命良性的潜质。这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还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修行方法。
  当今社会,到处都是诱惑,一个人想要凭一已之力改造自己,非常难。但如果有智慧、有系统、有次第、有氛围、有方法,对人性的改造似乎也不是天方夜谭。
  导师不仅告诉我们什么是修行,如何修行,还为大众指出修行的方法及检验结果。加入三级修学,便意味着走在觉醒的正道上。只要我们具备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通过短时间的学习,都能发现自身的改变——内心的迷惑、烦恼在减少,智慧和慈善在增长。只要努力践行,人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看到生命的希望和光明。
  不少人在学佛之前,有一大堆人生问题,学佛之后又有一大堆佛法问题。佛法对人性的认识是最透彻的,对人类心性的改善,也具有最切实可行的方法。
  科技社会,我们一直在想着如何优化机器人,却没有想过优化自己。如果我们不去认识自己、优化自己,人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那就意味着未来的社会,未来的世界,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幸福的大门从此打开

  来过泰宁的人,都十分向往这一静谧之地、长寿之乡。导师说,闽北地区生态环境非常好,很清净,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们很有福报。泰宁秀丽的山水可以滋养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静心。但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够感受、享受清净自然的生态环境。当我们内心的迷惑、烦恼、焦虑、不安减少了,幸福感自然就增加了。
  我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生活习惯和人格。接受智慧文化,就能够建立高尚的精神追求,造就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经历过世界的繁华、物质生活的丰富后,我们会发现,“静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积极入世的同时,要能够拥有出世的超然。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本身就是幸福的源泉。没有焦虑、不安和压力的时候,我们是很容易幸福的。心是不断制造烦恼和痛苦的永动机,同时也可以是不断制造快乐的源泉。希望更多人都能够静心,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一首禅诗很好地阐述了幸福人生的境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导师云淡风轻的言语中,幸福就像在眼前,触手可及。原来,这些我们所追求的美好感受,都是由心而发的。现在,我们只需要找到这把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就可以了。
  作为一代学子,一名佛子,我们自己在三级修学中受益了,还要看到普天之下的芸芸众生,仍有太多人因为没有点亮心灯,缺少佛法智慧,每天都活在焦虑、不安、烦恼、烦躁、仇恨等各种各样的心理中。这些负面情绪使得他们过得不幸福,同时也给家庭、社会带来种种不安。
  我们希望更多人获得开启幸福之门的智慧,那么如何去落实呢?一方面可以积极开展读书会,帮助更多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佛教文化,了解自己的心性,找回自己,点亮心灯;另一方面,还要传承传播佛教文化,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我们要有儒家的“仁爱”之心和佛教的大慈大悲之心。培养、修习慈悲心的过程,也是在成就佛菩萨品质的过程。最后导师勉励大家共同努力,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世界,尽我们的一份力量。
  一场静心之旅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缓缓落幕,最后全场齐唱佛曲《处世梵》,将心中这一份宁静带到四面八方,将这一份幸福带给没有机会到现场的家乡亲友。“处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着水,心清净,超于彼,稽首礼,无上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