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四、觉分障
虽善等法,即是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而总别异,今应显彼菩提分等诸障差别。颂曰:
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
论曰:复于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各有别障。
“虽善等法,即是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而总别异。”接下来要讲的几个问题,一是“觉分”,二是“波罗蜜多”,三是“诸地”等善法的别障。觉分指三十七菩提分,亦名三十七道品,波罗蜜多为十度,诸地为十地。前面已说对善等十法的障碍,为什么还要讲觉分障、波罗蜜多障和诸地障呢?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文中说“总别异”,即对善等十法是总障,对觉分等是别障,别不离总。故先说总障,后说觉分等别障。
“今应显彼菩提分等诸障差别。”现在应该解释菩提分、十度、十地等诸障差别。
“论曰:复于觉分、波罗蜜、多诸地功德各有别障。”除善等十法的障碍之外,又有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十波罗蜜多、十地功德等各种不同的障碍。这些法门及修行过程,在每个阶段和每种状态中都会出现特殊的障碍,称为别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有总障和别障。如教学设备不完善、课程开设不合理、法师讲课质量不高等,这些是总障。个人的文化程度太差,或者身体状况不好等,这是别障。在学佛道路上,有很多障碍。《辨中边论》讲这么多的障,就是提醒我们,如果今后在个人修行过程或发心弘法时出现一些障碍,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将此作为锻炼能力的机会,有了障碍,必须学会战胜障碍。如果用这种心态去对待,就能积极地跨越障碍。反之,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心的话,就会一事无成。
于菩提分有别障者,颂曰:
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不植羸劣性,见粗重过失。
论曰: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于四正断有懈怠障。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于五根有不植圆满顺解脱分胜善根障。于五力有羸劣性障,谓即五根由障所杂有羸劣性。于七等觉支有见过失障,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此是修道所显示故。
“于菩提分有别障。”分,是因的意思。菩提分即趣向菩提的因,要想成就菩提,必须修成就菩提的因。三十七菩提分也是佛法修行的要领,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声闻乘所修的法门基本都包含在内。三十七菩提分的生起有种种障碍,称为觉分障。
一、四念住
“论曰:于四念住有于诸事不善巧障。”四念住在修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包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佛陀临入灭时,阿难尊者问佛: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入灭后,依何而住?佛陀告诉他:我入灭后,当依四念处而住。为什么依四念住而住呢?因为四念住所要观照的四种环境,最容易使众生产生颠倒执著,这四种环境是身、受、心、法。
第一,观身不净。身体污浊不净,却容易被执著为干净、美丽、可爱。人最贪著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女孩子,一天到晚不知要在色身上下多少功夫。观身不净是以智慧观照色身的真实面目,观色身虚假、无常、不净。
第二,观受是苦。受是一种感觉,包括苦受、乐受、舍受三种。受并不完全是苦,有时感觉还很好。吃了可口的东西苦不苦?沐浴之后苦不苦?打坐之后苦不苦?不苦。那为什么要观受是苦呢?所谓的苦主要指三苦。一是苦苦,根据苦受建立苦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等苦,大家可以感受到。二是坏苦,根据乐受建立坏苦,这是一种不稳定的感受,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而欲望是产生痛苦的根源,因此乐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苦。三是行苦,依舍受建立行苦,行苦是无常带来的痛苦。因此要观受是苦,不要贪著乐受。
第三,观心无常。认识到心念无常,刹那生灭,并非常恒不变。
第四,观法无我。观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我、无我所。
凡夫于身、受、心、法上,生起常乐我净四种颠倒,从而导致烦恼痛苦,乃至流转生死。四念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对治常乐我净四种执著,假如没有闻思经教,缺乏人生正见,不能正确认识身、受、心、法的实质,四念处也就修不起来了。
二、四正断
“于四正断有懈怠障。”四正断也称为“四正勤”,是四种应该精进修持的法。四正勤是四种断恶修善的行为,即未生的恶法令不生,已生的恶法令断,未生的善法令生起,已生的善法令增长。在字面上来说,精进就是勤奋努力。而佛教说的精进、勤奋,有着特定的内涵。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拼命赚钱也属于精进、勤奋。但这不是佛教的精进,不是佛教的勤奋。佛教的精进、勤奋必须和断恶修善联系在一起,和完善人格联系在一起。与精进对立的是懈怠,有了懈怠,精进就不能发起。因此,懈怠是精进的障碍。
三、四神足
“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什么是神足?指能成就三摩地的四法,即欲、勤、心、观。
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其中,四念住属于慧学,四正勤属于戒学,四神足属于定学。所以,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也就是戒、定、慧的修行。要想达到无漏的境界,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去修行,最后才能从有漏达到无漏。
“于四神足有三摩地减二事障。”“三摩地”翻译成中文是定、等持。等是平等,是一种内心的平衡。通常,人们的心态总是处在两种状态中而无法平衡。一是掉举,只要有感觉的时候就浮想联翩,要么想这个,要么想那个。如果不打妄想的时候,就该进入昏沉的状态,迷迷糊糊地不清醒。所以,人的心念不是掉举,就是昏沉。昏沉是迷糊,掉举是浮躁,都不是平衡的状态。修定就是要让心保持平衡的状态。
三摩地的修行,要根据欲、勤、心、观四个步骤。第一是“欲”,是希求的意思,对禅定修行生起强烈希求,对成就智慧、解脱有着无限向往。第二是“勤”,是精进、努力的意思。精进的生起是以欲为基础,随着我们对禅定、智慧、解脱的希求而发起精进,其程度也往往取决于希求的程度。第三是“心”,禅定修行建立在心的基础上,依止心来修习。定者,即“心一境性”,就是通过训练把散乱的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第四是“观”,即保持心观照、觉知的能力,而不是处于无记、昏沉或掉举中。
修三摩地中有减二事障,也就是说修三摩地要具备这些条件。假如不具备这些条件,对于修禅定来说就是一种障碍。
“一于圆满欲勤心观随减一故。”修三摩地,必须根据欲勤心观这四种因缘来修。假如缺少一种,比如没有修三摩地的希求,或者修三摩地时不精进,缺少其中之一,都是修三摩地的障碍。
“二于修习八断行中随减一故。”修习四神足的过程中有八断行,除了欲勤心观以外,还有八种断行。遵循这八种断行,三摩地才能修习成功。那么,这八种断行到底是什么呢?一欲,对禅定生起强烈的希求。二勤,为获得禅定精进不懈。三信,深信禅定能引发无限功德。四轻安,通过努力修习,引发身心轻安。这四种主要对治懈怠。五念,其作用主要是在修定过程中对治忘圣言,忘圣言即忘记应有的正念。六正知,主要对治昏沉和掉举。七思,对治不作行,在禅修过程中,心念陷入昏沉掉举,没有力量,此时应该提起正念,加功用行。八舍,对治作行,心已摆脱沉掉,获得专注能力,应该安住在平等、平常的心境中,不再造作,才能获得禅定。这是八种断行,缺少其中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禅定修行,都属于四神足的障碍。
四、五 根
“于五根有不植圆满顺解脱分胜善根障。”根是增上的意思,五根是趣向解脱的五种增上力量。第一信根,对三宝、四谛的如实之理,对涅槃、解脱之道,生起坚固的信心。第二精进根,对信仰目标发起不懈的努力。第三念根,学佛修行要有正念,教理学得多了,大家就会意识到正念在佛法修学中的重要性。学习这么多经论,在佛学院学四年、六年乃至以后专门研究,要树立的就是正见,然后将正见转化为正念,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与人交往或面对种种境界时都能保持正念,这就厉害了。正念不仅是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功夫,是一种修行的功夫,要随时观照一下念头,看看自己在想什么。上次和大家讲过,出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和先后,而在于能否“放下”。有没有正念非常关键,如果没有正见和正念,出家一百年也没用。反过来说,刚出家甚至没有出家的人,具备正见并能时时保持正念,就是了不起的功夫。所以要有正念,在正念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正定。
第四定根、第五慧根,定有很多种,外道也有定,但不是正定,且不一定有智慧。有定的人未必有智慧,这点大家要知道。世上有很多宗教都修定,包括练气功的人,但他们并没有佛法所说的智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不是说智慧自己就能生起,由定到慧也不是水到渠成。在定的状况下,还必须配合正观、正见,如无常观、因缘观,然后才有可能引发无漏智慧。学习经教的目的就是要树立正见,在定的基础上进行观照,然后才能成就智慧。定和慧是相辅相成的,光有定不行,光有慧也不行。
信、进、念、定、慧五根是顺向解脱分。“解脱分”即解脱之因,想成就解脱就必须修这五种因。五根是顺向解脱的,是趣向解脱的增上力量。假如在修五根的过程中少了一种,就是“不植圆满”。五根中修了四种,但缺乏正念,或缺乏正定、正精进,都属于五根的障碍。所以,五根是完整的组合,缺一不可。只要缺了其中任何一种,就不能成为五根,并且会对解脱构成很不利的影响。
五、五 力
“于五力有羸劣性障,谓即五根由障所杂有羸劣性。”五根、五力是什么关系呢?五根和五力实际上是同一内容。五力为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但根和力是不一样的,根是增上义,属于增上缘;力则是一种能力。五根和五力还有程度上的不同。五根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就变成五力。也就是说,在五根的阶段,信、进、念、定、慧的力量还很薄弱,但到了五力的阶段,它的力量就很强大了,自己能够独立,能够对治烦恼。比如有了信力之后,能够对治不信;有了精进之后,能够对治懈怠;有了正念之后,能够对治邪念;有了定力之后,能够对治散乱和昏沉;有了慧力之后,能够对治愚痴。可见,五力具有强劲的对治力量。
从五根进入五力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障碍的关系,其力量很薄弱,就像生病的人一样。人在健康状况下,体力、精力都很旺盛,一旦生病,就会浑身没有气力。那么五力的羸劣性是怎么引起的呢?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羸劣性障呢?原因在于五根被烦恼所染。在修五根的过程中有障碍,修得不圆满,使五根无法转变为五力,这是属于五力的障碍。
六、七觉支
“于七等觉支有见过失障,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七觉支是见道位的修行,包括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七觉支中,择法觉支是觉支的体。择法,是以如实的空性慧契入空性。其他的念、精进、喜觉支等,是伴随空性慧生起的作用。修七觉支的过程中有“见过失障”。见指正见,在见上有过失,就是缺乏正见。障碍见道的惑叫“见惑”。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假如知见或认识有问题,正见没能树立起来,肯定不能见道。所以有“见”过失障,因为“此是见道所显示故”。也就是说,七觉支的修行是在见道位。
七、八正道
“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此是修道所显示故。”八正道在修行中非常重要,但以往许多修行人都不太注意。他们认为修行就是念佛,除此之外就是拜佛、诵经、坐禅。其实,整个修学佛法的根本就是八正道,它是一种完整、全面的修行。如果仅仅念佛或者拜佛,这种修行都是不完整的。为什么有很多人修行不能进步?念佛也念不好,坐禅也坐不好,原因就是缺乏系统、科学的修行方法。
八正道是趣向解脱的不二中道,佛陀称之为古仙人道,过去诸佛都是依八正道成佛,现在诸佛也是依八正道成佛,未来诸佛仍是依八正道成佛。十方三世诸佛都不能离开八正道的修行,可见八正道在修行中的重要意义。
“于八圣道支有粗重过失障。”粗重过失指俱生烦恼。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八正道的修行是指修道位的修行。修道位的修行中有思惑,就是俱生的烦恼障,它障碍了八正道的修行。
三十七道品中每一种法门的修行都有各自的障碍。所以,在修行中障碍重重。《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中遇到众多魔障,的确非常形象。从学佛到成佛的过程中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随波逐流,可能不会感受到有魔障。但真正奋发向上的人,真正想修行、想解脱的人,真正想为社会及佛教做点事情的人,随时都会感到魔障的骚扰。不屈的人,正是在魔障中锻炼自己,在困境中造就自己,从而取得非凡的成就。古人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
甲五、十度障
于到彼岸有别障者,颂曰:
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于失德减增,令趣入解脱。
障施等诸善,无尽亦无间。所作善决定,受用法成熟。
论曰:此说十种波罗蜜多所得果障,以显十种波罗蜜多自性之障。谓于布施波罗蜜多说富贵自在障,于净戒波罗蜜多说善趣障,于安忍波罗蜜多说不舍有情障,于精进波罗蜜多说减过失增功德障,于静虑波罗蜜多说令所化趣入法障,于般若波罗蜜多说解脱障。于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说施等善无穷尽障,由此回向无上菩提令施等善无穷尽故。于愿波罗蜜多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于力波罗蜜多说所作善得决定障,由思择力及修习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于智波罗蜜多说自他受用法成熟障,不如闻言而觉义故。
这一节讲十度障。“度”的梵语为“波罗蜜”,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等。六波罗蜜也叫“六度”,“度”又译为“到彼岸”,是有情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修行方法。十度,是在六度之外再加四种。十度的每一种法门都有障碍,称为“十度障”。
“论曰:此说十种波罗蜜多所得果障,以显十种波罗蜜多自性之障。”十种波罗蜜多,其中每种所修得的结果都有障碍。为什么所得的结果有障碍呢?十波罗蜜多中,每一种都有它招感的结果。如果这些法门的修行在因地上有障碍的话,那么结果会不会出现呢?结果自然没有。没有因哪有果?所以,果障其实还是因障。
“谓于布施波罗蜜多说富贵自在障。”修布施波罗蜜多,有富贵自在障。布施波罗蜜多的障碍是什么呢?是不是富贵?富贵会不会障碍布施?有富贵才好布施,不富贵怎么布施呢?有人说贫穷障碍了布施,我看不一定,贫穷也能布施。想想看,到底是什么障碍了布施?是悭贪障碍了布施。能不能布施,不在于财产的多少,而在于舍不舍得布施。假如是个吝啬鬼,再多的财产也不会舍得布施,所以障碍布施的关键是悭贪。悭贪会障碍富贵自在的结果。只有通过布施,才能感得富贵自在。布施之后能感得福报,有福报的人,走到哪里都一帆风顺。为什么有的人走到哪里都不顺利?就是因为没有福报而不能自在。一般人所谓的自在是建立在环境上,条件好就觉得自在,反之就不自在。对于解脱者来说,自在就不是建立在环境上。一个真正解脱的人,走在哪里都自在安然。而凡夫必须拥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制度才能自由自在。不过,一个人生活在怎样的环境和社会制度中,也是个人的福报所感得。
“于净戒波罗蜜多说善趣障。”净戒指清净持戒。修行人持净戒之后,将来能感招人天果报,因为持戒是人天之因。如果不持戒,那就是犯戒,所能招感的是恶趣报,不能招感善趣报。所以说犯戒是善趣障。
“于安忍波罗蜜多说不舍有情障。”安忍就是忍辱和忍耐。六度的顺序是根据难易程度排列的,布施和持戒哪一种难?当然是布施容易持戒难,修行人谁都知道这一点。因为布施就是给点钱,这很好办。但持戒就比较难,这不能做、那不能做,难!同时还需要培养忍辱的功夫。弘法也要忍辱,否则就不可能有耐心。世上有些人的确非常麻烦,假如没有忍辱心,就会懒得对他们说佛法。甚至可能心怀瞋恨:让他们下地狱去吧!免得在这个世界上老是找人的麻烦。那样行吗?如果有忍辱,就不会心怀瞋恨。
“于精进波罗蜜多说减过失增功德障。”精进的内涵是止恶修善,止恶是减过失,修善是增功德。如果在修精进波罗蜜多时出现懈怠的状态,自然不能精进,不能减过失、增功德。所以说,懈怠属于精进的障碍,属于减过失、增功德的障碍。
“于静虑波罗蜜多说令所化趣入法障。”静虑是梵语“禅那”的汉译。修静虑所达到的结果,能“令所化趣入法”。也就是说,假如有禅定的力量,教化起来就会更有威力。因为弘法不仅是一种言教,还需要威德、品行、气质、修养,这些都非常重要,以这些力量去感化他人,才属于正道。有些人没有正道,结果就装神弄鬼,这样也能吸引很多人,所谓“和尚不作怪,居士不来拜”。这种装神弄鬼的人,更多是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如果真正想令有情趋入正法,就需要修习静虑。没有静虑,能不能令所化有情趋入正法呢?相对比较困难。障碍静虑的是散乱,如果被散乱障碍,也就不可能有静虑了。
“于般若波罗蜜多说解脱障。”修般若的结果就是解脱。声闻的五分法身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其中慧是关键,解脱正是建立在慧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般若智慧就不能解脱,那么,般若的障碍是什么?是愚痴。
“于方便善巧波罗蜜多说施等善无穷尽障,由此回向无上菩提令施等善无穷尽故。”在般若之后,就是方便波罗蜜。智慧有两种,一是根本智,一是方便智,又叫做实智和权智,或根本智和后得智。根本智是属于亲证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方便智是了达诸法及宇宙人生差别的智慧。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弘法度生,用的都是方便智。弘法度生要有方便善巧,但这种方便必须运用好,否则方便就可能会出问题,所谓“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慈悲方便必须以智慧为前提,无原则的慈悲及方便,到后来会造成祸害。所以要有方便善巧,才能做种种弘法利生的事业。这些所作所为,能招感“善无穷尽”的果报。在六度中,方便善巧的体仍然属于般若。因为方便善巧要靠智慧的力量,可以说,方便是智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以,障碍方便善巧的还是愚痴。如果有了愚痴,就没有方便善巧。如果没有方便善巧,就不可能“善无穷尽”,不可能有无穷无尽的善的行为。
“于愿波罗蜜多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由大愿力摄受能顺善法生故。”这是愿波罗蜜多。在学佛和修十度的过程中,还要有愿力。有了愿波罗蜜多之后,能使修行人“一切生中善无间转”。在学佛过程中有两种力量,一是业力,一是愿力。对付业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愿力,如果没有愿力的话,就会随着业力沉浮。业力把你抛向哪里,你就漂泊到哪里。如果一个人有坚强的愿力,人生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不再被动、盲目,并且很有意义。
听说你们天天诵《普贤行愿品》,这很好,普贤十大行愿真是太伟大了!你们读诵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是怎么想的?哎呀!明天要考试了,赶紧求普贤菩萨保佑吧,是这样吗?诵《行愿品》的时候,应该好好观照,应该学习普贤菩萨的精神,而不是像一般信徒那样,仅仅祈求菩萨的保佑。这是两种态度,一种是纯凡夫的心态,一种是菩萨的心态。心态可以转变,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诵经很重要。我们诵《行愿品》时,要感受到普贤菩萨精神的伟大;诵《地藏经》时,感受到地藏菩萨精神的伟大;诵《普门品》时,要感受到观音菩萨精神的伟大。大家应该这样去忆念,在这种大愿力的摄受之下,能使善法不断增长。这是一种非常宏伟的愿力,它的体仍然是智慧。如果不是建立在智慧基础上的愿力,那是没有用的,经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改变,被其他新的愿力取代。
“于力波罗蜜多说所作善得决定障,由思择力及修习力,能伏彼障,非彼伏故。”力波罗蜜多同样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是由智慧产生的动力。这种动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择力,一是修习力。思择力指对经教、对宇宙人生诸法进行正确的认识,如理思惟。在如理思惟后产生的修行动力,就是修习力。因为这些力量建立在智慧和正见的基础上,其威力特别大。“能伏彼障,非彼伏故。”它能战胜一切,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使所修的善得到决定,不会改变或半途而废,而是勇往直前地前进。那么,力的障碍是什么?还是愚痴。
“于智波罗蜜多说自他受用法成熟障,不如闻言而觉义故。”这是智慧波罗蜜多。“自他受用法”是一切佛果的功德,有了智慧之后,就能使佛果的功德得以圆满,圆满自受用身、他受用身。法身、变化身等,都属于自他受用法,这些都能早日成熟。其实,成佛的实际内涵就是成就智慧和慈悲。因为无上菩提就是最高的智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也还是智慧。“佛”的含义是觉者,仍然是智慧。所以,成佛就是智慧的究竟成就。“不如闻言而觉义故”,是说一个成就智慧的人,对于经教的认识,不是简单的依文解义,而是能如实地通达经教中所蕴含的真理。那么,智波罗蜜的障是什么呢?还是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