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在南普陀寺义工培训会上的开示

文 / 慧凌   图 / 观轩

  2016年10月15日14:30,厦门南普陀寺。济群法师一袭灰袍飘然而至,数百位义工与信众整齐地合掌行礼,恭迎法师。

  一开场,济群法师就亲切询问大家,是否已经受持三皈五戒。看到大家纷纷举手,法师慈悲开示:学佛是学习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受持戒律是其中的重要修行内容。戒的重点是防非止恶,但真正要戒的不止是行为,更重要的是内心。

  接着,济群法师从人们内心的迷惑和烦恼入手,逐层深入,揪出了凡夫生命中的“三种病毒”——贪、嗔、痴。进而指出,这三种不良心理是导致一切犯罪行为和心理问题的根源,只有消除烦恼,才能改变心态。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智慧明灯,当灯没有被点亮时,我们看不清生命真相,因为无明产生种种烦恼。只有通过修学开发智慧,认识自己,我们才能解决“人生五大问题”,明了人的内心可以是快乐的源泉,也可以是“制造烦恼的永动机”。

  开示过程中,济群法师“金句”不断,幽默生动的比喻让全场不时响起掌声和笑声。法师指出,每个带着贪嗔痴的人,就像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会不断给自己和他人制造麻烦。佛法是“杀毒软件”,修行是“安装”。我们只有在心灵安装了杀毒软件,才能防止它们制造烦恼。每个人内心本来是自带杀毒软件的,启动方式就是禅修。让心清净下来,用佛法智慧摆脱迷惑和烦恼,就能自我拯救,彻底治愈心理问题。三无漏学中的“戒”是阻止生命的负面积累,“定”和“慧”是对生命中已有的不良记录进行调伏、清除。修行就像扫地,通过不断修心,让之前堆满垃圾的心地恢复本来清净……

  人有佛性,也有魔性。命运之所以千差万别,是由身口意“行为”决定的。我们要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才能了解持戒的作用。关于戒律在不同修行路上的角色,济群法师从“三士道”分别讲解:

  人天乘:希求人天福报,要持守五戒十善,这些基本规范相当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合格的人,也就拿到了下一世继续做人的“入场券”。在六道中,佛教认为有条件听闻和修习佛法的暇满人身是最难得的。
  声闻乘:在解脱道的修行中,不仅要做好人,还要做圣人。要看清世间名利、幸福的背后都隐含着痛苦,在没有解决内心烦恼,找到究竟快乐前,内心始终是不踏实的。这就需要通过对戒定慧的修行,不断减少贪著,建立清净如法的生活,从而彻底解脱烦恼。
  菩萨乘:菩萨道的修行要求很高,如果没有慈悲心,没有发起菩提心,即便受了菩萨戒也是“冒牌菩萨”。受菩萨戒,需要以菩提心为基础。如果没有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没有实践菩萨行的六度,没有培养予乐拔苦的慈悲品质,相当于注册了一家公司,但没有开展任何实际业务,这种菩萨戒是没有力量的。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
  两小时的讲座圆满结束,座无虚席的讲堂内,掌声经久不息。
  济群法师微笑离场,沿途众人恭敬合十,目送一道灰色背影向“阿兰若处”飘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