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贺儒佛道频道成立五周年开讲佛教的道德观

文│智麒   图│观尘

  4月15日上午,透过北京中关村腾讯佛学频道休息室的磨砂玻璃,隐约可以看到一个灰色身影,独坐良久,寂静超然。一墙之隔的直播间里,人们往来布线,调试,忙而有序。
  时针渐渐指向10点,休息室门缓缓拉开,上济下群法师缓步踱出,向直播间走去。从方外到红尘,这条路他已经走了几十年。

实践道德从认识人心出发

  5年前的春天,腾讯网一级频道“腾讯儒佛道”成立,该频道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致力于“传播正见,引导正信,缔结正缘”。5年来,济群法师与腾讯佛学频道的因缘日渐深厚,今日前来既为弘扬传统文化,也为贺腾讯佛学之健康快速发展。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人感慨道德滑坡,呼唤道德重建。十九大后,政府非常重视建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说,如何正确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财富,无论对民众还是国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法师此次带来的正是他基于中华传统文化对“道德”的一番思考。
  从君子到大丈夫到圣贤,儒家在理想人格的铸造过程中,自然也追求着道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以止恶、修善、净化心灵作为基本的修行内容,这个“善”字正是佛教对道德的定义。
  “佛教的善,首先是一种善的心理,再是一种善的行为。这种善,不仅有利于今生,同时还有利于来世。”法师强调,与儒家重视改善现世人生不同,佛教对生命的思考是立足于轮回视角的。
  通过对善的实践,最终成为菩萨或者佛陀。佛教的道德实践不仅能够利益自己,更能建立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理想的社会。
  为什么道德能对人自身和社会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因为它以哲学或宗教体系为基础和依据。在东西方文化中,这个依据或为神本,或为人本。
  所谓神本,是说道德的建立来自神的启示,违背了神的旨意就意味着违背了道德。而人本的道德,是对人自身尤其是人心和人性进行研究之后,所提出的一种精神追求。比如,孟子“四端”学说和佛教对惭愧心理的分析,都以羞耻心作为道德的基础。比如,宋明理学尤其是心学和佛教中的“佛性”思想,为普通人成为圣贤、成就绝对的善,提供了路线。
  “立足对人内心的研究去实践道德,会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巨大价值。认识到道德不是一种刻板的教条,认识到道德的基础、依据以及价值,关系着我们能不能去实践道德,这个探讨蛮有意思的。”法师笑说。

道德的巨大利益

  在传统文化中,无论儒家还是佛教,莫不以道德作为行为最重要的标准和衡量是非的标准。但时至今日这样一个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时代,道德在利益面前往往显得苍白。
  很多人表面重视道德,实际上又不想放弃利益,成为伪君子。很多人没有成为君子、圣贤的愿望,也没有为社会的理想、和谐、太平尽一份努力的理想,因此很难看重道德,只看重眼前利益。也由此,产生种种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
  于是,在尝到苦头之后,不少人开始思考:道德和利益到底是什么关系?济群法师从佛教的角度做出解释。
  首先,佛教重视利益。佛法把人生的利益分成现世利益和究竟利益两种。前者是指这一生能够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和谐,事业顺利,人际关系美好。后者是说一个人只停留于获得现实利益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彻底摆脱生命内在的困惑和烦恼,开发觉醒的潜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得到永恒的福祉,并利益天下苍生。
  其次,道德和利益具有必然的联系。佛法用“因缘因果”来解释人生和世界。生命是无尽的积累,每一种行为都会在心田播下种子,产生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命是健康还是不健康,是幸福还是痛苦。
  第三,道德行为对人生有重大价值。实践道德就是在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心理,就是在造就高尚的人格,成为更美好的自己。同时,当一个人重视道德,能够利他、诚信、富有爱心,也会帮助自身获得更多社会认可,做事更容易成功。除了这些现实价值,佛教的道德还可以帮助我们自身和更多人走向觉醒和解脱,可以通过净化人心,造就一个健康、理想、和谐的社会。
  “今天,物质已经极大的丰富,但由于我们忽略了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结果人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多。造就一个理想的、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净化人的心灵,从改变人自身入手去改造社会,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对道德的实践,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超越局限  跟上世界发展的速度

  道德以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体系为基础,但无论神本主义道德,还是人本主义道德,如果强调神的唯一性、主宰性,如果强调以人为中心,就容易引发对立和冲突。道德的局限性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那么,如何摆脱局限,提升道德呢?济群法师给出“发菩提心”“因缘因果看世界”“止观禅修实践”三个解决之道。
  当我们能以一切众生的福祉为目标,去帮助每个人开发生命内在的觉醒的心,就能打破道德的局限,让众生离苦得乐,走向觉醒。
  当我们能用因缘因果的眼光去看世界,获得无我的大智慧,就能去除二元对立,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超越道德的局限。
  当我们能够通过止观禅修的实践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就能消除内心积累的不良习性和不善力量,开启内心积极正向、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良性力量,真正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人的心性发展并没有跟上世界的速度:越来越迷茫,越来越混乱,问题越来越多。”法师指出,“佛教所提倡的道德,能够帮助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找回自己,理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抽丝剥茧,丝丝入扣。短短两个小时,济群法师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开示了何为道德、道德在哲学和宗教中的地位及作用、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如何提升道德打破局限、世界变化中佛教道德的价值等五大问题,给在线收看讲座的众多网友送上了一份智慧好礼,由此拉开了腾讯儒佛道频道成立五周年系列讲座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