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于苏州北塔报恩寺开讲《菩提心的修行》

文│净真 图│觉彬、觉峰

  春天是播种的好时机。那么,在生命的心田中,又该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如果你了解了菩提心,一定会说:当然是菩提心!
  “菩提心者,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华严经》“弥勒菩萨菩提心赞”中对于菩提心巍巍功德的描述,如此令人神往!作为佛弟子,我们是否了解菩提心对于修学佛法的重要意义?是否明确菩提心的心行特征?是否懂得菩萨心应该怎么发起,发起后又如何使之持续增长直至圆满?
  2018年3月25日下午1时,在千年古刹苏州北塔报恩寺报恩讲堂,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法师为十方信众开示《菩提心的修行》。导师从三方面为大众详细阐扬菩提心,并称这是佛法修行的无上法门。

菩提心的重要

  乘为运载之意。大乘像高铁、大轮船,能带领一切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大乘行人不仅要有积极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和情怀,同时也要有出世的超然,犹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但是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却是出世、消极,认为佛法与社会关系不大,对社会无用。因为他们看到,一些拜佛的只希望得到保佑,并没有想过拜佛就是向佛菩萨学习慈悲智慧的精神,参禅的只想了生死,念佛的是为了自己能去极乐世界,不关心芸芸众生。人们对大乘佛法的误解不可谓不深。
  原因何在?导师指出,当今教界存在这些现象,关键是学人忽略了对菩提心的学习,忽略了菩提心的修行。

菩提心的殊胜

  学佛修行的目标就是成佛。很多人之所以感觉这个目标很遥远,很空洞,甚至不敢想象,是因为对成佛到底要成就什么不清晰。成佛,是要成就佛菩萨慈悲和智慧的圆满生命品质。菩提心是成佛之因,发菩提心才能成佛。
  我们有事就想到找菩萨帮忙,仅是把菩萨拿来拜了,却很少想过要向菩萨学习。导师说,“拜菩萨”是要“学菩萨”。在大乘佛教,菩萨是最平常的称呼。菩提心,就是菩萨的标志。发菩提心,就是入大乘之门,发愿开发生命的觉醒潜质,并愿意带领一切众生一同开发觉醒潜质。因为每个生命都有成佛的潜力。
  作为大乘佛子,要弘扬大乘佛教的精神,要成就佛道,一定要发菩提心。只有真正发起菩提心,向佛菩萨学习,菩萨的智慧和慈悲才能在我们身上展现出来。
  在这个讲颜值,植发、整容盛行的社会,人们忙这忙那,都是力图打造一个美好的自己,但这有没有忙到点子上呢?导师笑说,整容不如整心。要打造美好的自己,应该向佛菩萨学习。学习佛菩萨的身语意,成就佛菩萨那样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成就佛菩萨的无限慈悲和智慧。
  有人问:发利他心帮助他人,是否也会助长了对方的贪心,消耗对方的福报?导师答,从慈悲和智慧的角度来说,这需要有智慧,看你在帮助他的时候,是助长了他的贪心,还是解决了他的困难。

菩提心的修行

  十方诸佛菩萨在因地上都发菩提心,都有成就圆满菩提心的宏伟愿力。不发菩提心,缺少慈悲心,就是假冒伪劣的菩萨。菩提心发起后,如何使之持续增长并圆满?
  为此,导师介绍了“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无论是礼敬诸佛还是恒顺众生,普贤菩萨的每一愿皆以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或尽法界、尽虚空界、十方尘刹所有众生为所缘,充分展现了菩提心的广大和无限。这种无限的心,因为包容和接纳一切众生,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消除我执,生起慈悲心,回归心的本来面目。导师笑言,今天是传授无上大法了。
  多年来,济群导师一直弘扬菩提心教法,传授菩提心戒,鼓励大众修习菩提心。对于佛法修行,导师特别强调了次第的重要性。修行是一条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又像吃饼,有人以为直接吃第七个就好了,但没有前六个,第七个其实是第一个饼。

  一个半小时的开示结束,到了互动交流环节。现场听众欢喜踊跃地提出一个个问题,仿佛一颗颗种子要破土而出。
  导师的解答和开示充满智慧慈悲,又不失幽默,尽显智者从容。在掌声和笑声中,报恩寺2018年的首场佛法讲座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