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复旦大学开讲“慈善与心理建设”

文/觉依 摄影/慧吉

  2014年12月14日下午,济群法师应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之邀,在其主办的“心理大讲堂”,与东方卫视创意总监骆新、市妇联副主席翁文磊和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俞志元,就“让爱心更有力量”的主题,共同探讨爱心人士投入公益慈善的发心、公益慈善的起点和归宿,以及怎样做公益慈善才能使爱心更有力量。
  演讲嘉宾从科学和信仰两个方向,解析了爱心人士投入公益慈善的原因、动机、需要的相同与不同点,进而阐述对公益慈善有益的行动理念,帮助已经从事和有志于从事公益慈善者更清晰地审视自己在公益中的付出与收获。

  济群法师谈到:“在慈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慈善的本质是什么?二是慈善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不然反而会带来很多偏差和烦恼。”接着,法师围绕“慈善与心理建设”,从慈善的本质和意义两方面做了开示。济群法师认为,只有立足于博爱和慈悲,让公益慈善变成慈悲心的修行,才能真正“让爱心更有力量”。
  “一般人可能认为,慈善就单纯是一种捐献行为、施舍行为,或帮助他人的行为。”济群法师说,“如果没有爱心和慈悲心为基础,慈善行为就会打折扣。”佛法认为,慈悲的意义在于“予乐”和“拔苦”,也就是给予大众快乐和帮助他人从痛苦中解脱。法师谈到,修慈悲心有两大要点,一是发菩提心,即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二是以慈悲心为基础,关心他人苦乐,生起同情心、同理心和慈悲心。法师说,大乘佛教关于慈悲的修行,必须达到纯度、力度和广度三方面的圆满。在纯度方面,要将带有不平等、我执、我慢和好恶的慈悲心变成单纯的利他;在力度方面,要不断强化爱心,增强慈悲的力量;在广度方面,要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他强调:“真正的慈善源自于慈悲大爱。”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强调超越狭隘的自我,而慈悲心正是慈善修行的基础。

  接着,济群法师就菩萨的六个修行项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进一步阐述了在投入慈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之后,济群法师又从四点阐述了慈善的意义。他认为,慈善的核心价值是帮助我们完成慈悲心的修行,增强慈悲心的力量,使慈悲心得以成长;慈善的修行可以帮助我们破除悭贪,将原本狭隘渺小的心变成虚空那样广大;慈善能消除对立,而同情、包容和接纳正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基础;慈悲可以成就无量福德,因为外在利益是来自于生命内在的改善和提升。

  在其后的提问环节,济群法师就现场听众的问题,善巧地给予解答。
  之后,东方卫视创意总监骆新站在传播人的立场,谈了自己对公益和慈善的看法。他认为慈善只是“制度的补充”,并引述了大量事例。复旦大学社会学系讲师俞志元就《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一题,探讨了中国和西方公益组织的比较及心理学和公益慈善事业的结合等议题。市妇联副主席翁文磊发表了《妇女组织与公益》的演讲,并希望与在场的公益慈善团队合作,找到善心、善念相契合的爱心人士,组建专业化的慈善智囊团和服务团队,以科学指导,以信仰支撑,实现更健康、更有效的公益。
  在本场讲座主办人孙时进教授的点评后,演讲嘉宾又开了热烈的圆桌会议,并回答现场观众的种种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