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明月居士林开讲“菩提心的修行”

图文 | 德心

  当北半球正是隆冬,南半球的澳洲却莲花绽放。莲花,是佛教的象征,也是菩提心的象征。
  1月16日下午,墨尔本皇家植物园的莲池边,济群法师微笑着,静静驻足。这是2018年第一次看到莲花,对即将宣说菩提心教法来说,可谓殊胜的缘起。

  晚上7:30,由妙净大和尚主持,济群法师在墨尔本维州佛学明月居士林为大众开讲“菩提心的修行”。为何此次澳洲弘法行,法师再度阐述相关内容?因为对学佛来说,皈依和发心是重中之重,怎么强调和重复都不为过。
  说到菩提心,佛弟子都很熟悉,不少人经常把发心挂在嘴上,甚至流于口头禅。但究竟什么是菩提心?怎样才能真正发起菩提心?却不甚了了。如果在认识上不清楚,行动上更难以落实。这正是济群法师谆谆教诲,再再宣说菩提心教法的原因所在。

  法师提醒大众,汉传佛教属于大乘,之所以有别于小乘,关键就在于菩提心。如果没有菩提心,哪怕学大乘经典,修大乘法门,也算不上合格的大乘佛子,因为起点已经错了。如果说皈依是佛法的根本,那么菩提心就是大乘修行的根本。

  开示中,法师首先从生命的迷惑和烦恼切入,引导大众认识菩提心对自身的重要性。因为这和凡夫的心行习惯是相违的,若没有相应的观察修,菩提心是发不起来的。凡夫惟求自利,这种利的根本,就是避苦求乐。看到苦,就要解除痛苦。怎样才能除苦?

  通常,人们是从外在环境寻找痛苦之因,以为改善条件就能解决一切。但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人们却发现,幸福并没有随之而来,甚至引发了更多新的烦恼。“一味向外追求,使我们执著于自己拥有的一切,这种执著的本身就是苦因。”
  法师告诉大家,世间所有的痛苦,根源都来自生命内在的迷惑,它会不断制造烦恼乃至生死。学佛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改变生命内涵,从根本上解除迷惑和烦恼。“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痛苦,将心比心,就能看到普天下的芸芸众生都在备受迷惑和烦恼的折磨。”这是发起菩提心的前提。如果认识不到生命的痛苦,就不会有解脱的需求,更无法将这份需求延伸到一切众生。

  “大家为什么信仰佛菩萨?因为他们的生命品质就是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所谓慈悲,即给予快乐,拔除痛苦。可能有人会觉得,慈悲也很普通,很多人都能做到。但我们要知道,凡夫的慈悲是狭隘而有分别的,只能帮助自己喜欢或有关系的对象。而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必须对一切有情心怀慈悲,没有哪个众生是他不愿帮助的。

  怎样才能具备这样的品质?离不开闻思和实践。很多佛弟子都以读诵大乘经典为功课,法师提醒大家,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诵,所获是很有限的。对学佛来说,关键是认识其中蕴含的无尽悲愿,以佛菩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精神,发起同样的愿心。

  菩提心包括愿和行。首先是发愿,这和我们生活中想做什么的心行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愿望内容和所缘对象。怎样发起佛菩萨那样的愿心?必须看到人身的真正价值。否则,我们就会随着欲望,随着社会习俗,迷失在种种眼前利益中。这种随波逐流的生命是没有出路的。而佛菩萨不求自利,唯求利他,才能成就圆满的生命品质。佛菩萨是依菩提心修行的,追随他们的足迹,我们也能成就同样的大慈大悲。这是生命的希望所在。
  在大乘佛教中,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为人熟知,又称七支供,其核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虽然从礼敬诸佛到普皆回向的修行内容很常见,但以菩提心为前提,发心是无限的,所缘是无限的,所以历来备受推崇。法师曾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菩萨品质的临摹方法”并多次宣说,可以说是修学菩提心的重要指南。

  法师开示说,除了发心,回向也很重要。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成就的功德也要回向一切众生。发起这样的大愿,心就会越来越开阔。反之,如果只是想着自己,就会越来越狭隘。心本来是无限的,如果没有人我的设定,就能容纳一切众生。

  对于学佛来说,发心是最重要的。法师提醒大众,同样是皈依、持戒,如果发心不同,得到的皈依体和戒体是不一样的。只有从菩提心出发,才能成为大乘的修行。当我们生起“我要利益众生”的心,这种愿心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
  布施也是同样,只有以菩提心布施,才是菩萨道的修行,是六度四摄的项目;如果以出离心修布施,是为了破除贪著,就是声闻的修行;如果只是本着爱心,或是为了自己更有福报,就是世间的慈善。虽然所做的事一样,但因为用心不同,导向的结果也完全不同。
  身为大乘佛子,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菩提心的重要,把心调整到位。很多佛教徒热衷受菩萨戒,却不重视菩提心。法师指出,如果不发起菩提心,不修慈悲,是不可能持好菩萨戒的。所以在印度的传统中,先要受持菩提心戒,把愿心确定下来,才能依菩萨戒行持。

  在阐述菩提心的修行后,济群法师又对如何有效修学佛法作了开示。在长期弘法过程中,法师看到,面对博大精深的佛法,很多人或偏执一端,或盲修瞎炼,所学支离破碎,更难以落实到心行。导致在学佛前,一堆人生问题;学佛后,人生问题尚未解决,又增加一堆学佛的问题。针对这样的现状,法师特别为现代人施设了一套有系统、有氛围、有次第的修学方法,多年实践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法师此行,也是为了让大洋彼岸的众生从中受益,走上生命的觉醒之道。所以在短短十日中,辗转多地,数数说法,无有疲厌。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听众带着闻法的喜悦,依依不舍地围在法师车前。佛法难闻今已闻,善知识难遇今已遇。但善知识只是引路者,真正的修行,还要自己去发心,去行持,让心中的莲花次第开放。
  莲花开了,那是生命的绽放;
  莲花开了,那是菩萨的微笑;
  莲花开了,愿它时时开放,开遍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