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本文根据法师近期几次讲座中的问答整理而成,顺序按内容作了调整。

活在当下的意义

  问:为什么要活在当下?我们在当下保持对一切的觉察,就是觉悟的境界吗?想着过去或未来,就在迷惑中吗?
  答: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想着过去,想着未来,妄念纷飞,不绝如缕。事实上,过去已然过去,未来尚未到来,这种想不仅于事无补,反而障碍我们对当下的体验。从做事来说,如果不能专注当下,做着这个想着那个,做着那个想着这个,是无法做好的。而从修行来说,活在当下是训练正念的途径,由此培养持续、稳定的专注。当我们放下妄念,专注地经行、吃饭、禅修,对自己的每个动作和念头保持觉察。心就能安定下来,获得观照力。
  这种了了分明的心,是开启智慧的关键。而当我们活在过去和未来时,往往是不知不觉的。不知不觉地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地制造情绪垃圾,不知不觉地做着不该做的事,这些都在给生命制造不良积累,使自己在迷惑中越陷越深。当然,佛法所说的不要活在过去和未来,是指不自觉的妄念和由此引发的情绪,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总结过往经验、确立未来目标。而是让我们在每个当下保持正念,保持内心的清明。

如何战胜不良心理

  问:我在很多事情上会陷入善和恶的矛盾中,怎么办?
  答:当不良社会风气盛行时,很多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内心又有善的力量,觉得不该这样去做,就会陷入矛盾。这种现象不在少数。只要对自己有一定要求,不愿同流合污,往往会遇到何去何从的选择。之所以矛盾,无非是想争取某些利益,或心存侥幸,觉得某些行为未必会有后果,似乎做一下也无妨。
  怎么办?关键是确立做人原则。如果我们清楚各种行为的后果,知道道德行为的利益,以及不法利益潜藏的危害,自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原则来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现代教育偏向于知识技能,不重视道德教育,因为缺少精神追求,人就容易活在感觉中,被社会风气影响。学佛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坚定向善之心。当然,学佛路上也会有烦恼。佛教认为人有佛性还有魔性,在觉悟之前,难免受到魔性干扰。但只要看清方向,断恶修善,两种力量就会越来越悬殊。当善占有绝对优势时,我们就有能力战胜不良心理。

怎样令自他和乐

  问:我一直生活在对立中,对外界也是这样。有时为了让对方快乐,觉得自己挺委曲的,并不快乐。怎么能化解对立,既让对方快乐,自己也能因此快乐?
  答:让别人快乐需要智慧,不是说你想让对方快乐,就有能力让对方快乐。首先需要放下自我的感觉,学会从缘起的角度理解对方,知道他需要的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提供帮助,在理解的前提下去做。有时我们想让对方快乐,忙得很辛苦,对方却不买账。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是立足我执,是缺乏智慧的给予。其次是根据自己的发心和能力来做,如果只是出于一时冲动,自己的心行远远跟不上,在持续付出后就会患得患失,觉得委屈。所以帮助他人也需要知己知彼,同时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智慧、发心和能力,才能自利利他,自他和乐。

身苦和心苦

  问:学会观照老病死乃至情绪得失,不为所动,会不会导致我们对发生的一切麻木不仁,漠不关心?
  答:佛法所说的苦有两种,即身苦和心苦。老病死属于身苦,是色身的自然规律,即使圣者也会存在。凡夫和圣贤的区别在于,凡夫对身体充满贪著,一旦生病,各种烦恼、担忧就会随之而来,进一步带来心苦。而圣者看清色身只是五蕴和合的假我,就不会为之左右。当然这不是不管它,该治疗要治疗,该调养要调养,但没有无谓的情绪。如果说身苦是第一支毒箭,那么烦恼就是第二支毒箭。修行的重点是帮助我们减少心苦,不被第二支毒箭所伤,同时因为心态良好,也有益于恢复健康。
  在和他人的交往中,观照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缘起,正确看待发生的一切,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但作为佛弟子,我们不仅要自我提升,还要培养慈悲心,对众生的痛苦感同身受,并以帮助众生为己任,所以绝对不会麻木。如果对他人麻木不仁,那是有问题的。

幸福感从何而来

  问:幸福来自满足,有时是自己的感觉,有时是别人对你的观感,但这种由衷的喜悦自己能感觉到。是不是可以将这种满足和喜悦当成修行目标?
  答:欲望得到满足时,确实会带来幸福感,但这种感觉是短暂而不稳定的。因为欲望的特点是不断加码,所以满足起来会越来越难,甚至很快超出你的实际能力,苦求而不得。于是乎,建立在欲望基础上的幸福感,就被麻烦和痛苦取而代之。此外我们也看到,有些人虽然拥有很多,还是感觉不到幸福。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幸福的关键在于感受幸福的心。如果感受幸福的主体出现问题,即便拥有再多,也是没能力幸福的。
  所以我们不仅要改善外在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善内心,这才是获得幸福的源头活水。有了这样的能力,幸福感将源源不断。就像那些水边林下的禅者,虽然一无所有,但内心并不觉得缺少什么,反而法喜充满,安然自在。只有认识到幸福的根本,以此作为修行目标,才能真正地所求如愿,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看山到底是不是山

  问:古人说有三重境界,第一重看山是山,第二重看山不是山,第三重又回到看山是山。我看了三遍《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其中介绍了唯识三相,一是遍计所执,是不是对应看山是山的境界?二是依他起相,当意识到缘起,看到了山的缘起和变化,山就不是山了。三是圆成实相,是不是达到了空性境界?
  答: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用中观的“所谓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来比照,可能更合适。所谓世界,即看山是山,代表世人的认识,带有强烈的自性见,属于遍计所执;即非世界,对应看山不是山,看到山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否定我们对世界的错误认知;是名世界,当我们摆脱错误认知后再来观察,虽然山还是山,世界还是世界,但此时所见和之前完全不同,既看到万物的缘起,也看到其空性本质。换言之,毕竟空和宛然有是一体的,而之前是侧重一面,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