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

本文根据法师近期几次讲座中的问答整理而成,顺序按内容作了调整。

提升皈依的发心

  问:法师说有三种皈依,下等是为人天福报而皈依,中等是为解脱而皈依,上等是为自利利他而皈依。对于发下等心者,如何引导他们提升发心?
  答:发心不同,除了根机的差别,主要是对佛法的认识有深浅,这很正常。尤其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带着现世的功利心皈依,并没有什么不合理的。我们要理解这种选择,再循序渐进,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佛法的价值。
  我在每一次传皈依时,会尽量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说明为什么要皈依,皈依的意义是什么,佛法的不共之处在哪里,让参与者认识到:我究竟要的是什么,哪种选择更有价值。通过了解和思考作出选择,是提升发心的方式。如果一时做不到,就要通过后续的修学来提升。发心其实是对自己的要求,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关系到生命尽未来际的选择,这就必须建立在认识基础上。认识到位了,发心自然会跟上,而且是稳定、持久的。

菩提心的发起与守护

  问:发起菩提心之后,怎样在生活中护持这一发心?
  答: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发了菩提心。这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发菩提心”当作口头禅,习惯性地说着,或是把发心的要求降低,随便做点什么都当作发心。这都不利于对发心的提升和护持。所以要认识到,菩提心是生命内在的崇高愿望,将“我要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走向觉醒”作为生命的目标、方向和动力。我们的发心有没有到这个程度?如果尚未达标,先要调整到位,然后不断修习。因为愿菩提心属于世俗菩提心,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否则是会退转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编了《菩提心修习仪轨》,希望大家将此作为日常定课,强化发心。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带着利他心做每件事,对待每个人。因为我们内心还有太多的想法、需求和执著,如果不提醒自己,不带着利他心做事,这念愿心就会因为得不到滋养而被弱化。当我们不断串习,将这种真正心行建立起来,到了任运自如的程度,想忘记都不行。

力量不足可以多发愿

  问:面对无法给予帮助的困境,比如市场中待杀的动物,或世界另一端的战乱,如何才能保持内心平静?
  答:首先是发菩提心,祈愿世界减少灾难,众生离苦得乐,要始终保持并强化这个愿力,而不是对境现前时才发愿。其次要付诸行动,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去做。当然,每个人的力量很有限,起到效果的也有限。如果确实已经尽力,就不必再纠结,否则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让心陷入困扰,于人于己都没有利益。对于任何事,我们只是众多因缘之一,未必能改变结果。虽然如此,我们仍要不断传递爱和慈悲,让更多人生起利他的愿望和行动。共业改变了,世界的灾难和痛苦才会减少。

能不能乘愿再来

  问:如果当下开悟,此世是我最后一世,是否就能乘愿再来?
  答:最后一世意味着已证悟阿罗汉果,了脱生死,不再轮回,即佛经所说的“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但对菩萨行者来说,虽然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无量有情还在轮回中受苦受难,所以他们要继续来世间度化众生。所谓乘愿再来,就是根据自己的愿力回到娑婆,尽未来际地帮助众生走向觉醒。能不能乘愿再来,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愿心。

恒顺众生的前提

  问:《普贤行愿品》说要“恒顺众生”,是对众生一味顺从吗?怎么把握恒顺的度?
  答:“恒顺众生”是菩萨的修行,并不是一味顺从,对方怎么要求就怎么做。众生的想法形形色色,其中既有正当需要,也有非分之想。比如对方有不良嗜好,要赌博、吸毒;或是三毒炽盛,想违犯乱纪,甚至伤害他人……如果随顺这些要求,其实是害了他。这就需要以智慧抉择,确定对方的要求是合理的,帮助他能为之带去利益和快乐,包括眼前利益,也包括长远利益。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随顺并帮助他们,并且倾尽全力,一以贯之,而不只是随意地做点什么。

出世亦入世,利他即利己

  问:有了出离心,怎么平衡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应该先修行证悟,再入世利他,还是边做边修?佛传中,释迦佛是先证悟再度众生的,我们也应该走这样的路吗?
  答:关于这个问题,佛法给了我们三种选择。第一是只管众生不管自己,事实上,当你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时,本身就是最高的修行,是在修习慈悲的同时去除我执,成就智慧,前提是发心必须纯粹。第二是在利他的同时利己,没有先后之分。这就必须把商场、家庭乃至一切对境变成道场,历境炼心,使自己在生活中保有智慧,在做事时保有慈悲。第三是自己修成了再去利他,所以先把一切放下专事修行。
  释迦佛今生的八相成道,属于第三种示现。但要知道,佛陀的修行并不是这一生才开始的。无量劫来,他一直在修菩萨道,积累成佛资粮。如果没有因地的基础,就不会有今生的出家、降魔、成道。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这一生,而要根据佛陀的教法,也根据自己的因缘来选择。不论选择哪一种,最终都必须利益众生,否则是不圆满的。