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于厦门大学开讲《企业与人生》

文 | 道清、道慧、杨玲   图 | 观轩、慧珍

  12月17日午后,风和日丽,气温回暖。菩提书院导师上济下群法师应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禅学会之邀,于厦大科学艺术中心,为校友会会员及管理学院校友等800余人开讲“企业与人生”。本次讲座还接入了腾讯直播,为不能亲临现场的听众也创造了闻法因缘。

  厦大管理学院EDP中心主任朱平辉教授做简短致辞。菩提合唱团登台献唱《念故乡》与《处世梵》,随后,全场合掌起立,恭请法师升座。

  作为企业家,我们不仅要思考企业的问题,还要思考人生的问题,否则往往会把企业成功等同于人生成功。事实上,无论企业成功与否,东、西方的企业家们都会面临共同问题。究竟怎样才能过得幸福?如何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如何在做企业的同时葆有一份超然心态?
  济群法师指出,佛法的心性论和因缘因果论,可以帮我们建构人生终极价值和道德体系的价值。接着,法师从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企业与人生的关系。

一、关于成功的思考

  要认识真正的成功,就需要开阔视野,从不同文化体系来了解成功的内涵。
  西方商业文化常立足于一件事、一份事业来衡量成功与否,其实是在追求自我的重要感、优越感以及主宰欲,而维护这三种感觉是非常辛苦的。儒家文化立足于人的一生,重视做人与做事的道德修养,但只局限于现世利益,不关心人生终极问题。
  佛教文化则立足于生命的视角来探索成功,不仅重视现世的利益,也重视究竟的利益。通过心性论,我们得以认识生命本身蕴含的价值,并通过修行实现其终极价值;通过因缘因果论,我们能够知道,如何做才能真正让生命更美好。

二、财富与人生幸福

  贫穷年代,人们以为有钱就能幸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人却没有因为财富的增长而幸福起来。这就需要认识欲望、烦恼与幸福的关系。
  欲望带来的幸福感是短暂的。法师指出,现在人的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依赖外界,幸福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对此,古人提倡“少欲知足、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于今天的我们也适用。
  烦恼是幸福的最大杀手。外在环境只是辅助条件。我们的心既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的源头。佛法修行可以开发我们生命内在觉醒的潜质,从而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和欢喜。

三、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人们往往会把道德与利益对立起来,甚至不讲道德。佛法认为,道德的价值是立足于自身的需要。身、语、意三业会在生命里形成累积,不同的行为将决定未来生命品质的好坏。在践行道德的过程中,我们首先是受益者,其次才是社会受益。
  佛教并不否定利益的价值,鼓励我们用正当手段追求利益,但不要执著其中。
  道德能实现更大的利益。法律是最低限度的行为准则,诚信是企业的立足根本,利他则能广结善缘,将企业做大做强。利他与自利可以统一。

四、入世与出世的关系

  人们通常认为儒家比较入世,道家和佛家比较出世。其实,儒家也有出世情怀,但只是入世的辅助,不是真正的出世。
  佛教分为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三种。人天乘关注入世,鼓励我们珍惜人身,奉行五戒十善;声闻乘讲究出世,追求解脱与涅槃;菩萨乘则既讲究入世,也讲究出世。要我们广发菩提心,修习智慧与慈悲,帮助一切众生解脱烦恼。带着菩提心做企业,就能更好地利益大众。
  总之,佛教文化可以帮我们建立正确的成功观,在实现现世价值的同时,也能实现生命永恒的价值;正确认识幸福与财富的关系,我们就能把商场变成道场,在积累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累精神财富;正确认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我们就不会违背法律与道德,能更好地成就自己,造福社会;正确认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便能葆有一份超然的心态,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短短一个多小时里,法师结合中西文化、现实人生,旁征博引,层层剖析;听众喜眼瞻视,属耳恭听,不时点头会意,认真记录。讲座最后的答疑环节亦是精彩纷呈,嘉宾们围绕正命、利他以及入世与出世等问题踊跃提问,导师均做了睿智、幽默的解答。现场笑声不断,掌声雷动,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