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建设银行员工开讲《企业与人生》
文|慧参 图|觉彬
我们忙着建设人生王国,可曾想过建设内心的这一处心灵花园?
2018年3月16日上午9点,迎着初春寒意,西园寺拈花堂内,由济群法师所做的讲座《企业与人生》,正徐徐展开一个话题——如何建设人生?这个话题对于听众来说,颇为智慧和具有意义,甚至显得有些震憾。
偌大的木屋顶上,阳光透过天窗撒下光明。半年多前,这里还是一个废旧的棉麻仓库,而今已然是禅意十足的另一方天地。虚空无相,时空转换,世界如何建设,在于人心。那么人生和企业,又该从何建设?
讲座开场,济群导师的问话便直探人心:很多时候,我们梦想着企业成功,认为在企业成功的那一头,是幸福,是有意义。为了企业成功,我们每天忙来忙去。但企业成功了,又该追求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不思考这些,所谓的成功,意义有多大?除了现实价值,人生的终极价值在哪里?
对于企业家来说,应如何运用佛法智慧更好地建设企业与人生?法师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关于成功的定义,二是财富与人生幸福的关系,三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四是出世与入世的关系。
一、成功与人生困惑
接受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成功观念。在胡润百富榜、福布斯排行榜上,对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企业大小、财富多寡,这是商业大佬们所谓的成功。在中国古代进士榜上,成功就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扬名立万。可是对于一心追求解脱轮回的印度人来说,追求财富毫无意义,只有解脱轮回,才叫人生成功,并且是一劳永逸的成功。当然,至于如何才是真正的解脱轮回,佛教有其真正的答案。
且听法师解读。如果谈到成功,佛教认为,让生命从迷惑走向觉醒并最终解脱,才是终极意义上的成功。那么,何为迷惑?又何为觉醒?人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无法决定自己生在何处,死后又去哪里,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对于何为幸福、我是谁、活着为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等等历史性谜团,法师称之为生命的永恒困惑。对这些问题,不明白就是迷惑,明白了就是觉醒。只要觉醒了,就有能力解决一切问题。
二、财富与人生幸福
人们想要成功,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幸福。所以,了解什么是幸福很重要。在现代人的感觉里,一般都是钱越多就越幸福。按这标准,现代人已吃穿不愁,都应该活得快乐才对。可法师说未必,事实也确实如此。
法师指出,欲望太多,幸福就少,因为要满足欲望就要付出更多代价,这使得现代人增加了很多追逐的痛苦。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压力、恐惧、焦虑等烦恼随之而来。所以现代人很少能享受“若无闲事挂心头”的快乐。
对于这一点,听众们也颇为认同,大家在下午的座谈中都谈及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活着的思考,以及怎样看待人生等各种问题。的确,一个人只有具备休息能力,焦虑、紧张、压力等才会远离,快乐才会多一些。心是快乐的源头,也是痛苦的源头,唯有消除制造烦恼的心理,才能让现代人拥有休息能力,我们的心灵方能创造幸福。
心灵如何创造幸福?唯有培养良性心理,创造精神财富,如知足常乐、感恩心、接纳、宽容等,而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就是佛教所说的修行。当这些正向心理源源不断地产生积极作用,我们的人生便会幸福、美好。哪怕物质生活简单,也会感觉幸福;哪怕外界施予压力,也能做到不接受压力,不制造压力,不向外扩散压力。
三、道德与利益
第三个话题是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了解清楚这个问题,我们的人生账本上就能增加收入了。现代人常说,道德值几个钱?按法师的解说,人们发现,道德值多少钱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首先是道德对现实人生的价值。比如一个企业诚信经营,虽然刚开始可能会比较困难,但久而久之就会赢得用户的依赖,并由此产生企业信用。这笔账大家都容易看见,虽然做的时候有点难。
其次是道德对人生的终极价值。诚信经营是利他的行为。佛教认为,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因为利益别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心理。法师曾说:“你对别人好过,无论如何你都应该感到开心。因为你在自己内心留下了善良和爱的记录。”用符合道德的手段追求现实利益,这样获得的财富,佛教称之为福报,而由此正向心行,还会感得种种好的内在和外在收益,所以,这样的人生也是美满的。反之,哪怕因负面心行暂时获益,从长远看,终是亏本买卖。可见,道德带来的利益是相当丰厚的。因此,佛教讲慈悲,讲自利利他。
至于究竟的利益,佛教认为,智慧可以带来无法言说的利益、功德。正如《金刚经》所说,以七宝布施都没法和受持一四句偈的功德相比。因为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究竟解除烦恼,找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帮助一切生命获得真正幸福。
四、出世与入世
身心得不到休息,做企业劳心劳力,累。为什么?因为缺乏出世的超然。大乘佛教的修行人,在利他慈悲的同时,因为有“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的智慧,所以能把商场当道场,把做企业变成修行。现代人不乏入世的积极和执著,但是普遍缺乏出世的智慧。所以,佛教提倡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出世,就要拥有更多佛法智慧,这样的人生思路会很不一样。
如何获得更多的智慧?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经常在寺院,如何修炼身心?学佛应该读哪些书,有没有途径?精彩的讲座虽然结束了,但引发了听众更多的思考。其实,讲座伊始,济群法师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已贴心地显示在预告屏幕上,而西园寺这座精神家园的大门,也一直向大众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