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讲于家庭教育专项

济群法师

  当今社会有两大问题,一是老人的精神生活、临终关怀,一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健康成长。一老一小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还将影响整个社会。尤其是孩子的身心素质,直接决定了他们能否独立自主,承担个体、家庭乃至社会的责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孩子,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学校教育,家庭影响是不可或缺的。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也是一以贯之、陪伴最久的老师,他们的为人处世,营造的家庭氛围,时刻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儒家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又以修身为本。为人父母,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安老扶幼,给家人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支持。

  怎么造就人格?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世界的几千名哲学家和学者参加,主题是“学以成人”。因为一个人出生后,只能称为“自然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履行社会角色和相应责任的人,还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如何做人的教育。在这一教育中,家庭是重要环节。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家的作用,以此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单位。进一步,扩大为宗族、国家。以前的家庭比较大,三代甚至四代同堂,人们既重视儒家伦理,同时有一定的佛法信仰,对因果报应、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等思想耳熟能详。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无形中就会得到滋养。可以说,家庭就是儒释道文化的载体。

一、家庭教育的困扰

  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开始崇尚西学,传统文化受到忽略甚至批判。而在其后特殊年代,传统文化又被作为四旧扫除,几近空白。改革开放后,经济浪潮汹涌而来,学校主要以传授知识、技能为重,基本不涉及如何做人。受其影响,家庭教育也变得急功近利,目标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是什么?是分数、考级、竞赛、才艺,就是没有做人。而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在意的无非是学业、就业、事业,无非是怎么出人头地,依然没有补上做人这一课。

  当这些孩子长大后,同样要成家立业,结果会怎样呢?不少人还不知道家庭责任是什么,就成家了。这样的家庭会稳定吗?尤其是现代人,从小习惯于众星捧月式的服务,眼中只有自己,往往一言不合就分开了。还有些人觉得孩子是维系婚姻的纽带,急于为人父母,却没想过,当自己心智尚未成熟时,怎么承担养育之责?又会给孩子什么样的影响?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这个教,除了教孩子读书谋生,关键是教他们怎么做人。

  过去,家庭是有相处规则的。我们知道儒家特别重视伦理,其实佛教也不例外。《善生经》就讲到,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承担,比如怎么做父母、怎么做儿女、怎么做丈夫、怎么做妻子,各安本位,上慈下孝,才能和睦共处。这既要靠言教,即文化学习;又要靠生活中的传帮带,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知道做人有哪些责任,怎样具体落实。遗憾的是,今天的人在这两方面都很欠缺,导致了种种问题。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对他们的正向引导,既是父母应该关心的,也是社会需要关注的。基于家庭教育存在的困扰,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从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多方探索,比如《弟子规》的传播等。这些做法也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一方面,这些行为规范是否适合当代?另一方面,如果纯粹是行为要求,缺少相关认知,就无法转化为内在自觉,是否与教育的初衷相违?

  在文化传承的问题上,佛法早就提出契理契机的原则:既要忠实于本身的思想传承,不偏离,不变味;又要契合时代和地域的需要,作出适合当下的诠释,适合此时、此地、此人的表达,才能使传统焕发生机。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文化的传承。

  今天是资讯空前发达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同时也使家庭教育的问题比古代复杂百倍。以前的外部环境相对单纯,一个人面对的不良诱因没那么多,需要引导和解决的问题也没那么多。而在今天,处处诱惑,无孔不入,很不利于孩子的心智健康。即使有人像孟母三迁那样选择环境,但躲得开电视和网络吗?

  所以家庭教育的课题很多,需要把思路理出来。当然,我们无法关注所有问题,必须抓住重点,看看什么是最根本的。同时有开放的视野,在立足佛法智慧的基础上,借鉴儒家思想和西方心理学的长处,同时吸收当代的各种先进经验,才能使我们所做的专项行之有效,被社会广泛接受。

二、立足于心性论和缘起论

  借鉴不是杂烩,前提是定位清晰。如果不了解人是什么,我们往往看不清,做事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怎么做才有益于自身成长?关于这些问题,佛法立足于生命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智慧。

  首先是心性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也是一个产品。我们要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成为身心健康、具备美德的人,就要了解人的原材料是什么。如果不了解,怎么造就?心性论就是让我们认识人的组成。从人性来说,人有佛性,也有魔性;从人心来说,有普通心理,还有善心所和烦恼心所。所以生命有无限的可能,一方面,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可以成圣成贤,成佛作祖;另一方面,又与禽兽相差无几,甚至会成为恶魔般的存在。了解这些材料的属性,知道它们的作用和危害,我们才能对心行加以选择,看清发展什么,摒弃什么。

  其次是缘起的智慧。有的哲学认为一切是偶然的,其他宗教认为一切是神的决定,而佛法认为一切都遵循因缘因果的规律。无限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就要从现在做起。有什么样的想法、行为、语言,就会有什么样的心行积累,造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了解心性论,我们才知道选择什么;了解缘起论,我们才知道必须在因上努力,如何造就美好的生命品质,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希求什么。这两个理论是家庭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支点,立足于此,我们做的一切才能“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才是自觉、主动的选择。

  比如一个人为什么要善良?如果没有因果观,我们可能觉得善良会吃亏,所谓“人善被人欺”。但认识到因果后,我们就知道善良不仅是外在的道德要求,也不仅是为了别人,首先是让自己受益的。因为善良代表正向、健康的心理,这是建造生命大厦的优质材料。我们的行为、品行,正是决定未来拥有什么样的生命品质。

三、借鉴儒家和心理学

  当我们有了这种高度,再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放在因缘因果的框架下去认识,就能看到,这些行为不再是单纯的伦理要求,而是自我的生命诉求——因为我希望未来更美好,所以现在要选择善心所,选择慈悲、智慧,选择使生命增上的品质。反之,如果我们选择烦恼、贪婪、仇恨,不断张扬负面心理,将会造就痛苦、无明的生命。

  如果没有三世因果,我们往往看不到道德的真正价值。比如有人觉得,我做了好人,即使大家都认可,也不过是几十年。何况大家还未必认可,自己却要付出很多,似乎得不偿失。具备因果观,我们就知道,这么做是在成就自身品质,自己首先是受益者,而且是尽未来际地受益。我曾和岳麓书院国学院朱汉民院长有过《如何立心立命》的对话,对相关问题有深入探讨,你们可以看看。如果能从心性论、缘起论来认识儒家道德,就更容易和自己挂钩,也更容易接受。

  此外,还要借鉴现代心理学。和佛教相比,心理学是近两百年才出现的新兴学科,但在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确有长处,值得参考。上世纪以来,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吸收佛法的教义和禅修,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这种交流很有意义。我也曾和心理学界有过多次对话,就是希望加深沟通,使佛法通过不同渠道在当代社会发挥作用。

  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和父母的心理问题都很突出。有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抑郁,造成了不少悲剧,令人痛心。从父母来说,由教育内卷、鸡娃大战产生的焦虑日益严重。如果不及时解决,双方就会互相施压,陷入恶性循环。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我们正在做一个心理学专项,将来也会支持家庭教育,把孩子和父母作为关注重点。

  总之,我们可以充分吸收儒家、心理学的长处,但要以佛法智慧为统摄,以安身立命为根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做人的道理更有说服力,也使心理问题得到究竟的解决。

 

  问: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顶撞父母,甚至抑郁,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

  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叛逆是正常的。他从没什么想法,到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是成长的表现。国外比较重视人的独立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生活上依附于你,但他本身是独立的个体。父母首先要理解他,尊重他,在必要情况下给予引导,而不是要求他一味顺从。如果父母习惯于孩子必须乖乖听话,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庸,不听话就不舒服,不接纳,这种认知本身就有问题。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的思考,心智是无法成熟的。

  顶撞父母的问题,可能是一时情绪失控,注意疏导、加强观察即可。也可能是缺乏伦理素养,不懂得如何尊重长辈、与人交流。应该以此为契机,对孩子加以引导,这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现在主要是小家庭,亲友、邻里间也少有交集,加上课业繁重,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人际交流比以往少了很多。如果不从小调整,等孩子进入社会后,就不容易摆正定位,也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所以现在有社交障碍的人越来越多,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至于抑郁,轻则是情绪问题,重则是身心疾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待。抑郁情绪通常和看问题的方式有关,比如有的孩子争强好胜,一旦遭到挫折,就容易承受不起,否定自己,需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成长中的成败得失。在这一点上,不少父母本身就有问题,对孩子一味要求,成绩只能好不能差,做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却不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如果已经属于疾病,除了劝慰开导,还要进一步接受正规治疗。

  在家庭教育专项中,我们要把父母和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梳理出来,从佛法和心理学等角度,提供思考和解决之道。

  问:现在不少人不愿结婚生子,而且离婚率特别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这和大环境有关。过去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当作天大的事,必须这么做,没有选择余地。但现代人的家庭观念没那么强,舆论压力没那么大,选择就会多样化。关于离婚率的提升,主要是缺乏共处的心理准备和生活能力。成家后朝夕相处,个人空间减少,且琐事骤增,都是带来矛盾的诱因。过去的家庭有主内主外的分工,现在大家都有职业,谁也不靠谁,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适应对方。当然还有伦理道德的问题,对身心缺乏约束,容易受到诱惑,破坏感情和婚姻的基础。这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走出自我中心,从自己永远是对的,到学会检讨自己,随喜他人;从想怎样就怎样,到学会约束自己,包容对方。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既不鼓励,也不反对。从佛教角度说,结婚有结婚的好处,不结婚也有不结婚的好处。关键是自己想清楚,怎样才能过得开心,过得有意义。当然,已经成家的就要认真承担责任,让家庭成为道场,让家人因为你的成长受益。

  问:作为家庭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有什么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大众?

  答:如果是三级修学学员,首先要以修学为本。我们要面对不同家庭,问题形形色色,随着修学的提升,才更有智慧和能力来解决问题,也不会因此带来烦恼和焦虑。否则,家庭教育是很琐碎的,且各有各的理,不容易处理好。

  其次是有利他心。在服务大众过程中,培养感恩、随喜、理解、同情、接纳、陪伴、关爱、引导等与慈悲心相关的素养,使之真正成为我们的心态和人格。具备这些素质,对方才愿意接近你、信任你。

  第三是熟悉家庭教育的业务范围。我们将把这个专项形成课程,参与者要熟悉课程内容和模式,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养,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希望有一批人致力于传承这套体系,让它像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让更多人由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