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中边论》探微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辨中边论》共三卷七品,是唯识宗的重要论典之一。唯识宗的依据典籍有六经十一论,《辨中边论》是其中的一部。本论由偈颂和长行两部分组成,偈颂为弥勒菩萨所造,长行的解释为世亲菩萨所造。所以,本论的作者实际有两位,一是弥勒,一是世亲。主要由弥勒菩萨所造,长行是世亲菩萨对《辨中边论》的注释。因而,藏传佛教学者都把这部论归于弥勒菩萨五部论典之一。

一、作 者

  1.弥勒
  弥勒菩萨是瑜伽唯识学的初祖,同时也是这个世界的下一任佛陀,现居兜率天,为一生补处菩萨。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的教法消亡之后,再经若干劫,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来到娑婆世界成佛,教化有缘众生。   
  在大乘经典中,弥勒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菩萨。打开重要的大乘经典,如《华严经》《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宝积经》等,几乎都会出现弥勒菩萨。在《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访的善知识中也有弥勒菩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整品都是佛陀为弥勒菩萨开示大乘瑜伽止观法门。另外,《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则专门介绍弥勒菩萨经过几十万劫之后,来到人间开演龙华三会,弘扬佛法,广度众生。现在我们可以发愿,将来追随弥勒菩萨出家,修习菩萨道。      
  弥勒菩萨是未来的佛陀,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比较密切。在印度及中国的佛教史上,有不少高僧大德亲近弥勒菩萨的记载。他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一旦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前去兜率天找弥勒菩萨请教。《大唐西域记》中便有许多相关记载。如阿难弟子末田地,曾经上升兜率天礼拜弥勒,回来造其肖像;德光、天军两位唯识宗祖师,也曾上升兜率内院向弥勒菩萨请教。而《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等唯识宗重要典籍,传说就是无著菩萨恭请弥勒菩萨降临人间演说的。      
  另外,中国很多祖师大德也与弥勒菩萨时有往来。如道安大师曾上升兜率陀院请教弥勒菩萨。近代的虚云老和尚,在云门寺被批斗折磨时,也曾入定上升兜率内院去“避难”。诸如此类的记载还有很多。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未来的佛陀,我们遇到问题时自然去请他帮助解决。      
  弥勒菩萨为唯识宗的初祖。说到弥勒菩萨与唯识宗的关系,必须提到另外一个人——无著菩萨。无著降生于佛灭后900年,婆罗门种性,北印度犍陀罗国布路沙城人氏。初出家于化地部,先从一位阿罗汉习小乘空观。后在中印度阿踰陀国活动,因入定上升兜率内院向弥勒菩萨请益,听闻大乘空观。深感大乘教法的殊胜,于是转向大乘佛法的弘扬。目前教界流传的弥勒菩萨论典,据说便是由无著菩萨传出的。      
  唯识宗的主要论典为“一本十支”,其中一本即为《瑜伽师地论》,十支则是《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大乘庄严论》和《分别瑜伽论》。本为根本,支为支干。如一棵树,主干是本,树枝是支;如一个人,身体是本,手足是支。树枝不能离开主干,手足不能离开身体,否则便无处安置。同样,唯识宗的十部论典皆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分别根据其中部分内容所造,对其中部分思想进行演绎,形成了十部支论。所以,《瑜伽师地论》是学习唯识宗的必读典籍。      
  除《瑜伽师地论》外,弥勒菩萨还有许多论典。在印度和中国西藏,普遍认为弥勒菩萨有五部论典传世,即《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辨法法性论》《辨中边论》《究竟一乘宝性论》,世称“弥勒五论”。其中《辩法法性论》由法尊法师在民国年间译成汉文。当时,唯识大家欧阳竟无为朱芾煌编的《法相辞典》作序,称法尊法师所译的《辨法法性论》不符合弥勒思想,理由是与玄奘所译的《辨中边论》思想有出入。欧阳竟无在序中称:“新贵少年(指法尊法师)译弥勒《辨法法性论》,以实无而现为虚妄,以无义惟计为分别,此可谓弥勒学乎?弥勒《辨中边论》,明明说虚妄分别有,明明说非实有全无。其言无者,无二也,其言有者,妄中有空空中有妄也。而彼但以二取名言之现实无惟计,以尽概乎虚妄分别之义。”为此,法尊法师撰写《驳〈法相辞典序〉》,对照藏文作了说明。      
  近代太虚大师曾编《慈宗三要》,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修习慈宗的框架。这里的“慈宗”并非指慈恩宗(因玄奘三藏在慈恩寺翻译唯识典籍,故唯识宗又名慈恩宗),而是源于慈氏菩萨之名,慈氏即弥勒菩萨。太虚大师认为,唯识思想虽然始创于弥勒,但现在流传的唯识,基本是以《成唯识论》为理论依据。唯识宗即根据此论立名。唯识宗的依据典籍为六经十一论,亦是《成唯识论》的依据论典。《成唯识论》乃玄奘三藏将印度十大论师对《唯识三十论》的注解糅译而成,其中又以护法的思想为主。所以,现在我们学习的唯识宗,主要代表着护法的思想。      
  慈宗则以弥勒的论典为主。弥勒论典有很多,太虚大师选择了其中最具代表性、学习起来又较为容易的三部经论,一是《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二是《瑜伽菩萨戒》,三是《弥勒上生经》,分别代表了境、行、果,构成慈宗完整的修学体系。    
  《真实义品》帮助我们了解境的真实,虽然它只是《瑜伽师地论》中的一品,却是全论重要的一品,太虚大师也曾专门讲解过。《真实义品》对空有问题的阐述可谓无比透彻,可以为我们学习《辨中边论》提供参考。“瑜伽菩萨戒”代表“行”,也就是菩萨行。学习慈宗的人,要持《瑜伽菩萨戒》,依此菩萨戒的规范生活。最后,生到《弥勒上生经》所说的弥勒净土。《太虚全书》里,还收录了太虚大师编写的关于弥勒净土的修行仪轨。      
  北京曾有位韩镜清老先生,是中央民族学院的教授,擅长藏文,从藏传大藏经里翻译了很多唯识方面的论疏,包括很多玄奘三藏没有翻译的论著。老先生在北京成立了慈氏学会,专门弘扬唯识,每周开设唯识学讲座。中国佛学院的老师及很多居士学者经常前去听课。他原来弘扬的是玄奘的唯识学,听说他老人家后来又不满《成唯识论》,回到慈氏学上展开研究和弘扬。这几年各地陆续成立慈氏学会,专弘弥勒学,可谓是佛教界的盛事。
  2.世亲
  弥勒把《辨中边颂》的颂文传给无著,再由无著传给世亲。世亲为颂文作了注释,即《辨中边论》的长行。所以,单有颂文的称为《辨中边颂》,梵文原典和早期流通的即为此。翻译到中国后,将弥勒的颂文和世亲的注释合为一体,并按汉译典籍的惯例加上“论”字,称《辨中边论》(真谛译称《中边分别论》),表示这部典籍属于论藏。      
  世亲是无著之弟,早期于小乘有部出家。当时印度盛传有部思想,迦湿弥罗国的有部学者为保持理论上的纯正,进行了佛教史上著名的第四次结集,结集的论典便是《大毗婆沙论》。世亲为了学习这部秘不外传的论典,便匿名来到迦湿弥罗国,以三年时间彻底掌握了《大毗婆沙论》的思想。回到犍陀罗国后,世亲撰写了《俱舍论》,此论对我们学习唯识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世亲虽在有部出家,但对有部的教义不太满意,于是又去研究经部的思想,但始终不信大乘,并造论诽谤大乘。无著为使其转信大乘,托病请世亲前来。世亲到来后,无著安排弟子在世亲住处诵《华严经·十地品》,世亲方知大乘佛法如此殊胜,痛悔以往谤法之业,欲割舌谢罪。无著劝阻道,你过去以舌诽谤大乘,今后应以舌弘扬大乘。从此,世亲极力弘扬大乘。一方面为弥勒、无著的论典作注释,如《辨中边论》《摄大乘论》等;一方面造论弘扬唯识学说,如《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等。唯识学始创于弥勒和无著,但到世亲才完善了唯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

二、翻译和注释

  本论先后两次译成汉文,除我们现在使用的玄奘译本外,之前还有南朝陈永定二年(588)的真谛译本,名《中边分别论》。真谛译完此论之后,又撰写注疏三卷。真谛也是中国三大佛典翻译家之一,所译经论非常之多,其中重点翻译的便是唯识典籍。玄奘所译的唯识典籍,真谛大多翻译过。但玄奘对真谛所译持不同看法,在玄奘翻译的唯识论典,尤其是其弟子窥基的著述里,对真谛翻译的唯识论典有很多批判,认为真谛所译错误很多,所以进行重译。因此,后人把真谛所译称为“旧译”,玄奘所译称为“新译”。      
  真谛翻译的唯识典籍里,最著名的是《摄大乘论》。真谛在译了这部论之后,极力弘扬,形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的“摄论宗”。唯识学在中国的弘扬,先后经历了三个时期。最初,菩提流支翻译《十地经论》后,许多人研究弘扬,依此形成了“地论宗”,为“地论时期”。其后,真谛翻译《摄大乘论》,门人弟子继承弘扬,形成“摄论宗”,盛行一时,为“摄论时期”。玄奘三藏西去求法之前,对当时教界流行的地论和摄论特别感兴趣,参访了许多名师并深入学习研究,对唯识学已有很深的造诣。但感于当时流行的唯识学说尚存在很多问题,促使他萌发求法之意。玄奘在印度学法十七年,足迹遍及五印,参访了众多大小乘乃至外道名师,其中跟随戒贤论师受学时间最长。他归国后广译经论,内容以法相唯识学的经论为主,由此形成唯识宗弘扬的第三个阶段,即“识论时期”,也称“《成唯识论》时期”。《成唯识论》是关于《唯识三十颂》的注疏,玄奘三藏结合十大论师的思想,并以护法的思想为主糅译而成。所以,现在的唯识学其实是护法一系的思想。      
  《辨中边论》由玄奘三藏在唐朝龙朔元年(661)所译,共三卷。弟子窥基根据玄奘的译本及讲述,撰写了《辨中边论述记》。类似于现代由法师讲述,学生记录、整理的讲记。    
  《辨中边论述记》共三卷,可以为我们学习《辨中边论》提供参考。只是文字较为艰涩,读起来可能比较困难。但真正发心学好这部论典,窥基的《述记》是必读的。    
  另外,在藏文典籍中,也有《辨中边论》的译本和安慧论师的注解。1928年,还在尼泊尔发现了安慧注解的梵文写本。在藏文《大藏经》里,很多经论都是汉地所没有的。而藏文语法结构与梵文相似,佛经从梵文翻译成藏文,不会走样太多。现在北京有不少居士都在学习藏文,因为研究佛学有必要了解原始的佛教文献。译本难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能够掌握原始文献,可靠程度就大得多。对于有志于进一步研究佛学的同学来说,如果懂得梵文、藏文的《辨中边论》资料,学习起来就会有利得多。      
  近代,太虚大师也撰写了《辨中边论颂释》,对颂文作了简单的解释,没有解释长行。我对太虚大师的《颂释》没有很认真地阅读,只是大体翻了一下,觉得他老人家讲的唯识不太纯正。如对《辨中边论》中的“空、有”进行阐述时,总是把中观的思想带到唯识中来,而唯识和中观对“空、有”问题的看法有相当距离。当然,《颂释》是比较容易读懂的一本参考书,但我们必须清楚,哪些地方不符合正统的唯识思想。此外,吕澂居士的《辨中边论讲要》也可作为参考。有关《辨中边论》的参考资料,大概就是这些。

三、本论的组织和结构

  《辨中边论》由颂文和长行两部分组成,共一百一十五颂。最初一颂为归敬颂,最后一颂为回向功德,此二颂及长行为世亲菩萨所造。中间的一百一十三颂,又称本颂,为弥勒菩萨所造。其中,第一颂“唯相障真实,及修诸对治,即此修分位,得果无上乘”是总标纲宗,提纲挈领地阐述了本论的纲要。其次的一百一十一颂为别释,将全论内容分为七品进行阐述:第一《辨相品》,第二《辨障品》,第三《辨真实品》,第四《辨修对治品》,第五《辨修分位品》,第六《辨得果品》,第七《辨无上乘品》。最后一颂“此论辨中边,深密坚实义,广大一切义,除诸不吉祥”是结释,总结并说明本论为何名为《辨中边论》。

四、解释题目

  本论名《辨中边论》。“辨”为辨别,“中”是中道,“边”是边见,论是讨论。综合整个题目,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本论是讨论中道与边见的不同。   
  什么是中道?什么是边见?中道即正道、成佛之道。世尊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就提出了中道的修行生活。《中阿含经·晡利多品罗摩经》云:“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著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求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这是以八正道为中道,包括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的修行是以正见、正思惟为基础,并远离和真理不相应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还要远离常人所热衷的物欲生活,及当时很多宗教倡导的无益苦行。佛陀指出,正确的生活方式必须远离以上二边,按八正道修行,方能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涅槃。      
  大乘中观学派也特别重视中道见的获得。中观学派的核心典籍为《中论》,亦以成立中道为宗,开头即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的偈颂揭示了全论宗旨。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合称“八不”,要求我们远离八种边见。世间凡夫、外道乃至佛教中部分部派佛教的学者,由于智慧不足,对于世间的认识很难摆脱这八种边见,觉得有生可生,有灭可灭,并于生法起常见,于灭法起断见。《中论》通过缘起智慧的观察,帮助我们破除生灭、断常、来去、一异等边见,从而获得如实见,契入中道实相。      
  《辨中边论》和《中论》一样,也是以显示中道为宗。开篇就揭示中道的内涵:“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这是依三性教法建立唯识的中道实相观。三性者,一是遍计所执性,二是依他起性,三是圆成实性。三性立足于依他起性而展开,即妄识活动后所呈现的似能取的见分和似所取的相分是有的,为缘起的假有;在依他起性生起的妄执,即我执、法执的境相是没有的;而在依他起性上不起妄执,现量显现的空性——圆成实性又是有的。认识到三性中遍计所执性非有,依他起性、圆成实性非无,同时了知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的非一非异,便能获得唯识的中道实相观。      
  中道代表着诸法的真实,是建立在如实见的基础上。凡夫众生之所以不能认识中道者,主要是因为缺乏如实见,因而在认识上落入种种边见。关于边见,《辨中边论·辨无上乘品》列举了世间、外道及声闻学者认识中的种种边见,如一性异性边、常无常边、有情增减边、法增减边、能所治边、断常边、能所取边、染净边。又引《大宝积经》所说的有非有边、能所取边、怖畏边、能所寂边、正邪边、有用无用边、不起及时边七种边见作为说明。凡夫众生之所以不能认识中道,正是因为落入种种边见中。如果离开边见,自然就能契入诸法的真实相。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道并非相对于边见以外的另一法,远离边见也不是要让我们去执取中道。因为中道实相是我们无法执取的,也不是相对的。事实上,中道既没有中也没有边,超越时间、空间,也不具有任何形式。如果能在如实智的观照下,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如果是颠倒妄想,妄执于有无,那就离中道十万八千里了。      
  《辨中边论》正是帮助我们认识:什么是中道,什么是边见。从认识论角度,帮助我们树立中道见,远离边见。从修证论的角度,帮助我们获得中道行,远离极端、不善等与真理不相应的行为,最终成就大涅槃、大菩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