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为北大斯坦福大学师生一行参访做开示

  11月7日上午,厦门南普陀五老峰上,清凉法音阵阵演畅。北京大学斯坦福大学交流项目组师生在田原博士的带领下,拜访了济群法师。师生们欢喜地围坐在阿兰若处小院,聆听济群法师的开示。
  一、佛教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影响
  南普陀寺是观音菩萨的道场。观音菩萨代表着大爱,在世间救苦救难,是佛弟子和社会大众人格学习的榜样。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自汉朝以后,与儒家和道家一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思想。儒家注重个人修身养性,关注治理社会;道家注重养身,追求长生不老;而佛教则关注人的内心,对人性有透彻的观察。所以,佛教在心理健康、人格塑造和精神追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佛教与西方宗教的差别
  佛教与西方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宗教相信外力,认为存在全能的神,人无法自救,只能通过向神祷告等方式获得救赎。而佛教则强调自力,立足于自我拯救。通过禅修,体认心性和生命的实相。释迦牟尼佛最伟大的贡献,就在于发现每个人都有佛性,都能依赖自力觉醒解脱。
  三、佛教对心性的认识和理论
  佛教和西方哲学对于人的心性都有深入研究,都致力于解决生命永恒的困惑,比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而佛教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更为透彻。人是通过理性认识人和世界的。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如实看待世界,而对世界错误的认识会带来迷惑和烦恼。佛教这种智慧的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我和世界,提升生命品质。由于经验、感觉、情绪和观念等方面的限制,人无法单纯靠自身的理性思维走出迷惑与痛苦。佛教将生命的不同状态比喻为天空和云层,云层好比迷惑与痛苦,而天空则代表内在的觉性。闻思和禅修就是去除迷惑的云层,让觉性的天空得以显现。
  四、佛教如何完成人的自救
  佛教的修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顿悟式的,另一种是渐修式的。虽然从佛性层面,人都是平等的,但由于每个人自身的经验、生活方式、所受教育、思考方式等积累各不相同,使得人格、心态和习惯也各不相同。内在尘垢的厚度不同,因而有利根和钝根的差别。但通过相应的修行方式,最终都可以实现生命的觉醒。不论是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修行系统,但目标都是相同的,都是帮助众生解除生命的迷惑。不同之处在于,声闻乘主要立足于自我解脱,而菩萨乘有崇高的目标,不仅要自己觉醒,还要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带领一切众生走向觉醒,解脱轮回。
  法师开示之后,还与师生们就佛教的信众范围、佛教徒的标准、顿渐法门的导向、佛教在西方的传播、修行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局限,以及在末法时期如何弘扬佛法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解答。
  师生们听闻开示和解答后,带着对生命的思考,带着内心种下的菩提种子,欢喜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