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济群法师

【点击查看全书链接】

五、六识的所依

  所依门是探讨前六识生起的依止,关于这部分内容,《唯识三十论》曰:

  依止根本识。

  “初能变”没有谈到所依门,因为阿赖耶识是生命的果报体,重点在于被别人所依。就像在一个家庭中,父亲长是全家人的所依,但妻子、儿女也是他的生活乐趣和精神寄托。一方面,他为家庭提供生存保障;一方面,家庭又是他工作赚钱的动力。虽然依赖是相互的,但其中仍有主次之分。前六识生起的依赖主要有三方面:因缘依、增上缘依、等无间缘依。
  因缘依主要指亲因缘,也就是种子。第八识包括两个层面,一为种子赖耶,一为现行赖耶。种子赖耶是一切识生起的亲因缘,但种子也不能离开现行赖耶,否则就无处保存。因为一切心识的生起都来自阿赖耶识储存的生命经验。首先由阿赖耶识投胎形成生命体,心法和色法才能随之生起。一旦阿赖耶识离开身体之后,色身便由有情转为无情,前六识自然也就无法展开活动。所以说,前六识是以第八识为根本所依。

六、前五识的活动情况

  关于前五识的活动,《唯识三十论》曰:

  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

  诸识的生起因缘
  此处重点讨论了前五识的生起。前五识的生起需要哪些条件参与呢?《八识规矩颂》中,将此总结为“九缘七八好相邻”。也就是说,眼识要九种缘才能生起,耳识要八种缘才能生起,鼻、舌、身识要七种缘才能生起。
  那么,眼识生起所需要的九种条件分别是什么呢?首先是明,也就是光线;其次是空,也就是空间和距离;第三是作意,否则就会视而不见;第四是眼根;第五是所缘境;第六是眼识的种子;第七是意识的参与,即分别依,意识中的“五俱意识”是和前五识同时生起的,否则无法对认识对象作出判断;第八是染净依,也就是末那识的作用,我们观察任何物体时,都包含着第七识对它的影响,并由此产生杂染心理;第九是根本依,也就是第八识。这九种缘是眼识生起的前提,缺乏其中任何一种,眼识就无法产生作用。
  耳识的生起需要八种条件,比眼识的九缘少了“明”,因为声音的传递不需要光线。而鼻识、舌识、身识的生起则需要七种缘,又少了“空”,因为这三种需要接触境界才能生起。五根对世界的认识是不同的,所以在《八识规矩颂》中,接着又以“合三离二观尘世”作为补充说明。也就是说,鼻、舌、身三识必须直接接触对象才能感知,而眼识和耳识则要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感知。
  在通常的观念中,往往认为对世界的认识来自感官。事实上,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八识规矩颂》所说的“愚者难分识与根”。
  和前五识同样,第六、第七、第八诸识也是随缘而起,否则就不符合佛法的缘起观了。其中,第六识的生起需要五种缘:第一是作意,第二是种子,第三是所缘境,第四是染净依,第五是根本依。第七识的生起需要三种缘:第一是种子;第二是现行赖耶,此为第七识生起的不共俱有因,即颂文所说的“依彼转缘彼”;第三是作意。而第八识的生起需要四种缘:第一是种子;第二是作意;第三是末那识,它与第八识是互为依止的;第四是所缘境。第七识之所以只有三种缘,因为它的所缘和所依都是第八识,而第八识的所缘境为种子、根身和器界。
  诸识是否同时生起
  前五识的活动需要不同条件,那它们能否同时生起呢?
  在我们吃饭时,眼睛会看见饭菜,鼻子会闻到香味,舌头会尝到味道,耳朵会听到吃饭发出的声音,身体在进食并消化,五种识都同时现起。而在我们睡觉时,前五识基本不产生作用,意识也只是在梦中才产生作用,如果睡得很沉,意识活动也基本停止了。
  当识产生活动时,会有很多心理活动在配合。当我们看到喜爱的境界,可能生起贪心;当我们听到庄严的佛号,又可能生起正念。心所随时都在依五识展开活动,其中有些是普通心理,如触、作意、受、想、识五种遍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作用;而某些心所只有在部分情况下才产生作用;另一些则涉及特殊情形,如贪、嗔、痴等不善的情绪,或慈悲、惭愧等善的情感。
  因为有众多心所参与,所以我们的心理活动极为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观照,看到喜欢的就起贪,看到不好的就起嗔,内心将被烦恼左右而躁动不安。这就需要平时修养有素,时时提起正念。如果我们有平常心,无论面对顺境还是逆境,才能如如不动。否则由触而有受,接着就是爱取有,从而流转生死不能自拔。我们都以为,生死关头只是在临死的那一刹。事实上,把握生死就在现实生活的当下。当我们接触环境时,是走向沉沦还是走向觉悟?是进入生死的状态还是进入解脱的状态?我们不必关心死后去向,现在能做得了主,将来也一定能做得了主,反之也是同样。所以我们要了解心的现象,禅宗主张“明心见性”,如果对心理活动没有基本了解,对善和不善的心态缺乏判断,又如何见性?所以,无论修习什么法门,最好懂得一些法相,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在修行过程中才不容易进入误区。
  心灵的海洋
  “如涛波依水”是形容心理活动像波涛般起伏不定。在第八阿赖耶识中,储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浩瀚有如大海。
  正如《楞伽经》卷一所言:“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藏识”即第八识,“常住”是说它始终处于相似相续的状态,但随着境界的变化,随着业风的力量,随着前七识的活动,藏识的海洋就会波涛汹涌。就像大海一样,东海有风,浪随之而起;南海有风,浪亦随之而起。风大浪也大,风小浪也小。境风越大,内心活动往往就越强烈,反之亦然。“境界”又有外境和内境之分,当我们处于回忆时,虽未接触外境,但记忆中留存的影像同样影响到内心活动。如果是愉快的回忆,会使我们忍不住会心一笑;如果是痛苦的回忆,又会使我们陷入烦恼之中,可见回忆也是一种境界。前五识皆向外转,必须有外境的参与才能发生作用。惟有意识为内外能转,面对外境能产生作用,不面对外境亦能产生作用;清醒时能产生作用,睡眠时亦能产生作用。
  意识的生起是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第八识的活动特点是“恒转如暴流”。经典中,时常以流水比喻心识活动,因为流水不常不断、相似相续,而缘起所呈现的精神状态也具备了这一特点。关于流水的比喻,《楞严经》、《密严经》和《解深密经》中都有大量说明。在《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中,形容前五识为“大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若二若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有产生一浪的因缘出现,就掀起一重浪潮,有产生多浪的因缘出现,就会一浪接着一浪掀起。
  虽然海中的波涛时起时灭,但大海却永远存在。在八识中,第八识是作为生命载体在执持色身,一旦发生间断,有情就会变成无情。而第七识一旦发生间断,我们就会由凡夫成为圣贤。所以,第七识和第八识为恒时转,从而构成精神世界的浩瀚大海。阿赖耶识中储藏着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有些潜藏得很深,有些潜藏得较浅;有些经常能得到表现,有些根本没机会得到表现。这也正像大海,当海面波涛汹涌时,海洋深处却往往是平静的。弗洛伊德将意识喻为海洋中的冰山,我们能意识到的,只是显露在外的那一小部分。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妄想纷飞,但相对于藏识海洋而言,仅仅是其中的几片浪花。

七、意识的活动情况    

  关于意识的活动情况,《唯识三十论》曰: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所谓“常现起”,是说意识时常处于活动状态。与第六识的活动相比,前五识的活动为少时转。因为前五识生起所需的条件较多,而条件越多就越不容易产生活动。同样是旅游,出国旅游所需条件甚多,所以实现机会较少;国内旅游所需条件较少,所以实现机会就会增加;如果仅仅是在附近散散步,随时都可以实现,因为它几乎不需要任何条件。同样的道理,意识生起只需五个条件,所以它的活动比前五识更频繁。
  此外,前五识的活动是现量,属于自性分别,而我们对任何事物所作的思考、判断都属于意识的范畴。在精神领域的形成中,意识起着主导作用。但意识也不是恒常生起,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它的活动也会出现暂停。那么它在怎样几种情况下不产生活动呢?就是颂文所说的“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一、无想天:又作无想有情天、无想众生天、福德天。色界天之一,为修无想定所感的异熟果报。生此天者,念想灭尽,仅存色身及不相应行蕴,所以称为无想天。此天为外道婆罗门的最高涅槃处,亦为异生凡夫以“出离想”作意,修无想定所感得的异熟果报,称为无想果,或无想异熟。关于此天的位置,有部与经部摄于四禅广果天,上座部则于广果天之上别立无想天一处。此天众生身长五百由旬,寿命五百大劫。但寿终之时,却会再生念想而堕欲界。
  二、无想定:由厌离“想”而向往“无想”,依此修行,使心、心法灭尽的定为无想定。能于定中使意识心、心所活动全部停止,以求证得无想果,与灭尽定并称二无心定。此定为凡夫及外道所修,他们认为色界第四禅无想天的果报为真悟境而修习之。无想定属心不相应行法,可在五百大劫内得灭心和心所。
  三、灭尽定:又作灭受想定、灭尽三昧。即灭尽心、心所而住于无心位之定,与无想定并称二无心定。区别在于,无想定为异生凡夫所得,此定为圣者所得。因为无想定仅灭前六识心、心所,形成凡夫心理基础的末那识尚在,而灭尽定则前七心、心所皆灭也。
  四、睡眠:此处所指为深沉的睡眠,因浅睡为五十一心所之一,属于一种心理状态。而在极重的睡眠中,心理活动都已停止,为第六意识的睡眠位。
  五、闷绝:根据印度的说法,人体有很多特殊的关键部位,相当于国人所说的穴位。只要点击那些部位,就会使人进入昏迷状态,类似武侠小说描述的点穴。这样的情况,佛经中也有记载。此外,当人处于极度兴奋和恐吓状态时,生命系统会被这种强烈的情绪干扰乃至摧毁,就像电器发生短路那样。在《瑜伽师地论》“五识身相应品”的意识部分中,对生命呈现的各种状态都有详尽阐述,及如何从心理活动的特征去理解这些现象。
  三能变的内容,就介绍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