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讲于西园静心堂

济群法师

  这次活动的报名很踊跃,看来禅意空间、生活美学很有市场。传灯项目有千手千眼,无量方便,“水边林下”是其中的重点之一。这是集文化、艺术、禅与生活美学于一体的读书会,自举办以来,深受社会大众,尤其是城市白领的欢迎,成为有效的传灯方式。

一、建立真善美的人生

  如何使智慧文化走向社会?必须以大众喜爱且心向往之的方式来接引,那就是真善美的人生。
  1求真、求善、求美
  什么是真善美?我们一起学习人生佛教丛书,依智慧文化探索生命真相,此为求真。现代社会道德缺失,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感,但在读书会中,大家其乐融融,尤其是义工们,把开展读书会作为慈悲的实践,利他的修行,学做有大爱的人,此为求善。同时,我们还通过禅意空间、生活美学形成良好氛围,此为求美。
  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没有界限的,不论什么民族,什么国家,有没有宗教信仰,内心多少会有这样一份向往。只不过有时潜藏得较深,尚未意识到。所以我们要创造环境,唤起大众对真善美的好乐。这种方式既是社会大众的需要,也使我们通过利他变得更健康、更纯粹、更美好,同时还符合政府关于和谐社会的倡导。因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自身素养,只有每个人正心修身,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未来我们不管是做读书会、班级修学,还是慈善活动,都要重视环境营造,去宗教化的同时,带着打造禅意空间和生活美学的意识来做。佛教本身有两个定位,既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传统儒释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十九大报告》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说,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佛教传入以来,全面影响了中国文化。同喜班课程中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就阐述了佛教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的影响。关于艺术的部分,我还专门讲过《觉醒的艺术》,介绍了佛教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作用,可以结合起来看。
  中国传统艺术重视写意,佛法的出世超然和解脱,为书法、绘画、雕塑各领域的创作者奠定了思想高度。西方艺术自文艺复兴得到极大发展,人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认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开始追求个性解放。但在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欲望被迅速鼓动起来。尤其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哲学家和艺术家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性,发现人性并不是那么美好,而是有着诸多问题。当代艺术的产生背景,就是对人性多样性的困惑,以及对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反思。事实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认识心性,是找不到人生出路的。
  解脱和解放看似相近,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关于这个问题,我和哲学家周国平曾有过对话。从产生背景看,两者都是对传统的反叛。佛教出现在公元前六世纪,当时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以神为本。佛教倡导人本思想,否定神的权威性,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人的价值并不在神那里,而在于完善自身,成就解脱。西方文艺复兴提出个性解放,则是因为人性在中世纪受到的压抑。但这种复兴在带来文化繁荣的同时,也使人性中的负面力量得以张扬。现代社会道德堕落、生态恶化等种种问题,究其根源,都和个性解放有关。这也说明了两者的区别所在:解脱是充分了解人性后,去除负面心理,开显正向力量;而个性解放不是以断恶修善为前提,就会带来种种副作用,甚至后患无穷。所以我们要追求清净无染的解脱,而不仅仅是张扬自我的个性解放。
  2禅意空间的作用
  怎么追求真善美?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的生活从贫穷走向富有。按过去的期待,我们已经有了梦寐以求的生活,甚至比做梦更好,幸福值是否有了同样的提高?其实未必。事实上,人们在向外追逐的过程中,越来越累,越来越找不到自己,也越来越难感受到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幸福并非物质就能解决的,关键在于能感受幸福的心。
  这样的心来自观念和心态的改变,也来自富有品位和精神内涵的生活。近年来兴起的民宿,设计中往往包含自然、禅意的元素,就反映了这种返璞归真的需求。因为环境是安心的助缘,在某些特定空间,心更容易静下来,从向外追逐转而向内审视。所以营造禅意空间不仅是我们的需要,更是社会大众的需要。
  科技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当科技飞速发展,而人格越来越扭曲、心态越来越不平衡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颗炸弹。麻烦的是,我们不知道身边有什么潜在危险,也不知道这些炸弹什么时候会被引爆,那样的世界将多么可怕!我们传播智慧文化,就是希望更多人拥有健康的心态、人格和生活方式。只有人人过得幸福,我们才有安全的保障,才不必担心被无辜波及。
  虽然佛法是人生的大智慧,但普通人未必能认识其中的殊胜,也未必能立刻于法受益,所以这种传播需要循循善诱。现代人是很着相的,通过禅意空间和生活美学来呈现,可以成为接引大众的方便。这样的空间首先是美的,空灵的,让人愿意安住;其次是能在其中感受到义工们的善意,在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的当下,这种温暖尤为难得。进一步,就能引导他们学习智慧,追求真理。所以在接引次第上,是从美入手,然后以善感化,最后以真提升。从这个角度说,空间氛围非常重要,甚至决定了人们的第一印象。
  传统道场是偏信仰型的。很多寺院虽然很大,殿堂很多,但主要用于供奉佛菩萨,让信众礼拜敬香,想开展禅修、讲学等弘法活动时,反而没有合适的空间。不少人觉得佛教是迷信,只能吸引那些没文化的人,虽然是偏见,但多少与寺院的建筑功能有关。如果寺院只能提供信仰而非修学的功能,信众自然会停留在求求拜拜。事实上,寺院本身的定位是内修外弘,在成就僧众学法修行的同时,起到化世导俗的作用。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在隋唐走向鼎盛,当时很多一流人才都由儒入佛,故有“儒门恬淡,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之说。从留存的唐代寺院布局图看,当时的寺院是由各个学经院构成主体,就像学校一样。此后,佛教从义学(教理研究)到实修都开始走下坡,寺院也逐渐从修学型转为信仰型。如果想恢复道场最初的定位,就要从建筑功能着手改变。我们目前在建的道场主要重视两点:一是功能,要以人为核心,为人的修学服务;二是效果,营造摄心、安住的清净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仰也在不断内化。过去人对信仰的诉求主要是求保佑,求加持,希望自己平安健康,升官发财。而现代社会最突出的是心态问题,一方面是认识的困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一方面是对未来的迷茫,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走向何方。多数人的痛苦不在于缺吃少穿,而是由精神匮乏引发的焦躁、抑郁、没有安全感,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有静心的需要。
  人类之所以有哲学和宗教,就是为了解决烦恼,进而解决生命永恒的困惑。我们建设道场、营造禅意空间的目的,是以此为接引,让人们有缘接触智慧文化,进而由静心读书入门,再通过有次第的系统修学改变观念,调整心态,解决现实乃至终极的问题。

二、十二字箴言的提出

  怎么才能让禅意空间具备摄受力?我在寺院住了几十年,对现有道场的建筑、功能到管理都不太满意,一直在做相关思考。为此还专门去台湾考察佛教建筑,虽然没找到理想样本,但还是很有启发。有时你确定自己不要什么,才知道该要什么。基于这些思考,我提出了禅意空间的十二个字,那就是无我、无相、无限、出世、寂静、超然。这是禅的境界,生命的境界,也可以和具体事物相结合。用在建筑上,是建筑呈现的气质;用在空间上,是空间达到的效果。
  1无我、无相、无限
  从修行来说,真正体认无我、无相、无限,其实是开悟后的境界。因为这些都属于空性的特征。无我就是没有中心。凡夫处处以“我”为中心,但在空性层面,一切是没有中心的。小至微尘,大到宇宙,无非众缘和合的显现,其中并没有作为中心的自性。
  无相是超越二元对立的相,不执著有无、美丑、善恶、好坏等。凡夫因为我执和法执,引发对立及贪著、嗔恨等种种烦恼。无相就是要了知一切都是缘起的呈现,在差别相的当下放下对立,体会无相的心体。《六祖坛经》中,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禅宗修行三大要领,可见无相的重要性。
  当我们审视自己的心,会发现心没有颜色,没有形状,也没有边界。只有无相,才是无限的存在。从根本上说,人与六道众生、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但凡夫由执著设置了种种界限,包括人和人的界限,种族和种族的界限,国家和国家的界限,将世界碎片化,也使我们束缚其中。
  修行就是要放下我执、解除对立、打破界限。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真正领会无我、无相、无限的内涵,但可以通过修行逐步靠近。而禅意空间不仅可以作为接引众生的方便,也是进一步修行的助缘。
  2出世、寂静、超然
  这是依无我、无相、无限修行的成果。如果我们不学佛法,没有善知识引导,又没有禅修方法,就会处处粘著,让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利益、小感情成为整个世界。只有心无所住,才能出离世间,超然物外,妄念也将随之平息,呈现生命内在的寂静和欢喜。否则就会终日向外驰求,哪怕身体想休息了,妄念依然此起彼伏,躁动不安。我们每天唱的“处世界,如虚空”,就是提醒自己,将心安住在虚空般的状态,容纳一切,但不被任何所缘羁绊。
  十二字方针既是修行目标,也是我们追求的人生境界。带着这样的认识,才能理解禅意空间的精神,知道营造什么氛围来接引大众,并把这些理解通过有相之物来呈现。当然这并不是说,营造禅意空间就等于有了什么境界。这些只是用来借力的手段,虽然重要,但不是究竟。

三、禅意空间的营造

  空间营造包含建筑和内装两方面,我们做的主要是后者。怎么在其中体现禅意?十二字箴言只是理念,是抽象的,还要通过具体落实来传达。
  1重在整体和谐
  社会上的很多设计,或是追求奢华,从材料到用品极尽讲究,琳琅满目;或是追求个性,以与众不同、吸引眼球为能事。而禅意空间是让人放松的,这就需要注重整体的和谐。怎么做到这一点?
  一是整个空间要做减法。除了满足实际的使用功能,尽量不要有多余的东西,否则容易分散注意力,让人难以专注。
  二是在材料选择上注重质地。比如经过岁月洗礼的老木头、老石板,不仅自身物理性质更稳定,不易出现变形等问题,还自带让人安静的气息。很多人喜欢老房子,就在于所有材料已褪去火气,这是新材料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国艺术中,常把有没有火气作为评判高下的标准,以此衡量作者的修养,作品的境界。所以在材质选择上要特别用心。
  三是协调空间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尽量通过借景使视野向外延伸。现代人被关在钢筋水泥的笼子,视野和心量容易受到影响。如果你的所缘很窄,每天只想着自我,就会活在个人感觉中;只想着家庭,家庭就是你的世界。如果把心量放大,关心社会、国家乃至地球,你的世界也在不断扩大。对学佛者来说,要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为所缘。其实心本来是无限的,只是因为我执,才形成狭隘的设定。修行就是要放下我执,建立无限的所缘。在具备这样的见地前,可以借助空间和视野作为观修助缘。
  四是注重度的把握。对禅意空间来说,既不能世俗化,也不能过于简陋,否则会缺乏吸引力。因为凡夫是很着相的,所以要处理好空和有的关系,让人感觉每一处细节都恰到好处。即使空无一物处,也是整体设计和空间节奏的一部分,就像中国画的计白当黑那样,是有内涵的。
  五是通过茶道、花道等生活美学,动静结合,营造整体气氛。
  六是注重人自身的状态,尤其对主持活动的义工来说,这点也很关键。否则的话,即使空间本身很好,也可能被人的状态破坏。很多场所之所以不融洽,就是因为有些人太自我,在那里喋喋不休。如果再出现一个更自我的,还会因此产生矛盾。所以我们要把自己作为禅意空间的一部分,让身口意清净安定,和光同尘。
  我们要做的空间是无我、无相、无限的。无我,是每个人都以他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我为中心。无相,不是说什么相都没有,而是没有对立的相,从空间到内装、灯光,包括人的形象、气质都是一体的。当一切高度和谐,人也成为和谐的一部分,心就容易空掉。无限,是从室内延伸到外在景观,把所有关系处理好。
  2关注发心和用心
  我们做禅意空间和生活美学,必须带着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每次活动前都要发愿,希望参与者由此与佛法结缘,希望更多人走上觉醒之道。从用心来说,则是保持正念,让做事成为修行。这两点非常重要。
  因为禅意生活的另一个发展方向,是变成小资学佛,贪著生活中的外在美。佛法说轮回是苦,那就用禅意包装一下,让自己变得更舒服一点,感觉更好一点。其中既有世间美学,又有佛法内涵,感觉比普通的世俗生活更有品味。这种经过包装的我法二执会更隐蔽,更难对治。事实上,这种美好还是假相,是无常的。所以我们不能停留于此,更不能生起贪著,否则就容易被迷惑。
  不少学艺术的人喜欢亲近佛法,尤其是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多少和佛法有缘,但学佛普遍不深入。为什么会这样?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比普通人格调高,还可以谈谈形而上的佛理,其实却对出离解脱不感兴趣,也不愿破坏生活现状,依然以自我为中心。所谓的学佛,只是想从佛法中吸收一点养分,让妄想打得更精致些,让自我感觉变得更“高尚”些。这是特别要注意的。所以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定位,把禅意空间作为接引众生的方便,而不是究竟,否则就本末倒置了。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禅与生活美学”,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为什么做这些,然后了解如何营造禅意空间和生活美学。在具体实践中,各地的基础不一样,并没有一定之规。在西园做水边林下的感觉特别好,就有大环境等综合因素,但不是各地都有这样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个中精神,就一定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