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唯识位包括行和果两部分,两者不能截然分开。因为在唯识位中,每经历一个过程,都代表着他修行上成就的果位。《唯识三十论》中,以五位来说明: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通达位、修习位和究竟位。
  大乘佛教的修行位次还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概括了我们从修行到成佛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就像我们从苏州坐火车到北京,途中会经过很多站点,如果将北京比做究竟的佛果,那么途中经过的每个站点同样能代表修行不同阶段的果位。所以,修行过程是有次第的,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成就。
  关于唯识宗的修行,《瑜伽师地论》有着最为系统的阐述,瑜伽师即禅师,地即过程,所以这是一部揭示禅者修行过程的论典。论典反映了三乘行者在修行中的境、行、果。在人天乘的阶段,关于禅修的部分是四禅八定,这是迈向解脱不可缺乏的基础。我们现在的修行之所以不能提高,许多宗派的观法修不起来,正是因为没有四禅八定的基础,因为观是以止为基础的。
  《唯识三十论》的思想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是八识的思想,其次是诸法唯识的思想,第三是三性、三无性的思想,最后就是瑜伽止观的思想。现代人研究唯识,往往停留在前三项,忽略了唯识止观的部分,这就使唯识趋向哲学化。我们今后研究和弘扬唯识,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并重视对《瑜伽师地论》的弘扬。因为唯识学发展到晚期,如《成唯识论》,已经非常理论化,对于修行的指导相对薄弱。学习《成唯识论》的重点在于帮助我们树立唯识见,但在学佛过程中,见和行是缺一不可的。如果只有见而没有行,虽然看清目标却不会走路;如果只有行而没有见,虽然会走路却看不见前进方向。惟有“解行相应,教观并重”,才是正确的修行方式。
  《解深密经》中,对瑜伽止观也有相关介绍,尤其是“分别瑜伽品”,对瑜伽止观作了详尽阐述。《瑜伽师地论》的七十五卷至七十八卷,几乎全文引用此经内容。同时,该论对三乘的止观修习也有全面论述。中国的唯识宗祖师,也为我们留下了相关的修行法门,如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唯识章》中提出的五重唯识观,教导我们应如何摆脱遍计所执,如何超越依他起,如何证得圆成实。
  佛法修行不外乎戒、定、慧三学。在唯识的修行中,除止观而外,戒律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唯识宗依据的戒律为“瑜伽菩萨戒”,这一戒本切实可行。太虚大师就曾将自己的修行、弘法总结为:“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对于“瑜伽菩萨戒”的学习,不仅要依据《瑜伽菩萨戒本》,更应结合《瑜伽师地论》的“戒品”部分,结合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这样才能完整把握菩萨戒的精神。“瑜伽菩萨戒”的开遮非常善巧,即使对于社会民众,只要有一定道德观念的人,就能理解并付诸实践。
  唯识见、瑜伽止观和瑜伽菩萨戒,构成了唯识宗的整个修行内容。诸法唯识能帮助我们树立唯识见,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还要持瑜伽菩萨戒并修习瑜伽止观。或者有人会觉得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时间太长而没有信心,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还可以上升兜率内院的弥勒净土。
  太虚大师就提倡往生弥勒净土,原因主要有几点:首先,兜率内院位于娑婆世界的欲界天,在所有净土中离我们最近。其次,兜率内院是弥勒菩萨的修行地,而弥勒菩萨是娑婆世界未来的教主,他原本就生于此地,将来又是下一任佛陀,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我们发愿往生弥勒净土,不仅可以亲近弥勒菩萨学法,将来还可以追随弥勒菩萨一起来到人间弘法。第三,许多祖师大德都已往生兜率内院,唐朝以前,弥勒净土曾盛行一时,影响较弥陀净土更大。近代太虚大师还专门为此编写了《慈氏三要》,即往生弥勒净土所需修行的功课,如念《弥勒上升经》,行“瑜伽菩萨戒”等等。
  由此可见,把唯识宗当做纯理论来研究是一种误区。而近代以来的整个唯识界,往往将唯识学的研究停留在哲学层面,忽略了瑜伽止观、瑜伽菩萨戒和弥勒净土。我们今后学修和弘扬唯识宗,要在《瑜伽师地论》的基础上,全面建构唯识的修学体系,不能片面弘扬《成唯识论》,否则就会将唯识宗推向哲理化。因为学佛的究竟目的是为了转迷为悟,断惑证真。
  唯识见也不仅是一种理论,因为诸法唯识的思想是可以亲证的。在学习唯识位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唯识相和唯识性。所谓证得唯识,也包含着证得唯识相、证得唯识性。唯识理论的建立固然来自佛陀的经教,同时也和瑜伽师在修观中的经验有关。瑜伽师在修习观法时,会随着自己的观想显现不同境界,在修水观的时候显现水,在修火观的时候显现火。尤其到八地菩萨,可以随自己的心念转变外境,有点石成金的功效。所以,唯识学所说的唯识相、诸法唯识及唯识实性都不仅是一种理论,而是可以通过修止修观来实证的。
  每个宗派都有自身系统的修学方法,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概莫能外。但在汉传佛教地区,某些宗派只剩下理论框架,修证方面却被严重忽略,使得人们以为这些宗派根本就是修不起来的。到最后,不管什么宗派,在实修方面都归向禅宗和净土。学唯识宗也是念佛,学中观宗也是念佛,学华严宗也是念佛。当然不是说念佛不好,问题是每个宗派都有自己独到的修行方法。天台宗在这方面比较突出,其实唯识宗也是同样,《瑜伽师地论》就是一部修行宝典,这些修行方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认识和继承。
  各宗派都有自成体系的教证行解,唯识宗也不例外。《唯识三十论》中,修行部分相对简单,因为它的重点是在成立唯识,所以玄奘大师翻译为《成唯识论》,也就是成立诸法唯识的论典。
  佛教经论虽然很多,但基本思想并不多,所谓“佛法无多子”。之所以会有那么多典籍,只是针对不同众生的根机,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在唯识学来说,三性的思想就是唯识宗的纲领,在《瑜伽师地论》、《辨中边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众多经典中都有说明,只是有详有略,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我们结合各经论对三性的阐述,就能对唯识宗的思想有完整认识。在学习经论的过程中,关键是抓住要领,这样就不至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佛法揭示的是宇宙人生最本质的真理,是智慧式的,而智慧是简单的。知识就不同,仅仅一张桌子,每个学科都可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但真理所体现的是事物的共相,也就是普遍、必然的规律。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认识并亲证诸法的真实,从而超越知识和差别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困扰。

一、资粮位

  资粮位是修道前的准备工作,就像旅行必须准备各种行装,修行也要有福德因缘。没有各种顺缘的成就,障缘将不断出现。有些人也想修行,但整天要为生存奔忙,没有时间修行;或者身体不好,没有精力修行;或者家人反对,没有环境修行;或者对自身烦恼放不下,没有心思修行,这些都是障缘。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正是因为缺乏资粮。在藏传佛教中,非常重视修道前的加行,从坚定信念、忏除业障、修习供养入手,为修道奠定扎实的基础。资粮又有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之分,在菩萨道的修行中,从发心修学到成佛度众生,始终贯穿着六度法门的修习,而六度正包含福德、智慧两种资粮。
  关于资粮位的修行,《唯识三十论》曰:

  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

  “未起识”的“识”是顺抉择分的识。抉择分是以智慧亲证真理,通过加行位的修习才能达到,故加行位的修行为顺抉择分。“未起识”,是尚未修习唯识观,尚未生起顺抉择分的识。通过对唯识理论的学习,还应进一步修唯识观,方能见道并亲证唯识实性,这一过程主要在加行位。正式修习唯识观之前的过程,即资粮位,是关于空性禅修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资粮位和加行位,又名胜解行地,在此阶段应对唯识中道见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
  初发心菩萨在资粮位的修行,主要依赖四种力量。
  (一)因力:我们为什么能信仰大乘佛法?为什么能相信诸法唯识之理?为什么会发菩提心,希望成就无上佛果?正是因为有大乘根机。从唯识角度来说,是因为有菩萨种性。学佛讲究根机,其实,世间学习也是如此。我们对科学或艺术的学习及能否取得成就,都和根机有关。在唯识宗看来,是否具备宿世根机是成就的关键。我们首先要有菩萨种性,才有因缘修学菩萨道。如果生命中没有这样的善根,即使有缘听闻大乘佛法,或许也只是一笑了之。正如老子所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之所以在闻道后有如此不同的反应,正是因为不同根机使然。成佛也好,任何领域的成就也好,都不能离开因力。
  能够修学大乘佛法,多少已证明我们具有大乘根性。可是,这根性究竟有多深?在混乱的凡夫心中,能否占有绝对优势?面对五欲六尘时,是否具有抵抗能力?如果自觉力量不足,就必须小心谨慎,努力呵护现有的善根种子,免遭恶缘摧残。同时,还要不断施予养料,使其健康成长。
  (二)善友力:学佛要有善知识的指引和提携。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时时都在争夺心灵主权。在修行过程中,这类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善缘现前,就可能走向善;恶缘现前,又有可能走向恶。随时都有进步的希望,也有堕落的可能。所以,善知识的帮助非常重要。佛法告诉我们,学佛首先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惟有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才能从其听闻正法,迈向解脱。否则就会像那些法-轮功信徒,虽虔诚得近于狂热,却没有正法引导,不但解脱无望,更对身心构成极大伤害。
  善知识是修学成就的关键。学佛有如探险采宝,能否穿越险境,采得珍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导的引领。学佛也是同样,依止富有经验的师长,才能明确方向,一步步接近目标。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善知识呢?必须具备正见、德行和丰富的修学经验,乐意并有能力指导我们走向解脱乃至菩提。但仅有这样的老师还不够,与之相应的,是学人能否对其生起信心。否则的话,即使老师再好,也无法对不具信心的学人产生作用,就像躲在暗室中的人感受不到阳光那样。因此,选择善知识后还应修习依止法,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不断培养并守护对师长的信心。
  (三)作意力:即意志力,由对大乘佛法的坚定信解而产生的意志力。这一方面和我们的认识有关,一方面和我们的生命目标有关。在人生旅途中,我们通过不断抉择,有幸值遇三宝、皈依三宝,找到通往解脱的光明大道。问题是,我们虽已知道何去何从,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是不能自主的。因为凡夫心具有强大的力量,并且不断寻求发展空间,从而阻挠我们的前进步伐。
  如何才能在修学路上按部就班地前行呢?必得依赖作意力,以此校正方向偏差,增加前进动力。作意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强化对三宝的信心,一是提升发心的纯度和力度。多数人开始皈依时,虽然对三宝也有或多或少的信心,但并未使之成为心灵主导力量。甚至在很多时候,仍被原有串习所左右。因此,皈依后应不断忆念三宝功德,着意培养并强化三宝在心目中的地位。此外,我们虽发心以无上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为人生目标,但初发心时,往往只是模糊的想法或说法,并未真正落实到内心。这就需要依靠作意力来落实,不断忆念一切如母有情在轮回中受苦,从而发起拯救之心;不断忆念佛法僧三宝无量无边的功德,从而生起仰慕之情。如是,将心的所缘真正转向一切有情及佛果功德。
  (四)资粮力:皈依、发心之后,还须积累资粮。一是福德资粮,一是智慧资粮。通过发菩提心,礼敬供养十方诸佛,并对一切有情生起慈悲布施之心,能迅速积累福德资粮。我们所熟悉的《普贤行愿品》,就是积资净障的捷径,我称之为“第一生产力”,能帮助我们在最短时间内积累佛果资粮。藏传佛教尤其重视“普贤七支供”的修习,以此作为一切宗派的共同前行。而智慧资粮的积累,主要是通过闻思经教而来。正确的闻思正见,是契入空性正见不可缺少的前提。知见的掌握,关键在于深入、精确。对于多数人来说,选择一个相契的宗派,深入修学并掌握一宗正见便够用了。若止于泛泛的了解,所学往往流于知识,于实修并无真实力用。
  资粮位只是积累资粮,尚未开始止观修行,也还没有能力对付烦恼障和所知障,这就是“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二取为能取和所取,随眠则是指二取执形成的烦恼种子,它潜伏在我们的生命中,因缺乏止观力量,尚无能力伏灭之。

二、加行位

  在资粮位的过程中,通过积资净障的长期准备,为修行营造了良好的心灵环境。接着,才能正式进入唯识止观的修行,即加行位。唯识学是一种认识论,其修行是从改变认识入手。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正确与否,根源就在于自身的认识。如果认识发生错误,所见一切就是错误的。我们的认识很迟钝,看到的世界非常有限。现代科学延伸了人们的认识,显微镜使我们看到微观世界,望远镜使我们看到宏观世界,这都超越肉眼的视觉范围。如果说感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仪器,那么思维也具有同样的作用。很多烦恼和痛苦,都是因我们的错误认识而来,即唯识宗所说的遍计所执性。修行,就是要改变我们的认识,改变我们认识世界的仪器,使我们从心理到生理,从依报到正报,都有彻底的改变,这正是转依的过程。要改变认识,就必须对我们已有的认识重新审查,理性透视存在的一切,并从名与实两方面加以考量。名为名称,实为实物,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名和义两大内容。比如桌子的存在,既有桌子的名称,也有桌子的实物,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外乎这两方面。在学习佛法之前,我们对名、义的自性和差别充满错误认识,认为它们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对名、义的错误认识和执著,就是遍计所执性,是凡夫心形成的基础。凡夫因为不能正观因缘假相,在依他起的见、相二分显现中,不知名唯是假名,相是假相,从而生起能所及我法二执,引发内在烦恼。由烦恼而造业,形成种种杂染心理。凡夫的生命,正是在这些心理的推动下轮回不息。
  加行位的修行,是要解除凡夫心,引发空性正见。其修习内容主要是止观,由此契入空性。通常的情况,是先修止。止,为止心一境,任何不会引发负面情绪的对象,都可作为修止的所缘。佛教中最常用的是专注呼吸,因为呼吸和生理、心念的关系很密切。呼吸调顺了,便容易安住身心,引发轻安,对禅定的成就极为有利。
  止的修习到成就,可分为九个步骤,称为九住心。《瑜伽师地论》中,九住心分别为:内住、等住(又称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止的修习,需有相对清净的环境,尤其要以持戒作为基础。凡夫的特点是心随境转,通过持戒远离不善境界,才能保有相对清净的内心。定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简化念头,使心变得简单、清净、稳定,为契入空性奠定良好的心行基础。
  止并非佛教特有的修行,外道也修习四禅八定,为什么他们不能成就解脱呢?这是因为缺乏正见指引,所以解脱还需要修观。观,又分观想修、观察修及观照修。
  观想修的心理基础,是想象。早期唯识学的建立,和瑜伽师的观想修有密切关系。瑜伽行者在修习地、水、火、风等观境时,一旦观修成熟,所缘境界会随着观想自然显现。正如《摄大乘论》所引颂文:“诸瑜伽师于一物,种种胜解各不同,种种所见皆成立,故知一切惟有识。”这是通过观修境界体验诸法唯识之理。观想修其实并不难,因为这恰恰符合凡夫的心理习惯。我们时常对许多东西赋予想象,一厢情愿地认为如此这般。且不论客观结果如何,对我们的心情却能产生极大影响。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观想修所致。我们所以是凡夫,也是长期以来不断运用观想修的成果。同样,如果想要瓦解凡夫心,成就佛菩萨品质,也应以正确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对治。
  观察修的心理基础是思维,通过正思维来调整心念。本论所说的四种寻思,便是观察修的具体方法,也就是对名自性、名差别和义自性、义差别进行寻思。我们所缘的任何事物,都不外乎名与义两方面。所谓名,只是一种意识的设定,乃假名安立;所谓义,则是内心迷惑的显相,乃虚幻不实。名与义,都没有离开我们的心,就如梦中所见一切事相,似乎真实独立于心外,实际却是自心显现。进而认识心念是因缘所生,没有离开境界而独存。一旦妄境息灭,妄心也将随之空去。通过四寻思,如实认识名与义的实质,从而生起如实的智慧。不过,在加行位的如实智仍属有漏妄识,并非真正见道的智慧。
  观照修是运用觉察力来修行。我们的心本来具有自我认知的能力,每个念头生起时,都能当下自我认知,只是这种功能一直被忽略了。因为我们过分关注境界,使自己深陷其中,成为不能自主的奴隶。如果想要掌握心灵主权,做生命的主人,就应从观照修开始。学会观照,将认识重点转向对心念的观照。看念头的起落、来去,不拒不迎,不做任何判断,只要保持最单纯的观照即可。不断训练观照力,能够逐步解除妄念,并从修习观照的过程中,认识心灵内在没有造作的遍知力。
  加行位的修行,是通过止观来扫除妄境和妄心的。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见道了呢?《唯识三十论》曰: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加行位虽然扫除了妄境、妄心,但无漏圣智尚未生起,生命仍处于无明状态中。此时,虽然心空境寂,但仍有空无之相,心有所得。因此,并未真正证得唯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