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探微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前面的《相品》《障品》《真实品》,告诉我们如何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修对治品》指出了修行的方法,本品《修分位品》则是介绍修行的整个过程。
  关于佛法修行的过程,各宗派都讲到了。如《俱舍论·圣贤品》将修行过程概括为七贤四圣。唯识宗也讲到这个问题,比较正规的说法是《唯识三十颂》中的五位: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而《成唯识论》又把五位演绎成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和佛果位。通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每一劫修到哪一位都有明确交待。这些都属于修行的过程,说明从学佛到成佛要经历的阶段。
  有些人觉得还是禅宗的当下顿悟、见性成佛来得更直接。事实上,如能将唯识宗与禅宗的修行结合起来,可能会相得益彰。我想,当年达摩祖师之所以用《楞伽经》印心,也是反映了祖师的苦心。禅宗对“向上一着”确实有其特殊的方便,却忽略了作为修行应该具备的相应基础。如发菩提心、修行次第、闻思正见等,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忽略这些基础,“向上一着”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而唯识宗的修学正可以弥补禅宗在这方面的不足。
  如果从三大阿僧祇劫、四十一位来看,成佛确实是漫长的事。但就修行实质来说,也可以非常简单。如空性的契入,我们的生命中有三个层面,即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凡夫都生活在遍计所执中,可当我们没有生起遍计所执,也就是对依他起的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不起能所执时,当下就能现量证得空性。因为空性是现成的,非从外得,只是被虚妄分别产生的能所执遮蔽,所以我们才无缘认识。一旦去除这些遮蔽的东西,即可契入空性。修道的过程,就是发挥空性、无漏智的作用,将无尽生命中形成的妄识逐步消融。
  《辨中边论》关于修行过程有特殊的分法,与以往其他经论不太一样。如《俱舍论》等声闻乘经论,专门阐述声闻乘的修行过程,而大乘经论多侧重菩萨的修行过程。《辨中边论》则将声闻乘和菩萨乘的修行过程综合起来说明,这是本论的特点所在。

甲一、三乘修证位次

  已说修对治,修分位云何?颂曰:

    所说修对治,分位有十八,谓因入行果,作无作殊胜。

    上无上解行,入出离记说,灌顶及证得,胜利成所作。 

    论曰:如前所说修诸对治,差别分位有十八种。一因位,谓住种性补特伽罗。二入位,谓已发心。三加行位,谓发心已未得果证。四果位,谓已得果。五有所作位,谓住有学。六无所作位,谓住无学。七殊胜位,谓已成就诸神通等殊胜功德。八有上位,谓超声闻等,已入菩萨地。九无上位,谓已成佛,从此以上无胜位故。十胜解行位,谓胜解行地一切菩萨。十一证入位,谓极喜地。十二出离位,谓次六地。十三受记位,谓第八地。十四辩说位,谓第九地。十五灌顶位,谓第十地。十六证得位,谓佛法身。十七胜利位,谓受用身。十八成所作位,谓变化身。

  这两颂包括了三乘圣贤修证的十八个过程。
  “论曰:如前所说修诸对治,差别分位有十八种。”本论将三乘人的修行过程分成十八个站点,每个修行过程就像一个站点。比如从厦门乘火车到北京需要经过很多站点,其中有大站也有小站。如果是特快列车,停靠的都是大站。如果是普快列车,就不止十八个站点。如果是慢车,停靠的站点就更多,可能是一百零八个站点了。
  “一因位,谓住种性补特伽罗。”因也就是唯识学所说的种子,确切地说应该指种性。种性思想是唯识宗的一个特点。唯识学认为,三乘圣贤的修行都有各自的因。修声闻乘应该具有声闻乘的种性,修缘觉乘应该具有缘觉乘的种性,而成佛必须具备菩萨的种性。具备种性之后,修行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没有菩萨种性而想成佛,是不可能的!这种观点和《涅槃经》的思想不太一样。《涅槃经》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而唯识的“五种性”思想中,有一种是“无种性”,也就是没有成佛的种性,这样的人永远没有成佛的希望。
  对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无种性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人有没有实在的种性差别呢?其实是有的,好比人存在天赋的差别一样。这种禀赋是从哪里来?也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可能改变,只是难度很大。比如对一个无种性的人来说,要让他学佛乃至修行成佛,的确非常困难。
  根据唯识学的种性思想,认为成佛一定要有相应的根基,比如具有菩萨种性的有情,或具有声闻种性的有情,或具有缘觉种性的有情。没有这种基础,是不可能成就阿罗汉果,成就无上菩提的。
  “二入位,谓已发心。”具备种性才能进一步发心,入位就是已经发心。发心有两种:一是出离心,一是菩提心。由出离心成就解脱,依菩提心成就无上佛果。发心代表着修行的开始,同时也贯穿整个修行次第,直到最终成就。发心的力量非常重要,《华严经》所说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三加行位,谓发心已未得果证。”发心之后就要开始用功修行。这是契入空性前应做的努力。加行位有四个步骤,即暖、顶、忍、世第一位。从发心到未证得圣果之前,为加行位。
  “四果位,谓已得果。”得果,是指成就圣果。在声闻乘的修行过程中,所成就的果位有四种,称为四果,即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初果的成就,象征着凡夫从凡夫阶段迈向圣位。从修行上说,由契入空性、断除三界见惑,乃得须陀洹果。
  “五有所作位,谓住有学。”声闻乘四果四向的前四向三果,都属于有学位。为了断尽三界思惑,从有漏进入无漏,还要继续修习戒定慧,所以称为有学。
  “六无所作位,谓住无学。”指声闻无学位,也就是不需要再学什么。因为这时已断尽三界见思二惑,出三界生死牢狱,在声闻乘的修学上已经毕业,得到了最高果位。不再需要学什么或修什么,所以称为无学。佛经上称无学果的圣人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七殊胜位,谓已成就诸神通等殊胜功德。”证无学果后,成就三明六通种种殊胜功德。
  “八有上位,谓超声闻等,已入菩萨地。”前面从第一因位到第七殊胜位,主要从声闻乘的修行过程来说,自第八有上位,是从菩萨道而言。菩萨道行者在证入声闻无学位之后,转而发大心济世救苦,慈悲度生,就进入菩萨地。这是回小向大的声闻行者,如果是趣寂声闻,也就入涅槃去了。
  “九无上位,谓已成佛,从此以上无胜位故。”无上位指无上菩提、无上佛果。这是佛法修行中最高、最圆满的果位,再也没有比之更高、更圆满的。
  “十胜解行位,谓胜解行地一切菩萨。”胜解行位就菩萨修行的位次来说明。菩萨修行过程中,所有的资粮位、加行位都属于胜解行地的范畴。因为在资粮位、加行位的菩萨还没有见道,对空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意识的理解上。所以佛法说悟有两种:一是解悟,二是证悟。通过学习教理,达到解悟并不难。经典看得多了,了解到佛法的深意,从理论上理解了见道、真如、涅槃等等,但这种理解仅仅是意识上的知解而已,并非亲证。不过这种解悟也是证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懂得如何修行,如何契入空性。
  “十一证入位,谓极喜地。”证入位是最初契入空性。在菩萨道的修行过程中,为十地之初地。行者通过长时间的努力修行,终于成就无漏智,契入空性,证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平等法性,因而生起极大的欢喜心,故名极喜地。
  “十二出离位,谓次六地。”出离位,指十地中的第二地至第七地。即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极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这六地都属于出离位。从有漏妄识的状态中走出来,使生命逐步进入无漏智的作用中。
  “十三受记位,谓第八地。”受记位指第八不动地。至第八地,无漏智无须功用就能相续不断。也就是说,有情的有漏识再也不起作用,因而又称不退转地。菩萨达到这一境界,再也不必担心退转了。因为有漏妄识已不起作用,如何会退呢?对于八地菩萨,十方诸佛都为之授记,称其必定成佛无疑,故名受记位。
  “十四辩说位,谓第九地。”辩说位指第九善慧地。第九地成就四无碍解,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才无碍解。九地菩萨具足四无碍解,说法自在,雄辩滔滔。
  “十五灌顶位,谓第十地。”第十地是指佛地前的一个位次,又称灌顶位,这是以比喻来说明。据说,古印度太子登位之前必须举行灌顶仪式,然后才能正式成为国王。同样,十地是菩萨证得佛果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十六证得位,谓佛法身。”证得位,是圆满证得、究竟证得。《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因此,这里的证得乃是佛果意义上的证得,而不是一般的证得。这和十一位的证入位是不一样的。圆满证得什么呢?证得佛的法身。
  “十七胜利位,谓受用身。”胜利位指成就受用身,在法身的基础上成就受用身。受用身有两种:一是自受用,二是他受用。自受用指佛陀自己受用,自作自受。他受用身是佛陀为十地菩萨所显现的身相及国土,无量相好庄严,非一般凡夫所能看到。
  “十八成所作位,谓变化身。”成所作位是变化身。变化身也有好几种,所谓“三类分身息苦轮”。根据众生不同根机而示现不同的身相,以此成就一切度生的事业。
  这就是十八位次。这些位次既是修行的过程,同时也是修证的果位。所以,过程和结果不是截然分开的。如果明确地把过程和结果分开,那么从第一位到第十七位都属于过程,第十八位才是结果。但是讲过程的时候,同时也讲到结果。在下一品《辨得果品》,我们会进一步发现,过程和结果之间似乎很难辨别得一清二楚。

甲二、略为三位

 此诸分位差别虽多,应知略说但有三种。其三者何?颂曰:
  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
   论曰:于真法界位略有三,随其所应摄前诸位。一不净位,谓从因位乃至加行。二净不净位,谓有学位。三清净位,谓无学位。

  “此诸分位差别虽多,应知略说但有三种。其三者何?颂曰: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修行的过程虽然很多,但不外乎三种状态:一是不清净的状态,二是清净和不清净混杂的状态,三是纯粹清净的状态。
  “论曰:于真法界位略有三,随其所应摄前诸位。”在真法界位上,从整个成佛修行的本身来说,略有三个过程,即三种状态。概括起来就是前面所说的十八种过程,十八个位次。
  “一不净位,谓从因位乃至加行。”不净就是不清净。有漏就是不净,无漏就是清净。从因位一直到加行位的整个过程,都属于不净位,因为他们都是在有漏的状态中修行与生活。
  “二净不净位,谓有学位。”有漏和无漏夹杂在一起。在有学位的修习过程,是有漏和无漏夹杂着现行,一会儿是有漏,一会儿是无漏。
  “三清净位,谓无学位。”进入无学状态时,生命也进入一种纯粹无漏的状态,即清净位。这三位分得精确到位,简单明了。

甲三、依位说人

  云何应知依前诸位差别建立补特伽罗。颂曰:

    依前诸位中,所有差别相,随所应建立,诸补特伽罗。

    论曰:应知依前诸位别相,如应建立补特伽罗,谓此住种性,此已发心等。    

  “云何应知依前诸位差别建立补特伽罗。”刚才已经谈了修行的位次,现在再来谈谈在修行过程中有什么差别。修行人处在每个位次及过程中,又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颂曰:依前诸位中,所有差别相,随所应建立,诸补特伽罗。”根据前面修行过程的不同,确认修行人到底是属于哪一种位次。
  “论曰:应知依前诸位别相,如应建立补特伽罗,谓此住种性,此已发心等。”根据修行位次来确认到底属于哪一种修行层次。这是什么道理呢?比如读小学的就是小学生,读中学的就是中学生,读大学的就是大学生。同样,从修行过程来确认修行位次也是这个道理。在发心位的状态就是发心位的菩萨,证入初果位就是初果的圣人,证入无学位就是无学位的圣人。根据所修证的位次来确定修行地位,就像拿到硕士证书就是硕士学位,拿到博士证书就是博士学位一样。

甲四、结 说

  修分位总义者,谓堪能位即种性位,发趣位即入加行位,不净位、净不净位、清净位,有庄严位,遍满位谓遍满十地故,无上位。    

  这里作最后的总结。“堪能位”就是种性位,这种人有能力学佛修行。具有菩萨种性,就有能力成为菩萨;具有声闻种性,就有能力成为声闻行者。种性是基础,非常重要。“发趣位”指入加行位。初果和初地之前的位次属于“不净位”,三果之前和八地之前的果位属于“净不净位”,四果、八地以后的果位才属于“清净位”。在修行过程中,初果、初地以上所成就的种种神通、智慧、功德等就是“有庄严位”。“遍满位”指十地,“无上位”指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