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2019年6月开示

  缘起:有同修班学员向导师汇报自己的修学情况,并就定课观修不得力的情况请求指点。针对他所提出的问题,导师作了以下开示。

修行的心理基础

  我们对《入菩萨行论》《百法明门论》乃至任何经论的修学,都要立足于《一条道路,九种禅修》,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去认识。比如《入行论》是建设和慈悲相应的心理,《百法》是建设和解脱、智慧相应的心理。
  在皈依共修定课中,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是引导我们发起出离心,然后推己及人,想到众生面临同样的痛苦,从而发起菩提心。可以说,念苦是修行路上最重要的动力,甚至比七因果更有效。
  因为七因果必须靠思维来推导,要落实到心行,往往还隔了一层。而当你真切意识到轮回是苦,会确认——“我必须修行”。因为不这样做就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类似倒逼机制。就像人生病后会主动就医,不需要有谁催促,病苦本身就是最好的提醒。所以我们要如理思维,建设和修行相应的心理基础。这是修行能否得力的保障。

时时培养正念

  从生活中的吃饭、经行到座上禅修,都要时时培养正念。然后通过止禅训练心的专注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呼吸或某个特定所缘,系心一境,令心持续、稳定地专注;一是把心打开,把所缘无限放大。后者的入手有些难度,可一旦做起来会很有力量,能直接体会心的无限性。
  专注力是为培养觉察力服务的。当心静下来,会有一种明晰的状态,对举手投足、起心动念都能了了明知。心本身具有正知的力量,只是平时都陷入对见分、相分的执著,使这种状态隐没不现。从唯识的修行原理来说,把心转到自证分,就可以观察自己的见分、相分,即心念活动和心的影像。
  我们每天的皈依共修中也有这些引导,让大家在安住修的环节,审视心的本质。当你通过发心、忏悔、供养、唱诵三皈依等环节,让心安住下来,能不能体会到内心有一种清明的力量,一种空旷、寂静的状态?如果体会得到,就能生起观照力,看看心是怎么回事,在哪里?长什么样?

为什么观不起来

  平常人之所以观不起来,是因为心没静下来,总是在模糊的状态。就像充满杂质且动荡的水,是不能照物的。因为看不清,就无法自主。念头来了,相关影像来了,我们就会被带着走,去想些什么,做些什么,一会儿进入高兴的状态,一会儿进入不高兴的状态。这些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整个过程是不清明的。“我高兴,我不高兴”,听起来像是“我”在作主,其实不然。否则,我们一定会设法留住高兴,赶走不高兴。事实上,我们作不了主,只能被念头控制。
  培养正知,就是让心知道:念头正在生起,正在消失;又生起,又消失……当心真正安静下来,对这些变化会很清楚。而这个能知道的也是心——它清楚地知道,心中有念头生起。此时再去看看:心到底是什么?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我们通过观照会发现——心是无形无相的,是找不到的。
  为什么作这样的审察?平常人陷入念头时,会觉得念头很强大,很实在。在某些极端时刻,一个念头就是你的整个世界,一个念头也能毁灭你的整个世界,让你痛不欲生,无法自拔。
  念头到底有没有这么大的力量?为什么我们会被掌控?如果我们不想处在“被控”的状态,就要审视心的本质,调动心所具备的明晰的力量。只有看清状况,才能掌握主动。

虚空般的心

  心有两个层面,一是明,了了明知;一是无明,不知不觉。心越清净,越安静,明的力量就会越强,反之亦然。
  在明的状态,我们会看到,内心无非是念头和影像,两者是相互影响的。所有烦恼都和影像有关,而影像之所以能干扰我们,使我们产生情绪,又离不开观念。如果只是单纯的影像,没有被赋予某种设定,并不会干扰我们。
  心在哪里?在身内还是身外?当你审视它的时候,就会看到:心不在内也不在外。这个发现打破了我们的常识。平常人往往认为,心是在身体内的,是受自己控制的。然后再进一步审视:心有没有颜色,有没有形状?当你这样观照时,念头会被空掉。
  如果心没有形相,没有颜色,不在内,不在外,到底像什么?你会发现,心和虚空有共同的特点,都是无相的。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无相为体。同时,这个无相的心也可以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
  体会到无相、无限的心,正是二祖的安心处。当年二祖找达摩安心,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二祖去找的时候才发现:“觅心了不可得。”原来觉得心有各种不安,但这个不安的心到底在哪里?根本就找不到。
  当心没有陷入不安,当下就安顿了。这个安顿的,就是你的本心。

了了觉知,不著见闻

  心的本质是空的,没有形相,没有颜色,不在内也不在外。但这不是虚空的空无所有,不是木头的一无所知。虽然是空,同时又能清楚地知道一切,这就是心的明性。它和空性是非一非异的,所谓空明不二。
  了解这一点,可以通过对念头的审视,空掉对念头的执著。比如你坐在这里,不要专注于一点,没有想着树,没有想着云彩,没有想着虚空,也没有想着什么人。如果想着任何一点,就会进入意识的状态。虽然什么都没想,没有任何念头,但对周边的一切清清楚楚。虽然清楚,但又不会粘著任何事物。好像看到一切,又没看到什么,因为心不是专注在某一点,所谓“不是不见,不是不闻,了了觉知,不著见闻”。
  心的明性就像镜子一样,山河大地都可以映现其中——“无所不见,无见之见,见遍十方”。这个清楚不是聚焦于某个点,而是一切都看到,一切都没看到。它不属于意识,而是在根本智的层面,是不粘著的,和那种带有设定、经验值的看到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坛经》所说的大圆镜智。

认知、觉知、正遍知

  认识到念头的本质是空,还要进一步体会心的明性。这是最关键的。比如你在行禅时,知道自己在走路,知道身体的动作,知道心念的各种活动,同时也知道当下发生的事……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但不带任何分别。如果去分别,马上会进入意识,而不是观照。
  禅修,就是培养观照般若,平息无明、妄念。随着无明和妄念不断被平息,就会进入实相般若。《入行论·护正知品》也说到这个问题:从认知、觉知、到正遍知,是修行的三个层面。
  首先是建立认知,学会分辨是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次是培养觉知,做每件事都清清楚楚,也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最后由觉知导向正遍知,这是心本来具足的功能。但凡夫往往处于无明和妄念的状态,既没有正确认知,也没有觉知,而是不知不觉,使遍知被遮蔽,虽有若无。觉知是帮助我们清扫遮蔽的武器,使心本具的功能显现出来,从观照般若进入实相般若。这个训练很重要。

如何检验修学效果

  我们学皈依、发心、戒律,学各种经论,和禅修有什么关系,又该如何建立联系?比如对法义的思维,要通过八步三禅来落实,立足于修行的目标和需求,决定怎么做效果更好。
  比如《入行论》提供的很多修行,一是在于建立认知,一是在于调整心行。通过闻思,把法义理解透了,确认这是有道理的,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认识。进一步,还要运用这种认识,对每件事、每个境界保持观察——我是用固有观念还是正确认知去认识,是用凡夫串习还是正确心行去对待?从观念到运用,都要加以观察,看看自己的心是在轮回的轨道,还是在解脱的轨道。
  进一步,还要通过这些方法,把不同阶段所学的内容统一起来。修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路。把学到的各个点连起来,才能导向菩提路。

修行也要去中心化

  皈依共修的内容虽然有好几块,其实是有中心的。通过对轮回本质是苦、三恶道苦、无常无我的观修,可以减少对世间的贪著,弱化凡夫心。同时通过《普贤行愿品》的观修,建立无限的所缘。如果体会到心的本质是空,体会到心的无限性,修起来会很有力量。
  这种观想也要延伸到座下。比如在行禅时想象着,自己正带领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一起行禅,走向觉醒。首先想着东西南北、十方上下,每个微尘都是无量无边的有情。当你建立这样开阔的所缘和视野时,会明显感到,此刻的心很空旷。当心空旷而没有陷入任何焦点时,就是清明的,无限的,可以体会到自己与众生是一体的。
  现在我们强调去中心化,有三个过程:一是单一中心,比如企业的董事长就是中心;二是从一个中心变成多中心管理;三是从多中心过渡到没有中心。修行也是同样。凡夫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是绝对的中心。学佛要舍凡夫心,就是把这个中心扩大,当它扩大到无限,就没有中心了。因为中心是依二元对立形成的,一切以我为中心时,非我就是中心以外的部分。当心彻底打开,就不再有我与非我的界限。这就是无我、无相、无限、无分别。这样的心,才能真正和修行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