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慧湛 图 / 觉梁等
2015年6月20日,适逢农历端午节。应江南古刹鸡鸣寺邀请,上济下群法师莅临南京,以《菩提心的修行》为题,为大众开示佛法修行的心要。
鸡鸣寺,在南朝梁武帝时名“同泰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梁武帝曾四次在此舍身,并在寺内颁布《断酒肉文》,为佛教素食肇始,达摩祖师亦曾驻锡此处。济群法师此次弘法,是鸡鸣寺开启“同泰讲坛”的首次讲座。
上午9点,佛学讲堂济济一堂,南京各寺院的出家僧众和各地信众有上千人,楼上楼下加座近百张,依然有站着的朋友,他们或渴求智慧,或慕名而来。讲座由鸡鸣寺大和尚莲华法师主持。在清净深远的梵呗声中,鸡鸣寺尼众敬献香、花、灯,礼请济群法师升座。
济群法师首先随喜鸡鸣寺建造如此庄严的讲堂,为大众提供更好的闻法机会,是佛教界的盛事;并对“同泰讲坛”的开启深表赞叹,这是众生的福报,也是佛教界对当今社会的责任所在。
在讲座过程中,济群法师指出,菩提心的修行在大乘佛法中非常重要。其核心精神是慈悲利他,如观世音菩萨的品质就是大慈大悲,与乐拔苦。但长期以来,在汉传佛教地区,大乘佛教积极利他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要成为一名菩萨,不只是为了个人解脱,还要献身于利益众生的事业,这就要发菩提心,建立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尽未来际地利益一切众生。进而,法师从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基础、如何发起菩提心三方面作了深入透彻的开示。
一是菩提心的重要性。法师指出:菩提心是大乘佛子的标志。阿弥陀佛在因地发四十八愿,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曾发十二大愿,地藏王菩萨则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足见菩萨的悲心与担当。大乘佛法的经论虽然很多,但修行要领就是“菩提心和空性见”。凡夫的生命品质由贪嗔痴构成,菩萨的生命品质由大智慧、大慈悲构成。大乘佛法的不共之处不仅在于正见,更在于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最终还是会导向个人解脱。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心代表着无尽生命的积累。我们通常以为自己活在现实世界,其实都是活在自己的内心。我们每天怎么看世界,各种事又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不在于事情本身,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佛法是心性法门,修行就是从起心动念去了解并调整内心,使善的心理得到增长,不善心理逐步消除。佛陀在修行中发现,最珍贵也最有价值的心行,就是菩提心。发展菩提心,对生命具有永久的意义,可以尽未来际地自觉觉他,利益无量众生。法师还进一步阐述了菩提心的种类和差别,包括愿菩提心、行菩提心;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二是菩提心的基础。法师指出,发菩提心需要良好的心灵环境,修大乘皈依和七支供,就是发起和巩固菩提心的殊胜前行。《普贤行愿品》是“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如果我们立足于无限的心,去供养礼敬尽虚空、遍法界的微尘数诸佛,就能打开心量,破除我执,接纳一切众生,为发菩提心奠定心行基础。
三是如何发起菩提心。法师引用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宗喀巴大师《略 论》、寂天菩萨《入菩萨行论》等经论指出,只要生命有迷惑、烦恼,就不可能真正快乐。开发生命内在的觉醒力量,走出迷惑烦恼的泥潭,摆脱轮回险境,是发菩提心的重要动力。“不走觉路,就是迷路。”凡夫心只能带来麻烦、痛苦,只有菩提心能带来利益。所以,菩提心是最有价值的正向心理,是生命中的唯一出路。进而,法师又从七因果和自他相换阐述了发菩提心的具体方法。“我执是一切衰损之门,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学佛要经历两个中心的转变,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三宝为中心,以众生为中心”,才能真正走上菩提大道,所谓“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济群法师特别强调,真正修学大乘,必须受持菩提心戒,在十方三宝前庄严宣誓:尽未来际以帮助一切众生走向觉醒作为生命目标。受菩提心戒之后,还要不断修习,每天提醒自己,安住菩提心,走上菩萨道。愿菩提心确立之后,才能进一步受持菩萨戒,实践菩萨道。最后通过空性见提升菩提心的版本,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凡夫的生命系统是有漏的,以无明烦恼为基础,学佛不是在凡夫系统里安装软件,而是要重装系统,才能成就佛菩萨清净、无漏、觉醒的生命品质。
通过讲座,大众认识了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基础,如何发起菩提心、实践菩提心,直到建立胜义菩提心,圆满菩萨行。
讲堂内法音萦绕,听众们法喜充满,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莲华大和尚对济群法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请法师常来鸡鸣寺“同泰讲坛”。大家依依不舍,以热烈掌声表达了无尽感恩。讲堂外,信众欢喜结缘了诸多法宝,包括《认识菩提心》《菩提心的修行》《菩提心修习仪规》等。愿菩提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慈悲和智慧之花,时时处处,次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