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2004年5月1-4日,济群法师在苏州定慧寺为信众开讲《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原理》。每天讲座结束,又现场为信众解答听讲及日常修学的各种问题。

一、《行愿品》相关

  问:观想供养和实物供养有什么不同?
  答:实物供养是通过具体供品,如一盏灯、一束花来表达我们对三宝的敬意。而观想供养是通过座上观修,达成我们没有能力完成的广大供养。如《行愿品》所说的花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及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等等。如果不通过观修,以我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如此殊胜稀有的广大供养。
  具体修行中,我们可以将实物供养和观想供养结合起来。当我们以实物供养时,再赋予其观修的内容。当我们在佛前供上一盏灯的时候,不仅是供养现前这尊佛,更可以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前都供着这盏灯,或是观想这盏灯变现为无量无边的灯,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虽然我们能供养的灯很有限,但若赋予观修的辅助力量,就可迅速成就无量功德。
  问:如何理解十大行愿中的“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等?
  答:普贤菩萨告诉我们,应将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微尘,都观想成佛身、佛德的显现。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深信不疑,就像自己亲眼看到那么清晰,那么确定。只有深信之后,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观修。佛法中一些很高的见地,都是建立在深信的基础上。如果信仰之力不足,完全要靠理解来接受,难度会比较大。
  问:“礼敬诸佛”,是否应当恒常尊敬一切众生,上至师长,下至蝼蚁?
  答:礼敬诸佛,是以诸佛菩萨的品质为观修对象。一切众生在生命的某个层面,都具备与十方诸佛菩萨同等无别的品质。能于众生身上观想诸佛品质,视一切众生如佛,生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之心,自然是最好的修行。

二、发心为本

  问: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什么关系?
  答:宗喀巴大师在《略 论》中,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见称为修学佛法的三主要道,这也是大乘佛法的核心。
  何为出离心?即出离轮回之心。我们在前面讲到,应不断思维三恶道之苦。这种思维的意义,正是为了对出离轮回产生迫切感。如果意识不到三恶道之苦,或许觉得轮回挺有意思。尤其在物质丰饶的今天,多数人的生活环境相当舒适,很容易迷失在物欲中。佛经说人生是苦,可能不少人无法产生共鸣:“人生哪里苦呢?不是有很多快乐吗?”倘能如理思维三恶道苦,就会发现,这些快乐只是漂浮在轮回苦海的一堆泡沫。出离轮回,才是究竟摆脱痛苦的唯一出路。出离心有两种走向,一是趋向个人解脱,证得阿罗汉果;一是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引发菩提心,最终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所以说,出离心不仅是成就解脱的保障,也是成就佛果的基础。
  何为菩提心?即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没有菩提心,就不是大乘行者,就不能成为菩萨,更无法成就佛果。但菩提心又需要以出离心为基础,需要看到在这个世间,不仅我们自己长劫辗转轮回,一切如母有情也在苦海中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当我们具备这种认识后,才可能发起真实无伪的菩提心。在自己解脱苦海的同时,进一步救拔众生。如果缺乏这种认知,菩提心只是一句口号,修行也往往缺乏动力。有了菩提心,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利益一切众生。真正将菩提心发起来、发到位、发圆满,成佛就没问题了。
  问: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那么,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答: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至于清净心,有相对意义上的清净心,也有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相对的清净心,指妄想减少时的安宁状态;绝对的清净心,便是真心。 
  从本质上说,真心和菩提心并无差别。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则有所不同。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等,当它作为世俗的修行愿望时,还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证得空性,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和真心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
  问:发菩提心和持咒的关系如何?
  答:作为修学大乘法门的佛子,不论持咒还是诵经、念佛,都要以菩提心去做。那样的话,我们所修的一切善行将迅速增长。如果说,每做一件善行能使我们离佛道更近一步。而发菩提心去做,这一步所跨越的距离,或许会是原来的百千万倍乃至更多。因为菩提心是无限的,所成就的功德也是无限的。
  问:怎样才能不退初心?
  答:俗话说,“学佛一年,佛在心中;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怎样才能不退道心?必须有善知识指导,并依修行次第持续修习。如果既无老师指导,又不能持之以恒,就很难保持初心。因为我们的心行基础是凡夫心,所以,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勇猛精进,才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凡夫心,逆流而上,不退初心。
  问:未能持好戒,又厌离凡夫心而发菩提心,能否了脱生死?
  答:戒律未持好,凡夫心未完全弃舍,是很正常的。对大小乘各种戒律毫无违犯,确实有一定难度。如有违犯,应立即忏悔,誓不再犯。发起菩提心之后,也不会立刻解决所有问题。对于凡夫来说,初发心只是世俗菩提心,而且只是一念的力量。所以,还要积极克服凡夫心,以空性见消融我法二执。如此,才能具足了生脱死的自主能力。

三、闻思经教

  问: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答: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我”是什么?我们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我”。结婚成家后,又给“我”增加了新的内容,家是“我”的,亲人是“我”的。一旦色身衰老、生病,就会伤心失落。及至死亡来临,更是万般恐惧,不知死后去向何方。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在我们没有来到世界以前,“我”又在哪里?面对家庭离异,很多人会感觉失去了生命的另一半。其实,夫妇双方也是从素不相识走到一起,并非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只是因为相互执著,将对方当做“我”的另一半,一旦分手,便感觉“我”已不再完整。可见,我们在一切对象上赋予的“我”,只是错误的感觉。而这种由无明导致的误解,又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佛陀以智慧透视这一本质,告诉我们:一切是“无我”的,只有认清这点,生死才能得以解脱。
  问: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答: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听完又是谁回去呢?因为大家觉得,既然“无我”,就没有这个会听经、会走路的自己了。这是将“我”和缘起的生命现象混为一谈,从而产生概念的混淆。
  比如,麦克风是缘起的现象,其作用是将声音扩大。它是否属于谁,是否有“我”的属性,并不影响其扩音作用。但我们花钱把它买来,就会在其上投射“我的”感觉,当它丢了会失落,当它坏了会难过。这些感受,就是因“我的”而产生。
  我们对色身也是同样。当父母的遗传基因和合时,阿赖耶识前去投胎,将精和卵执以为“我”。从此,这个色身就成为“我的”。如果当时是别的阿赖耶识去投胎,那这个身体就是别人的了,哪里能代表“我”?只是我们将之误认为“我”,并不断执著,才形成“我”的概念。此外,我们还会将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执以为“我”。其实,那也是缘起的现象,代表生命无始以来的积累。我们时而高兴,时而难过,到底高兴时代表着“我”,还是难过时代表着“我”呢?其实都不是。它只是一种情绪、一种想法,但被执以为“我”时,烦恼就此产生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将这些执著为“我”,身心的一切作用都还在,但我们却不会为其所缚,就能超然、自在。
  问:何谓“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答:这句经文出自《金刚经》。法,可理解为佛法;非法,可理解为佛法以外的教法。另外,法也可理解为一切存在的现象,而非法可理解为空。
  不应取法,指不应执取于法;不应取非法,指不应执取于非法。因为空性是超越法与非法,超越空有二边的。如果我们执取法或非法,心就会落入二元对立的世界中,就与空性不相应了。所以,在空性的观修中,不应取法,也不应取非法。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答:色是指物质现象,至于空,在一般人观念中就意味着没有。如桌子代表着色,代表一种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们便认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们将存在与不存在当做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在我们眼中,存在的色,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桌子有桌子的实质,花朵也有花朵的实质。换言之,常人对世界的理解是:色不是空,空不是色;色就是色,空就是空。
  而佛法以缘起认识世界,认为一切物质皆是条件的组合,由条件决定物质的存在。桌子的名称,只是人们为它安立的假名,如果当初称为椅子也未尝不可。而在英文、法文、日文中,桌子又有种种不同的发音和写法。可见,名称并无固定不变的实质。而桌子的本身,是由木头、铁钉、油漆等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离开这些条件,哪里来的桌子?可见,桌子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桌子如此,房子如此,乃至世间万物皆是如此。我们所认为的不变的本质,从来是不存在的。
  所谓“色即是空”,是说物质现象没有不变的实质,因而是空的。但空并非什么都没有,事实上,因缘的假象宛然,并不妨碍有。所以,色和空是统一的,是不二的。
  问:佛经中提到的功德,和凡夫的功利有何不同?
  答:功德,也是一种利益。那么,可否带着功利心修行呢?对于凡夫来说,若没有任何利益,恐怕无人愿意修行。所以,修任何法门前应明确: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明确之后,我们才会有动力。也正因为凡夫的这一特点,经中才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修这一法门有多大功德,修那一法门又有多大功德。
  但若停留在功利心的基础上,我们就不能摆脱对功德相的执著。那么,修行境界是不会提高的。所以还要修空观,了知一切如梦如幻,以此超越我执和功利心。只有超越这些局限,才能真正成就无量功德。否则,虽然我们希望得到许多功德,却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的心就如容纳功德的器皿,若它本身的容量有限,自然也装不下多少功德。就像一个杯子,只能装一杯水;一个桶,也只能装一桶水。如果心量完全打开,就能像虚空那样,容纳日月星辰,容纳山河大地。所以说,心无所住才能获得无量功德。
  问:怎样理解以一念心住于无量亿劫?
  答:我们当下的一念,就是住于无量亿劫的。
  只要不落于能所的执著中,当下的一念就是超越时空、亘古亘今的,从未离开无量亿劫。
  问:五戒的前四戒和十善的前四善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两者的内容基本相同,但评判标准却不同。戒律有自身考察方式,每条戒,都有成犯的因缘。如杀戒为五缘成犯,盗戒为六缘成犯。就像法律一样,犯与不犯,犯轻与犯重,都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是与善法的不同所在。
  另外,戒行有宣誓的前提,有依托的戒体,并且周遍所缘境界。普通的善行并不具备这些内涵。
  问: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有何不同?
  答:是三种译本的不同。六十《华严》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四十《华严》为唐朝般若三藏所译,八十《华严》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其中,四十《华严》只是《华严经、入法界品》这一部分,而六十《华严》和八十《华严》比较完整。但我们所熟悉的《普贤行愿品》,只出现在四十《华严》中。

四、修行路上

  问:在修行中遇到退步,很紧张,怎样调整自身心态?
  答:修行的退步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常的退步,一是非正常的退步。修行过程,是降服凡夫心的过程。而凡夫心是无始以来形成的,虽然我们每天按特定的法门不断修习,但在此过程中,面对不同境界,凡夫心仍会发作,修着修着就失去感觉了。只要按正确的方法去做,这种退步是正常的,且往往是进步的前奏,所以不必着急。
  另外,还有不正常的退步。根本未按一定方法去修,在修行过程中也未能持之以恒,而是三天打鱼二天晒网,刚修出一点进步就放弃了。这种退步可能一退千里,或许要重头开始,而且会成为日后修行的障碍。这种退步,才是需要紧张的。
  问:听经时心比较清净,但回到工作中烦恼还是很多。如何才能摆脱凡夫心,保持内心清净呢? 
  答:对治凡夫心,应针对其落脚点下手,也就是我们贪著的一切,包括家庭、事业等。只有减少这些贪著,内心才可能清净。《金刚经》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了达事物无常、无我的本质,我们才能淡然面对,不随其所转。
  有了正确观修方法后,应持之以恒地修习,否则就容易退转。不仅修行如此,掌握世间任何技艺也是同样。如弹琴、习武、练书法,都要每天不断练习,才会熟能生巧,任运自如。任何心行都是长期培养起来的,应每日数次不间断地观修、巩固,并在未修中间保持正念。如果我们每天以十分钟念佛,其余时间都在念贪、嗔、痴。那么,十分钟的正念又如何抵挡二十多小时培养的贪、嗔、痴力量?凡夫心是无始以来培养的,要抵抗它,必须加倍努力,一刻不能松懈,否则它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问:作为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怎样破除对色的执著和欲望?
  答:“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对一般年轻人来说,破除对色的执著确有一定难度。尤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到处充满着声色刺激。为什么佛经说今天是末法时代?原因正在于此。从修行角度来说,现代人修行较古人艰难几十倍、几百倍。因为人们在物欲的陷阱中,远比古人陷得更深,更难以自拔。
  作为在家居士,可以有正当的感情和夫妻生活,但不能贪著,尤其不能邪淫。从佛教观点来看,淫欲是障道法。如果不希望因此影响自身修行,可以通过持戒、修定、作不净观等方法逐步克服并消除欲望。持戒,能避免引发色欲的外缘;修定,则能调整内心,从而以法乐代替欲乐,这才是彻底的解决之道。
  问:供养与布施有何区别?
  答:二者都是供给对方所需。通常,布施是中性词,而供养是敬语,带有恭敬的成份。若是我们能以供养心来行布施,更符合菩萨道的精神。
  问:有位居士信佛多年,求佛加持早日往生。一次念佛感得弥陀现身,却心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答:见到佛菩萨为什么恐惧呢?“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有时候,我们虽然总在说想往生西方,但只是一种说法,只是对现实挫折的逃避,并未从内心深处生起确定不移的意愿。也并不清楚,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去西方。所以,真正感得弥陀现身时,反而会患得患失,心生恐惧。
  问:居士在家诵经,是否一定要燃香、礼拜,或按经中所说的仪规进行? 
  答:只要条件许可,读诵佛经时最好布置一个庄严的坛场,燃香点灯、鲜花供养,这种氛围能帮助我们收摄心念。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转,在清净的环境中,心更容易静下来。此外,燃香点灯、鲜花供养,也是在修习“礼敬诸佛”,可使我们获得无量福报。
  问:放生是否一定要全部买下?可否只买一部分放生?
  答:关于这个情况,一方面看心发得有多大,一方面看有多少财力。什么是全部买下呢?是把整个市场的所有动物全买下?还是把我们所在地的动物全买下?我们能拿出多少钱放生,取决于我们的发心。菩萨可以舍身饲虎,但作为一般人,哪怕只是在经济上帮助别人,也会考虑是否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每个人境界不同,所以放生也没有标准。能全部买下最好,做不到,就根据目前的修行境界和财力来抉择,能放多少就放多少。

五、业力与轮回

  问:近几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谐,是否是前世所造的业?该如何消除此业?
  答:从佛教观点来看,我们出生在怎样的国家、地区、家庭,是由自身业力招感。而工作是否顺利,家庭是否和谐,也与业力有一定关系。除业障而外,缺乏福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而,我们要不断忏悔,并积极培植福报,从两方面进行化解。
  但我们也要知道,不如意的生活环境,对修行未必是坏事。因为逆境中更容易生起出离心,学佛比较容易相应。有些人生活顺利,家庭美满,就很容易陶醉其中,执著不舍。
  可见,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有漏法就是有利也有弊。
  问:什么是众生轮回的因相、果相?
  答:因相即我们每天的举止动念。我们每动一个念头、每做一件事情、包括产生的每一种情绪,都会在心灵土壤播下种子。我们所做的事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在内心形成的影像却很难消失。其力量大小,则取决于我们的执著程度。武侠小说中,有些人一生就是为了报仇而活着,也有些人一生是为了爱而寻觅。一种情绪竟然能支配人的一生,可见心行力量之大。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是为了事业而活,有些人是为了信念而活,有些人是为了某种情感而活。所有这些,都会成为无尽生命中的积累。往昔未了的心愿,会在今生继续;今生未了的事情,会在未来继续。
  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不过有些是低级的重复,有些是高级的重复。凡夫的生命,是低级重复;菩提道的修行,则是高级重复。世人虽然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但基本欲望是相同的,无非是饮食男女,无非是衣食住行。这些就是生命中形成的因,当它们现行时,就会产生结果。心念延续的过程,其实也是业力。就像电脑程序一样,我们在生命中编写了许多运作程序,将来就会形成不同的生命结果。

六、佛法在世间

  问:成佛的目的是什么?
  答:成佛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度化众生,所谓“为利有情愿成佛”。唯有成佛之后,才更有能力广泛利益一切众生。
  问:学佛是自我安慰吗?和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相比如何?
  答:学习佛法,是要我们直面生命现实,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面对烦恼,积极以智慧去化解,并不是寻找自我安慰,更不是自欺欺人,这和阿Q精神截然不同。另外,佛法教导我们从更高的角度透视世间,从根本上断除烦恼产生之因,更不同于阿Q的无可奈何。
  问:为什么现在是末法时代?
  答:末法时代,和众生共业有关。佛教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折射。而社会现象又来自众生的共业。有什么样的共业,就会感得什么样的佛教界。教界弘扬怎样的佛法,乃至缺乏如法的僧团,都和众生的共业有关。
  世间是缘起的,一切皆息息相关。正因为世间是缘起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同发心弘扬佛法,发心利益众生,发心造福社会。
  问:以慈悲心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但其中有不劳而获者,岂不是滋长他们的贪心吗?
  答:我们要以慈悲心帮助他人,同时还要以智慧进行抉择。比如修习布施,前提是我们的行为要对众生真正有利,而不是在解决他们暂时困难的同时,使之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所以,要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方式行布施,既使他们获得暂时安乐,也使他们获得长久利益。
  问:法师说要尽量去除欲望。但我认为去除欲望后,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答:进步的意义是什么?现代社会只考虑进步,却从不考虑进步的意义是什么。难道进步就是发展经济吗?社会全面、健康的发展才是进步,而不是某方面的片面发展,否则一定是畸形的。如今,片面发展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环境危机、道德危机等等。虽然物质繁荣了,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极为贫乏,幸福感不升反降。所以,我们要进步,更要健康的进步。
  问:请问佛教徒为什么要放弃家庭、亲人出家?似乎太没人情味了。
  答:出家是否没有人情味呢?有句话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菩提心教法要求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心系众生。可见,学佛不是无情而是多情,是对一切众生的真情大爱。
  但在修行过程中,必须舍弃凡夫心。而家庭和感情,正是凡夫心建立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舍弃这些执著,就很难舍弃凡夫心,很难从生命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小爱升华到大爱。只有摆脱狭隘的人情味,才能将有限的悲悯之心扩展到大慈大悲。否则,我们往往只会想着身边的家庭、亲人,很难将同样的爱扩展开去,对天下苍生产生无限的关爱和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