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学佛,要谈的内容很多。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我们不仅可以涉猎汉传八大宗派的经论,还能了解南传和藏传佛教的内容。而从佛学院的教学来说,除了各宗义理,又包括佛教史、戒律清规及相关文化知识等,可谓包罗万象。要在短短几年掌握这么多内容,实非易事。
过去的传统修学,学人多半只涉足一宗知见,几部经论,有能力博通三藏者都是一代宗师,非常人所能及。因为佛法蕴含着甚深智慧,真正学透一部尚且不易,何况同时学上好几部?比如《心经》仅两百多字,《金刚经》也不过五千余言,从字面来看,未必多么深奥,但我们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完整、准确、透彻?更关键的是,学了之后能不能用得起来?
有句话我们想必很熟悉: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所谓的修学,不过是增加了一些佛教知识,或者说,只是储藏了一些佛教知识。既不知道怎么用,也完全想不起来要用它,似乎这是和现实无关的一个频道。除了用来写写论文、讲讲课,就只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形而上的精神愉悦了。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现在的佛教界,不少人好心出家,但定位并不明确。甚至于,只是简单地把出家当做另一种生活方式,以为剃发染衣就大功告成了,没有真正落实到“断烦恼,了生死”。
每个生命都有永恒的困惑,包括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不仅是佛法关注的核心所在,也是一切哲学、宗教需要解决的。否则,不论物质多么优越,也不论在世间多么风光,只要烦恼没有断除,生死没有解决,内心终究是躁动的,缺乏安全感的。这是佛陀当年要解决的,也是历代祖师大德要解决的,更是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出家人需要面对的头等大事。
所以说,学佛就是为了从认识自我到明心见性,从认识世界到证得实相,从认识生死到超越生死。那么,佛教界目前的教育方式,能否为我们提供有效的引导途径?
一、具备问题意识
教界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修学上不去。原因固然很多,但最首要的就是没有确立前行目标。或者是,即使有过目标,也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强化,随着出家日久而渐渐模糊。到最后,读书的就想着读书,研究教理,却忘了读书和研究是为了什么;做事的就想着做事,如何做好,却忘了做事的目的是什么。就像世间很多企业家,开始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挣钱。但丰衣足食后,依然忙得天昏地暗,根本没有生活质量可言。钱是挣到了,日子却没有过好,这是他们当初想要的吗?
出家也是同样。如果不确立目标,不时时强化,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习惯于这种生活。好像出家就是为了在寺院过日子——一种不同于世俗,其实又没有本质不同的生活。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教界非常普遍。虽然在很多方面来看,这是一种清净、自在、没有压力的生活,似乎感觉不错,但这是出家的正确发心吗?我们要出离的,不仅是世俗的家,更是五蕴的家,生死的家,轮回的家。
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成佛有余”。这个“初心”,就是对学佛意义的认识,对出家目标的确立。就像我们要去北京,必须时刻关注,北京在哪里?朝什么方向走?在每个岔路怎么选择?目前已经走到哪里?只有这样,才能一往直前,顺利到达终点,否则,很可能走着走着就停步不前,或偏离方向了。
当年,佛陀正是为了解决对生老病死的困惑,才放弃王位出家修行。我们今天学佛,同样要带着问题意识。包括在弘法过程中,面对各行各业不同根机的人,如何让他们迅速接受佛法,意识到佛法对人生的重要性?也是要引导他们认识,这个问题和他们不但有关,而且密切相关。有了问题意识,才谈得上解决问题。
相对社会上的学佛者,在座各位已经做出了献身佛教的选择。但我们要看清,支撑这个选择的基础有多少?力量有多强?不管之前是什么因缘,如果真的想要好好学佛,就必须建立并保持问题意识,必须不时提醒自己:为什么来到寺院?学佛究竟是解决什么?
佛法对每个人的价值,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需求。你的需求有多少,佛法对你的意义就有多少。社会上,有人为了健康学佛,有人为了平安学佛,有人为了生活顺利学佛……对于他们来说,佛教不过是一个提供心灵安慰的所在。我们知道这些是不究竟的,但是否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真正的学佛,离不开对几个问题的思考:第一,我是谁?这是对生命真相的追索;第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这是对生死问题的探寻;第三,人为什么活着?这是对人生意义的考量。
如果不立足于这些思考,未来的学修很可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学了很多经论,知道很多宗派,也会照本宣科地大谈佛法,但所有这一切,只是听来的种种说法,在自己的心相续中丝毫没有产生力量。就像搬运工那样,忙着把佛法搬进文章,搬给信众,自己却不能从中受益。结果自然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
因为这不是基于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只是从这个概念到那个概念,搬来搬去,说食数宝。如果佛法是水,你不喝就没法解渴;如果佛法是药,你不吃就没法疗病。道理虽然简单,为什么还会有人这样?依然和需求有关。如果不渴,没有喝水的需求;如果不觉得有病,就没有吃药的需求;如果对人生没有深度的思考,就没有在佛法中找到答案的需求。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出现这种情况,和师长们例行公事般的教学也有关系。师者,没有弘法的使命感;学人,没有求法的好乐心。虽然一直也在讲着学着,但彼此都没有多少法喜,没有什么力量。
二、建立文化自信
学佛要立足对心性的认识,对人生问题的解决,不是为学习而学习。生命有很多困惑和烦恼,如果没有佛法智慧的指引,根本无法走出困境,摆脱烦恼。只有立足于人生终极问题来学习,才能看到佛法无可取代的价值。
佛学院中,不少学生还年轻,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相对薄弱。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佛,往往不知道佛法究竟好在哪里,对人生的意义又有多大。就像一件稀世之宝,如果没有慧眼,即使在你身边,你也看不到其中的价值。当然,我也是这样经历过来的。我原先的教育程度不高,出家后虽然如饥似渴地学习,但只是知道佛法好,究竟有多好,并不清楚。通过多年修学,尤其在面向大众弘法的过程中,随着对社会的广泛了解,包括与各界人士的深度对话,才对佛法蕴含的大智慧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并从不同角度看到了佛法的究竟圆满。我希望,你们也要通过这样的思考来建立文化自信。这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识,也是增上修学的动力。你觉得佛法有多好,才愿意花多少力气来学修。
今年,北京语言大学请我做了两次讲座。先是应“中华文化研究院”之邀,为中外师生们开讲《玄奘的精神》。校方听了之后,希望为那些身在海外的孔子学院的教师们再讲一场,帮助他们建立文化的高度和自信,从而更好地献身于传统文化的弘扬。
讲座中,我从玄奘的精神及求法的意义谈起。首先是精神,包括为法忘躯、勤奋好学、淡泊名利、无我利他、临危不惧五点;其次是求法的意义,包括文化传承的意义、精神追求的意义、探究生命的意义、降魔成道的意义。从中,我们特别需要思考是:玄奘三藏为什么会有这些精神?
前面说到,人类有永恒的困惑,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哲学包括科学都在探讨的。当然对有些人来说,饮食男女就是一切,根本无心顾及这些。但对另一些人来说,不解决这些问题,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有一种智慧能让你找到答案,自然值得不懈追求,值得付出生命。
佛法认为,所有这些困惑的源头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心。一旦了悟心的真相,就能了悟生命真相、世界真相。如何了悟?惟有通过对佛法的闻思和修证。这是佛陀通过实证找到的道路,不同于哲学的玄想,是切实可行的。千百年来,佛弟子们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的,玄奘如此,我们也是如此。佛法还告诉我们,烦恼正是内心魔性的显现,必须通过修行,才能降伏烦恼,去妄存真。和心理学只是解决一些异常心理问题不同,学佛是帮助我们彻底解除贪嗔痴三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最终成圣成贤。所以,无论找寻生命真相,还是彻底断除烦恼,佛法都是究竟的选择。
我们到西方传播文化,必须让对方认识到东方智慧的独特性,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那么,我们是否了解东方文化的不共之处?是否认识到它的思想高度究竟在哪里?如果缺乏认识,就难以建立文化的自信,怎么可能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佛法智慧所代表的,正是东方文化的高度所在。这种高度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穿越古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为世上所有的问题,无非是人的问题,心的问题。从心着手,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而这正是佛法最为擅长的。佛法不仅对心理现象有细致入微的剖析,而且对如何调心有丰富且极具操作性的方法,所以自古就有“心学”之称。
我曾在厦门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的潘宗光教授就“佛法与科学”的主题进行对话。在今天这个科学发达的时代,佛法特有的智慧,将对人类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科学是通过向外探索来认识并改变世界,在此过程中,会把人引向对外在世界的追逐。这种追逐是无止境的,短短二十年来,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vr虚拟现实,只是种种追逐的冰山一角,但已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人们也在自己创造的“精彩”中迷失了。从网络成瘾的危害,到低头族的普及,多少人沉溺其中,欲罢不能?事实上,手机和网络已经从一个通讯工具,逐步升级为改变人际交流、消费行为乃至整个生活方式的“主宰”。而那个正在到来的、更为迷幻的虚拟现实,又会把人带向哪里?佛法的作用,恰恰是引导我们把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通过向内寻找,来找回自己。
从另一方面来说,科学是一种改变世界的工具。当这个工具日益先进,其作用也在随之增强。而这种作用包含着正反两个方面,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杀伤力。这就对工具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越先进的工具,只能带来越大的破坏力,乃至摧毁整个世界。而从我们面对的现实来看,与核武器等各种不安定因素所对应的,恰恰是道德观念的逐渐沦丧,心理疾病日益普及。就像在一堆危险品的旁边,围绕了很多心智不健全者,这些都使得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了。
如何才能使这些工具得到安全使用?还是要从使用者着手,从提升道德意识、培养健康心理着手。做到这两点,离不开佛法。因为宗教才是建立道德的基石,这是通过自律自省建立的,而不是来自外在约束。而从培养健康心理来说,无论对心理现象的剖析,还是对不良心行的调整,佛法既有理论指导,也有实践方法,且经过千百年的实证,远比只有百余年历史的心理学更为丰富。
总之,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看到佛法对于人生的价值,对于世界的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价值,才能建立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将为我们的修学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三、端正闻法态度
在座的有出家人,也有具备出家愿望的居士,这种发心和善缘都很难得。但是,我们是不是基于对人生的思考,基于解决生命问题的意愿来修学佛法?如果没有思考,或认识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就看不到佛法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这样的话,出家可能只是改变了外在身份,学佛只是增加了名相知识,做事也只是积累了人天福报,就像“入宝山而空手归”,殊为可惜。
怎样避免这一问题?除了建立问题意识外,还要端正闻法态度。《略 论》说,学佛必须离三种过,具六种想,才能把自己变成法器,让佛法甘露在自己的相续中产生作用。三种过,就是覆器、垢器、漏器。覆器就像倒扣的器皿一样,充耳不闻;垢器就像污秽的器皿一样,装进什么都会变味;漏器就像破损的器皿一样,装得再多也会漏完。
而六种想则是学佛必须具备的六种心态,那就是于己作病者想,于说法者作医师想,于教法作药物想,于修行作疗病想,于如来作正士想,于正法起久住想。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我们现在的五蕴是有漏的,是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这就需要转变生命系统的依托,不断累积清净种子,消除杂染种子,最终转迷为悟,转染成净。
我们虽然每天都在闻法,但自己是不是法器,有没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果没有离三种过具六种想,即使听得再多,法在相续中产生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闻法态度特别重要。尤其要认识到自己是轮回中的重病患者,这样才能对学法生起真正的希求。如果自我感觉良好,那么,学佛往往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已。这样的学,是不会颠覆现有生命系统的。从佛法角度来看,这个以迷惑烦恼为基础的生命,本质就是苦的,而且是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如果看不清这个现状,怎么可能加以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有善知识指引,还需要以法为药物,通过精进修行加以治疗。
这是生命的唯一出路。世界很脆弱,人身很难得,如果不做这样的治疗,今生的几十年转瞬即逝,只能继续在轮回流浪,随业风飘荡。所以古德们特别重视“念死无常”,这样才能对修行生起“如救头燃”般的紧迫感。作为大乘学人,我们还要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在自己受益的同时,发愿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迷惑。因为芸芸众生同样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只要没有解脱,生命都是没有出路的。
这样一种态度,是我们进入研究所修学应该具备的共识。我们要带着这个态度来求学,老师们也要本着这个定位来教学。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修学,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教界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
带着什么问题、本着什么定位学法,是一个重要问题。当一个人面对大海时,最需要的是一条船,而不是很多关于海洋的知识。今天这个时代,只要打开网络,就可以获得今生都学不完的资讯,但缺乏有效的引导,缺乏把你带上船并指明航向的善知识。如果不懂怎么走,即便学再多的知识,也只能增加谈资,甚至会增加我慢,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说,建立一套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模式,才是有效修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