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儒佛大家关于《如何立心立命》的对话
文│观赢 图│胡健、田乔斌
一个是穷通古今的智者,一个是致力于为往圣继绝学的儒者;
一个是讲经释论,如数家珍,言谈行仪无不蕴含博大与修为的法师;
一个是读书著文,载道言志,掌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长达20余年的山长。
如果说今天的对话是一场儒佛大家思想的碰撞,那么,更可以说是一场为红尘中的迷茫客量身定做的智慧盛宴。
7月2日下午,由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举办的第27期国学公益大讲堂于五华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特邀济群法师、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与现代管理学者颜爱民教授同台,三位专家就立命立心的主题展开了层层对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的这四句言简意宏、掷地有声的名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绵延千载而不衰。如今,也是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的宗旨。
天地无心
何为立心,立命?人之外是否有主宰?宇宙秩序如何确立?
白色唐装,一副黑边眼镜,儒雅睿智,沉稳内敛。朱汉民教授率先从儒家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阐述。
儒学认为,天地本无心,根据天理做事,即为天地之心。宇宙和谐与否,取决于人的努力。立心与立命相通,当我们的心和天理相同时,即是立心,也是立命。故此,立心立命是终极的哲学思考,也是一种信仰,即天人合一。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济群法师由张载的四句话引出佛教的四弘誓愿时,掌声四起。诚如法师所言,这四句话和四弘誓愿一样,那雄伟博大的愿力,仅诵之就已令人震撼。
儒家以修身为本,成为圣贤即从修心达到修身,进而达到立命。法师说,儒家追求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人生,与佛教所要成就的智慧慈悲的品质和利益一切众生的悲愿,在使命感和价值观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追求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这也是千百年来儒佛两家可以相互融合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人心却日渐迷失的社会,不论是为天地立心,或为自己立心都显得至关重要,而自古以来被称为心性之学的佛法更为今日世界所亟需。
孔颜乐处
“仁已为己任”“好仁者,无以尚之”。做一个有仁爱精神的君子,是原始儒家理想人格的标准。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其有关人生终极问题的思想对早期儒学产生了冲击,也让“立功立德立言”的永恒性受到质疑。
于是,传统儒学从学而成君子发展到人人皆可成圣贤。随后的宋明理学则提出,天地之心,天地之理与天地之道是相通的。圣贤所遵循的不仅是生活规范,也是宇宙法则。宋代儒学对国家对天地发宏愿,令儒学内涵得到极大拓展。
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试问清贫如孔颜,所乐何事?
朱教授解释道,孔子、颜回已从君子上升为圣贤,他们追求的是天地之道,完全超越了贫穷与富贵。所以,他们既是心忧天下的入世者,又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宋儒周敦颐当年对“孔颜乐处”的追问,在朱教授的步步引导下,答案渐趋明朗。一个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仿佛穿越时空,现于眼前。
学以成佛
时而殷殷教诲,循循善诱;时而又铿锵有力,爽然绝然,三言两语便点出真谛。法师神闲气定,端坐于台上,又仿佛立于红尘之外,不觉中将我们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佛家境界。
生命是一个产品,其品质由身语意的行为所造就。儒家通过对仁义礼智信的学习塑造出君子的生命品质。那么,如何学以成佛?成佛路上要经历哪几个境界?
首先通过五戒十善完成人天乘类似君子的修行;继而成为出世的贤圣,彻底摆脱贪嗔痴,达到解脱涅槃;最终成佛,成就大慈大悲的佛菩萨品质,帮助所有众生摆脱迷惑。
人有佛性,亦有魔性。只有通过修学佛法,对人心的善恶力量有所认识,才能立心立命。而佛家的千经万论也只为开发众生本具的般若智慧。
颜爱民教授自谦为主持人和问题挖掘者,但他貌似不经意的穿针引线却常常成为此次对话的点睛之笔。
修炼的“炼”有火字旁,就是要去除各种杂质,成为君子贤圣。
佛家讲究因果,但现实的诸多现象却令人费解。佛教难道是宿命论?儒家否定灵魂不朽之说,那么道德基础又建于何处?
道德因果
儒家认为德智之人可由劣势转为胜势。即便清贫如孔子颜回,快乐安隐也会日增。这种“安”就是一种回报。此外,天理的提出也进一步解决了这个问题。
“乾称父,坤称母。”“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张载认为宇宙有天道。天地为父母,人则为子女。作为天地一份子,必须担负起一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且循道而行。所以说,儒学不仅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信仰。
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看似复杂晦涩的问题,经过朱教授丝丝入扣的解析,旋即变得清透鲜明。谦和缜密的话语中,折射出一代大儒的诚恳与博学。
而佛教则认为,道德建立不仅需要惭愧心、悲悯心等心理基础,还须和利益、命运、人格、幸福等现实问题挂钩。这就必须树立因果和轮回的观念。世上的苦乐业报,貌似各有差异,实则井然有序。追根溯源,皆在心念之上。所以,佛教是缘起因果论,而非宿命论。尤其是心灵因果,会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对生命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佛教的因果观补充了传统文化只重道德的不足。
人心天心
天地到底有没有心?人能否为天地立心?又如何为天地立心?
佛教认为,为天地立心,即是找回自己的初心,重构生命。我们只有知道为天地立何心,去何心,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宋明理学则认为,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人心与天心是统一的。
儒学治世,佛家治心。儒佛两家的生态智慧虽有各自的目标和追求,但皆立足于人和人心,可谓异中有同,同中存异。儒学佛教的千年融合,铸就了中华文化的根本,也为世界文明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在当今的盛世中国,更是熠熠生辉。
如果说国学是一条海纳百川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文化基因,那么,佛学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足以接引世人抵达智慧彼岸。
当佛陀遇到孔子,当高僧遇到大儒,谛听,谛听,这不仅是一场佛教与儒学的对话,一场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更是一场共同致敬伟大新时代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