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导师于第十二届静修营开讲“人心、人性与人生”

文/智麒   图/慧吉、觉彬、觉忱等

  7月21日下午2点,骄阳下的古刹西园烫得耀眼,一袭熟悉的灰色僧袍翩然地从竹林那边逶迤而来,由上济下群导师开讲的本届静修营首场讲座终于在期盼中揭开帷幕。彼时,三宝楼外,负责营员进场扫尾工作的礼仪组义工早已汗透衣衫;三宝楼内,年轻的营员们正静心等候讲座的开始。
  礼佛、敬香、供花、供灯,讲堂内气氛庄严静穆。升座后,导师直奔讲座主题“人心、人性与人生”,指明了探究心性对认识世界的重要意义:对心性的认识决定了我们能否认识世界的真相和我们自己,认识心性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人心、人性与人生”实在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乎着我们如何回答“我是谁”,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真相、生死轮回以及生命的意义。

认识心性·我要知道“我是谁”

  无论西方的哲学、宗教,还是东方的佛学,“认识你自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人类最大的烦恼根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因为内在的智慧明灯没有被点亮,生命就进入一种“迷”的状态,一方面迷失了自己,另一方面对自己产生了错误的认识。
  把身份当做我,把地位当做我,把情绪当做我,把想法当做我,甚至把财富、事业、家庭等种种身外之物当做我……当所有这些与我只有暂时关系的东西被我当成我时,强烈的依赖便由此产生,对自我的迷失也更深了一层。
  谁能告诉我,我究竟是谁?
  在找回自己的路上,佛教提出了“无我”的思想。“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而是否定对自己的错误认定。从五蕴的身体探察,这个随时可以更换“零件”的身体并不是我;从纷纷起落的情绪探察,那些即便能一手遮天、成为一切的情绪也并不是我。
  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受困于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在困境中寻求突围。流传了2500年的佛法智慧让这些人看到了希望:当我们没有用智慧观照自己的心时,心的力量就很强;当我们有力量观照自己的心时,心便是了不可得的。就如同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人们会胡思乱想,可一旦灯点亮了,人们便会知道自己是在胡思乱想。一旦用智慧审视自己的内心,当下就可以化解情绪,找到自己。
  每个人的内在都有觉醒的潜质,关键是要找回自己。今年上半年,苏州西园菩提书院创办了“找回自己读书会”微信公众号,通过对济群导师和周国平老师合著的《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引导社会大众开启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智慧之旅。目前,该公众号正定期通过微课的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播智慧文化。

认识心性·世界啊,我靠什么来认识你

  科学、哲学、宗教都以认识世界和生命的真相为使命,但认识的路径各自不同。
  哲学家通过理性与直觉认识世界,但遗憾的是,人们的直觉往往被情绪和经验所污染,纯净的直觉也需要通过不断扫除内心的尘垢来实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要想让纯净的直觉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也需要通过修行来实现。
  与哲学相同的是,佛法也通过理性来认识世界。从早期的小乘经论《阿含经》到大乘的唯识经论、华严经论等,佛法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庞大的认识世界、生命、人性的哲学体系。学习佛法,就是通过对理论的学习,对世界建立一种正确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理性,通过理性,我们可以接受智慧的认识,开启生命内在无限的智慧。
  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是,佛法还有止观禅修的内容。通过禅定,我们的心就不会陷入自己的意识活动中,从而开发自己的潜能。
  “正确认识世界是需要能力的,佛陀在2500年前就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做出了精辟的论述,没有宇宙人生的大智慧怎么可能做到?”导师的一席话为多年来受科学和唯物主义教育的营员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
  主题讲座结束后,营员曹冲陷入了沉思。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的心却越来越浮躁,他默默地问自己:我有能力正确认识世界吗?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将要出国深造,“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而要看世界,没有开启生命内在的智慧是行不通、走不远的。

认识心性·探悉生死轮回的秘密

  青春、美貌、财富固然非常可爱,但这一切都牢牢握在死神的手里,面对死神时,它们会变得一文不值。佛陀放下王子的尊贵身份出家求道,求的正是超越生死之道。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以“未知生焉知死”来回避探讨生死;现代人受唯物主义“人死如灯灭”的思想影响甚深;基督教关注现在与未来,不关注过去。在生与死的问题面前,上述种种理论无法给出究竟的答案。
  佛教提出“三世论”,以因缘因果解释世界,不承认主宰神的存在。因果的核心正是自己的业力——所有的行为、所有发生过的心理活动,都会忠实地记录在我们的内心,构成我们现在的生命。从无穷的过去到无尽的未来,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地播种和积累,积累不同,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便不同。
  本届静修营的营员多为大学生,对生死轮回问题,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未思考过。
  “导师从天赋、缘分、命运三个角度给我们讲了轮回的问题,这个契入的角度太巧妙了。很多人都会跟谁谁一见如故,或者一看见谁谁就觉得讨厌,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情,除了轮回,没有更好的解释了。三世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在黑龙江大学读研一的慈梵正忙着在洗碗处洗碗,他说去年7月参加完第十届静修营后,“生命就完全不一样了,今年必须来。”生死轮回,这个许多人从未仔细琢磨的问题,就这样一点点浮出水面,引导着人们走上探究生命真谛的道路。
  也有的营员对生死轮回早已一再探寻。22岁的鄢青菁算是个“老修行”了,因为妈妈信佛,她很早就开始对佛教的生死轮回观感兴趣,并曾在西园寺受过三次八关斋戒。“能在末法时代受一次八关斋戒,不知道需要积累多少世的福报,但我总是机缘刚刚好,我想这是前世的功德。”对轮回她始终深信不疑。

认识心性·心多大,生命的意义就多大

  生命的意义是个高大上的问题,有人不关心这个问题,觉得只要生活得开心就好;有人只关心现实意义,可一旦遭遇挫折,痛苦便随之而来;有人看到现实人生的虚幻,于是落入悲观主义,看不到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小乘佛法强调追求生命的解脱,开显生命内在的宝藏;大乘佛法强调利益一切众生,在践行利他的过程中,弱化我执,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解脱是生命的需要。当今时代,焦虑、恐惧、嫉妒、仇恨、压力、不安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人们不停向外寻求解脱之道,却终不得脱。只有认识心性,才能找到唯一的解脱之道。当心里不只装着自己,还装着众生,想要一切众生解脱,心一下子就会被打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之前,我和我的同学在学校里成立了国学社,大家一起做公益活动,为别人提供一些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的那种快乐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营员马强从甘肃兰州坐火车来到苏州,因为暴雨导致山体滑坡,火车在西安停了四个小时,最终来到西园已经是报到日的晚上九点了,这种坎坷令他更加珍惜来到静修营的机会。
  对90后而言,生命的意义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从河南商丘来到静修营的赵静、彭珂、赵月月等一家子八个同辈的兄弟姐妹总是亲亲热热地聚在一起。“我们90后啊,其实有一颗‘玻璃心’,很多人都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难道我们生命的意义就是获得别人的认可吗?”静修营启发了几个小姐妹的思考,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又聊开了。
  “心是痛苦的源头,也是快乐、幸福之本。内心有了烦恼,就会不断制造痛苦;消除烦恼,内在觉性就会散发出喜悦、祥和。”这是济群导师2013年在北师大开讲《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后发布的一条微博。时隔近三年,当我们再回头看这段文字,才豁然发现,原来启迪生命的智慧之光早已在冥冥之中静候我们多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