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三十论》解析

  注:以下目录是为了方便查看,根据网页链接设置的,非书本目录。

  第一章·唯识总论之一  
  第一章·唯识总论之二
  第一章·唯识总论之三
  第二章·关于本论
  第三章·正论·第一节·标宗
  第二节·初能变——阿赖耶识之一
  第二节·初能变——阿赖耶识之二
  第二节·初能变——阿赖耶识之三
  第二节·初能变——阿赖耶识之四
  第三节·第二能变——末那识之一
  第三节·第二能变——末那识之二
  正论第四节·第三能变——前六识之一
  正论第四节·第三能变——前六识之二
  正论第四节·第三能变——前六识之三
  正论第五节·正辩唯识
  正论第六节·解答疑难之一
  正论第六节·解答疑难之二
  正论第七节·唯识中道观
  正论第八节·唯识性
  正论第九节·修证位次·之一
  正论第九节·修证位次·之二


  本书是我两次讲授《唯识三十论》的综合整理,也是多年修学本论的一点心得。
  《三十论》是唯识学的核心论著,亦为修学唯识的必读典籍。多年前,我曾在福建佛学院、闽南佛学院开讲本论。其后,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为戒幢佛学研究所两届学员讲授本论。虽间隔时间不长,讲授方式却有较大差异。前一次,是按传统讲述方式对本论逐一解说;后一次,则在讲授过程中贯串了我近年来对佛法的诸多思考。
  很多人将唯识视同哲学,也有很多人对唯识纷繁的名相、复杂的理论存在畏难情绪,那么,唯识仅仅是哲学吗?真的很难学吗?各地佛学院都在开设唯识课程,但真正通达的学生并不多,而能将之运用于修学实践、改善自身心灵者更是罕见,原因何在?
  应该说,这些问题都和佛法教学中的引导有关。近现代以来,佛教界出现偏重理论的现象,谈空说有以充口资者不在少数。这一现象,在唯识学习中体现得更为严重,使唯识几乎抽象为纯理论的架构。各地佛学院开设的唯识课程,多是《三十论》、《成唯识论》等成立“诸法唯识”的论典。若仅仅将此类论典当作理论学习,对于没有相当思辨基础的学人,确实不易学通。而缺乏相应的福慧资粮,则无法将教理落实于心行,进而修习止观,引发空性正见。更有些人,不知佛法修学的重心和目标所在。学习教理,不过是想弄懂一些问题,甚至只是为了取得学术成果。如是,所学教理只能停留于思辨中,无法成为转依的力量。
  佛法的重心,是我们的心。修学佛法的目标,正是“舍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质”。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闻思经教,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当年,为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佛陀应机设教,演说八万四千法门。其后,历代祖师大德依此建立各个宗派。唯识宗是依唯识见建立的修学体系,三论宗则是依中观见形成的修学体系。由此可见,每个宗派都代表了一个修学体系。
  在多年学修过程中,我发现,不论什么修学体系,都应包含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其中,皈依、发心、戒律又是所有修学绕不开的共同基础。若缺失任何一项,便会出现不得要领或偏执一端的现象,这正是许多人修学难以成就的原因所在。具体内容,我曾在《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对唯识的学习,同样应以整个修学体系为根本。许多人修学唯识,仅仅着力于三性三无性、八识、唯识、种子等理论知识,在名相间绕来绕去,于枝节上纠缠不休。须知,理论固然重要,但离开佛法修学体系这一轨道,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地研究理论,所学教理必将失去生命力,必将偏离学佛的根本目标。所以说,成佛的修行,既要手段正确,更应内容完整。
  有鉴于此,我特别在总论部分提出“唯识学九大要义”,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对修学唯识有概括认识。九大要义中,特别从“菩提心”谈起,此是成佛不共之因,修学唯识者亦应将此作为首要。此外,对三性三无性、八识、唯识、种子、种性等唯识正见作了介绍,并着重提出菩萨行、止观、转依等修学实践,这是以往被许多唯识学人忽略的重要内容。成佛,是成就佛陀的悲、智二德。从因上而言,须同时修习慈悲和智慧。“九大要义”正是紧紧围绕慈悲和智慧的修行,从菩提心的发起,依正见契入空性,由利他成就慈悲,最终圆成无上菩提。
  本书“修证位次”的部分,对唯识修行的各个阶段作了探讨。资粮位,说明成佛修行应积累哪些资粮,具足哪些条件。加行位,说明怎样将闻思正见落实于止观,成为引发空性正见的力量。通达位,说明依唯识正见通达空性的步骤,及通达空性的标准。修道位包括两项内容,一是以空性禅观化解二执二障,一是通过修习菩提心圆满大悲。究竟位,则介绍了佛果成就的种种功德。整个修学过程,基本贯串着皈依、发心(菩提心)、戒律(菩萨戒)、正见、止观的修学次第。
  本书所以起名《认识与存在》,是因为《唯识三十论》正是解决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世界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认识”与“存在”两个方面。那么,认识是什么?存在是什么?认识与存在的关系为何?是各自独立,还是相互隶属?本论“三能变”部分,用大量篇幅,重点探讨了人类认识的奥秘——八识五十一心所。三性三无性,揭示存在的各种形态及实质。而诸法唯识理论的成立,则论证了认识与存在相互依托的关系。唯识学考察认识与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获得唯识的中道正见,然后落实于空性禅修,完成生命品质的转化。
  本书由宗慧、演如记录,安隐整理成文。另附八篇论文,是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教学唯识期间写就的,都是关于唯识典籍的研究,附录在此,便于有志进一步学习唯识者按图索骥,深入修学。在此,特别感谢已故的方兴老师,这些论文的撰写,离不开他的鞭策和鼓励。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